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沒有多少文化,學習方面很落後,好多不明白的地方,請師父開示。

  問題十五、師父慈悲,弟子沒有多少文化,學習方面很落後,可是弟子用真心來學,但是還是好多不明白的地方,請師父開示。

  “沒有多少文化”,這個學習佛法,和文化沒有什麼關系。文化越多,有的人反而放不下,反而變成了一種障礙和執著。當然了,有文化有它的好處地方,我看得多,學得多,但是它執著也多,執著也大。

  今年行腳,我們有個師父,可能是在乞食的時候,人家不理他,他可能就生氣了。他(想)說:“你把我當成要飯的了,我堂堂的大學畢業還不如你了?”因爲大學畢業嘛!大學畢業還不如你。所以說,你看看他這個話,他的意思就是因爲文化多了,學曆大了,反而産生了新的執著。

  等沒文化的人,有時候挨批評,他就會說:“怪不得我挨說,我也沒有文化啊。”他反而能謙虛起來。不管從哪個角度找出的謙虛理由,終歸他是心平了。那有文化的人,他找的理由,所謂的理由是心不平,所以說文化就障礙了。

  學習佛法不要考慮文化多少,學習方面落後不落後,只要你有真心來學就行。學習佛法也不是讓你明白什麼道理,說“我懂得這個道理了,師父你一說我就明白了”,那明白是知見,也就是《楞嚴經》講的,被“明”所明,“明”就是被“明”所明,變成無明。你所謂的“明”實際上就是“無明”了,“明”被明所明,所以變成無明。

  所以說,我們不要求明白,我們要求的是什麼呢?也不是要求糊塗。我們要求就是不分別,不再打妄想,那就是“明”,那就是真心。

  有很多人在修行佛法上,有的人甚至這個意思沒有明白,他也不懂這個意思怎麼說,但他可能已經早就見佛了,甚至蒙佛授記,所以這個就很殊勝了。有的人就以爲自己快到授記了,等著佛給授記呐,實際上幹等佛也不來。那個人呢,他尋思“我自己啥也不是啊,我啥也不懂,我也不明白。”反而很容易蒙佛授記,因爲什麼呢?他放下了。他對名利,人所要追求的,他一切放下了,反而得了。我們應該這麼修行。

  所以說,沒文化的不要氣餒,有文化的不要驕傲。我們學習的是佛法,你不是學世間知識。世間知識需要一個思維明白,佛法不需要你的思維明白,需要的是智慧,智慧和思維絕對是兩個概念。

  我講的,大家能不能明白一點?親道看來像差不多,親道說。誰說一說?

  (無人回答。)

  就是說,我反複強調知見和明白的關系,當你想明白一個事情,你要知道“明”是被“明”所明,變成“無明”。所以這個很關鍵。也就是說,你不要産生知見,“知見立知即無明本”。所以說我們不要産生知見,不要求明白。我們就要求什麼呢,老老實實去做。

  有的說,師父,那佛講的那麼些法,不就讓我們明白嗎?佛講的那些法,什麼時候讓你明白了呢?佛什麼時候說的?

  佛是這麼講的:我說四十九年法,沒說一個字。佛沒有一句話是讓你(知見)明白的。所以你怎麼說,佛說法是讓你明白呢?所以說你這就不對了。佛又說:有說如來有所說法,便是謗佛。實際上你說你明白,你實際上就是謗佛呐。

  佛講法不是讓你明白,是要改變你的心,要放下你的執著。不要用你的思維。思維是什麼?是無明組成的。你越思維,實際上是越糊塗啊!所以說我們不追求這個。但不是說我們學習佛法以後,一點我也不思維,我也不懂了,這就叫明白,那也不是那個意思。首先要破除你這個錯誤的知見,你才會知道什麼叫明白了,什麼叫佛法。

  什麼叫真心?你不再追求。不再追求,就是求。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明白,我們只求一個智慧。智慧是什麼呢?無所求、無所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