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P5

  ..續本文上一頁爲什麼還是不能解脫?原因在哪裏?注意聽!根本從來沒有發覺真正的生死根源處是什麼?連這個還搞不清楚

  談到這裏時,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開場白講到的大乘叁系:大家都在說空,說緣起,但是注意聽!裏面的見解就相差太多了!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自性緣起”?嗯,百分之九十九都在自性緣起的觀念裏面。我現在告訴你;自性的非緣起,緣起的就無自性。你們了解嗎?自性緣起的觀念與根本法義剛好是顛倒的,注意聽!如果是自性的,就是實在的、不變的、永恒的、無因的,就是本來就有的,懂嗎?它不是緣起的,注意聽哦!緣起的是一定要條件組合才能起,注意聽哦!它不是本來的,不是不變的,不是無因生的,所以緣起的就無自性,就是無實性,無不變性,無永恒性,這樣知道吧?緣起就是講無自性啊!一切法都沒有真正不變的自性,所以叫緣起,注意聽哦!自性的就已經非緣起了,爲什麼?因爲“自性”就是――它本來就有的,自己就有的,自己本來就是這樣的,是永恒的,那還要緣起幹什麼?不需要其它條件而助成了麼!這樣知道意思嗎――本來就有的。所以自性就非緣起,緣起就無自性。但是,現在偏偏都在談“自性緣起”,請問:自性又如何緣起?因爲緣起就非自性啊!注意聽啊!如何來一個自性緣起?

  所以,不要以爲佛法講的是緣起,每一宗每一派都在談緣起,每一宗每一派都在談空。但是我告訴你,要好好地抉擇!由于這樣的內容,由于對自性的見地差別這麼大,甚至剛好相反,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學了很多法,自以爲很圓融、很圓滿,反而不能成就、不能解脫的問題所在!因爲大家都在自性見上。在自性見上修行,那永遠只是衆生的虛诳妄取相而已,哪裏能見到如實的空相?注意聽哦!就是這麼簡單而已,這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點!所以今天爲什麼回過頭來要告訴你,導師的這個論著中對這些內容抉擇的是非常清晰明白的,使你一點點顛倒糊塗都沒有。從大乘叁系中抉擇出每一系的內容以後,你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而抉擇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生死根本,然後你要下手就很簡單了。

  我們不能解脫是有原因的:因爲沒有找到根源,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我們又如何能解脫?我談到這裏時是很用心的,你們不要等閑視之啊!將來你們把這個法搞透了,就會知道這一點是生死、迷悟、凡聖的關鍵點哦!注意聽,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這裏再叁的強調,希望你們注意這一點,原因就在這裏。要抉擇出大乘佛法裏面的這一點很難,導師第一句話就把這個重點襯托出來了。但我們現在只是簡單的提到緣起,將來會繼續地、一再地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相,不同的身心感受來講,慢慢地讓你們明白,來襯托這個緣起的重要!明白這個自性見的顛倒爲什麼這麼嚴重?明白我們生死不能解脫的原因。我們現在不要說修行能夠當生解脫,連“解脫”二字都不敢講了,都在等往生,等救度啦!真的很慘哪!佛法的特質沒有了,佛法的特色沒有了,佛法的偉大被抹殺了,注意聽哦!

  佛法確實是非常偉大的,了解佛法的根本,了解佛法的真正內容,我可以肯定告訴你們:你們在座的每一個人沒有比當時佛陀的弟子――周俐槃陀伽還不聰明的(沒有證到阿羅漢以前)。周俐陀伽都能證阿羅漢,那麼就知道佛法的偉大和奧妙了,確實是這樣子哦!我們今天爲什麼不能解脫?甚至連解脫都不敢講?難道是佛法變了嗎?佛法轉移了嗎?佛法的偉大真的消失了嗎?它的功用沒有了嗎?那大概是佛法在弘法中、傳承中,不是醫生出了問題,就是開的藥方出了問題,對不對?如果是原來的藥方,那麼,怎麼會沒有原來的功效呢?所以我肯定告訴你們:只要真正把握住佛法正見,把握到真正的佛法本質,每一個人都解脫,不必等來生!我講這句話是負責任的啊!如果我騙你們,你們可以告我的啊(大衆的笑聲)!

  【由于這一根本的執見,即爲生死根本。所以,經中所說的實相,處處說非有,說自性不可得。】

  好,這裏就談到了。“非有”,就是否定實有,“處處說非有”,就是處處否定一切法是實有自性的:這個“非”字,是否定詞;“有”,就是我們的常見。非有,就是否定實有的常見,處處都在否定我們常的、實有的觀念,而說自性不可得。什麼叫自性?剛剛講過了:永恒的、不變的、本來有的、無因生的。這種自性是絕對不可得的,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所以,佛陀就說無常、無我,一下子都把這些否定掉了。

  【本經也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金剛經最出名的就是幾句話而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凡所有相,就是我們看得到的一切法(包括我們的心緣相,雖然心緣相是看不到的,但是心緣相還是相),也就是色心二法所展現的一切相,皆是虛妄。虛妄的意思就是不實性:不是實有的,不是永恒的,不是不變的。若見諸相非相,如果能夠明白的看清楚一切並沒有真實相(“非相”,就是否定它的實有相),如果能夠了解一切相的非實,離開了自性見,那就是見如來。這時才叫見如來,見如來就是見佛了。那麼見佛有沒有看到什麼相?只是看到一切法的非實相,知道嗎?看到一切法的虛诳非實,破了自性有的觀念,實實在在明白一切法的非實,就是見到如來了。這個如來是什麼?就是實相的意思啦!

  【高揚此實相無相的教說,尊爲「不二解脫之門」。即是說:實相非空非有,而在「寄言離執」的教意說,實相是順于「空」的;但不要忘卻「爲可度衆生說是畢竟空」】

  《 金剛經》所高揚的,就是提起來談的最重要的一個重點,即要了解實相無相啊!明白真正的實相而不是以爲外表的虛诳相爲真實,這樣的教說把它尊爲「不二解脫之門」,就是沒有第二條路了。其實真正的解脫之門,就是要了解般若的實相。要了解般若實相,就是要了解般若空慧,要了解般若空慧,一定要了解緣起,就是這樣相關聯的。這個重點在這裏先提一下,將來再談論充實的內容。

  從這裏,我們知道了所謂的實相,既不是在執著實有的一個“空”,也不是實有的“有”,今天講這個空、有,真正的只是爲了讓大家離開實有、實空的執著,所以叫“寄言離執”。以這樣一個教義來說,這個實相就是順于空的。也就是說,順于空的教義是比較能明白了解的。爲什麼?空就是講無實性,空就是講緣起,既然空是講緣起無實性,所以實相用空來表達是比較恰當的,所以叫做順于空的。但是不要忘記哦!不要以爲真的有一個空的實性的東西,說空是爲了可度衆生,爲一些因緣已經成熟的可以解脫的衆生,爲了利益這些衆生而說的。所以畢竟空還是方便假名言說,注意聽哦!即是說:空是順于實相的,還是爲了救度衆生的方便而說的,這樣明白嗎?千萬不要把畢竟空、實相空挂在口上,以爲是一個實有的東西,那又落在自性見啦!衆生的病根在于執著實有、自性見,那就只有用空來破,讓他明白非有非實,如果執于空,請問:再用什麼來破?所以注意聽哦!空,只是讓你知道它無自性非實,重要在明白這一點,而不是真的又一個空的東西可以得!還是藉名言的假說而已。如果不這樣說就無法讓衆生明白而解脫。這是爲了要度衆生而不得已的方便假名說,所以說“畢竟空”,不要以爲有一個真實的畢竟空,不要又落入另一個陷阱裏去了。

  【有人說:實相是客觀真理,非佛作亦非余人作,是般若所證的。有人說:實相爲超越能所的——絕對的主觀真心,即心自性。】

  有這樣一套理論說:所謂的實相是客觀的真理,不是我們主觀的東西,它只是一個理則,比如說,宇宙中有一種客觀存在的真理,它具有一種必然性,不是佛來創造的,也不是其它任何人創造的,它是法爾如是,本來就這樣的。也就是說,它是只有在般若的空慧下證入時才能明白的內涵。另外一種觀念說,實相是要超越能所的,它是絕對的主觀真心,即心自性,這是從唯心的角度來看的:世界哪裏有一個能和所呢?當超越了相對的能所時,就有一個絕對的真心的存在——心的自性,就是說,心本來就有這樣的一個功能,心的本來,“真心”就是這樣的功能。這兩個觀念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請注意聽!如果我們對叁系的內容(中觀,唯識,真常)不清楚,就不知道它在談什麼。後面這個理念就是真常唯心系的學說,注意聽哦!從唯心角度他會認爲是這樣的:超越了能所相對的心時有一個絕對的心,這個絕對的心就是心的自性,這個就是真常系(真常心)的思想。現在,很多學禅的人都是進入這個觀念裏面去了:我們這個心是虛妄分別顛倒的,離開相對的虛妄時就有一個真心顯現,也就是說,在虛妄心以外還有一個真心。但是,導師依據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指出:

  【依智論說:『觀是一邊,緣是一邊,離此二邊說中道』。離此客觀的真理與絕待的真心,才能與實相相應。實相,在論理的說明上,是般若所證的,所以每被想象爲「所」邊。同時,在定慧的修持上,即心離執而契入,所以每被倒執爲「能」邊。其實,不落能所,更有什麼「所證」與「真心」可說!】

  龍樹菩薩的意思是說,要離開客觀的真理和絕待的真心才能與實相相應。也就是說:把實相當成客觀的真理或絕待的真心,就等于落入了二邊。而真正要悟入實相,這二邊都是要超越的,執著它是客觀的真理或是絕待的真心,其實都是衆生執二邊的一個現象,都不是中道,既然不是中道,就不能悟入實相。故從《大智度論》的角度來看,能觀的是一邊,緣(所)是一邊,離此二邊說中道。只有離開客觀的真理與絕待的真心,超越能所時,才能真正和實相相應。這是從現有的一些宗派法義裏提出來作比較,讓我們明白。有時,我們學某一宗派某一個體系的理論時,就以爲:哇!這個很圓滿,很好,其實自己陷在其中落在一邊也不清楚,因爲沒有比較…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