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脫之道講記 b31 從生死說起 二 報由業感 業從惑起

  “(2)報由業感.業從惑起:這是佛教一切學派所公認的事理。衆生從生到死,身體的活動,語言的表達,都由善性惡性的內心所推動,都會留下一種或善或惡的力量,叫做業。在自己的身心中保存著,深切的影響自己,決定自己。”

  業才是推動生死的真正力量,身口意的行爲留下來的作用或潛能稱爲業。只要在生命中稍微體會一下就會發覺,過去所做的行爲或觀念時時刻刻在影響你現在的行爲。有一天,我忽然起了一個念頭:年輕時曾持咒,此後十幾年都沒有持。就在這一念間,大悲咒即自動跑了出來,“叽哩呱啦”叁十秒就持了一遍,這才發覺意識的厲害!想想看,我們無論做過善事或惡事,即使故意忘掉,哪裏能忘得掉!所以注意啊:你造善造惡需要某一個判官閻羅王來審判嗎?告訴你:我們的意識很厲害,你一生所做的無論是善是惡,你都記得清清楚楚,沒有人比你更清楚了,哪裏需要別人的審判?是你自己所作所爲的點點滴滴都在你自己的意識中。有人說,我們要死時,過去所有的經曆好象演電影剎那就過去了,清楚知道自己一生的所作所爲。我就深深感到意識的奧妙厲害!我們一生所做的善惡行爲所引起的功能作用都潛在身心中,這一種潛能後面的作用就叫業。身心已展現發作的叫表業,潛在內心還沒有發作成行爲的叫無表業。佛法所說的業力應是指潛在內心會造成未來影響的無表業。

  “惡業,現生能障礙我們向善,如加入了黑社會,就會受他控製,不容易離開,走上自新的路。善業,現生能抗拒惡的力量,引發我們向善,將來會因善行而得樂果。作惡,行善,影響最深切的,還是我們自己。”

  這一句話很重要。不管你做了壞事或好事,影響最大的還是你自己。很多人爲了要展現自己而表面上做了很多好事,那是要做給別人看的。如果知道業力的奧妙,所做的一切絕對要爲自己負責的,表面應付的虛僞做法對你都沒用。不管做好事或壞事造了什麼業,自己最清楚。你真的要解脫,是無法欺騙自己的,稍稍做了點良心不安的事都睡不安穩,每一個人都一樣。故意用其它的道理來解釋或忘掉,真的就能心安嗎?騙不了自己的。要記著:所謂的行善造業真正受用的其實還是自己。當然不是爲造善業而造善業,如何使自己內心清淨自在才是真正的目標。自己要發覺這個問題,不是有功德而做,也不是做給別人看而做,更加不是對自己有好處才做。如果爲自己那還是很自私的,我執又如何破除?佛法的大乘六度教我們布施要叁輪體空,叁輪體空的內容是沒有一個造作的自己,沒有一個布施的對象,沒有一個實在的布施的東西。這樣才能與空相應,才會到波羅蜜(真正到彼岸解脫),也就是體證無我時才能超越。行善要與無我相應才是真正邁向解脫。如果執著在有爲法上的功德心,那還是在“我”上做文章,依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法則,只有福報而不會解脫,所以要清楚自己要的是福報還是解脫?明白業的作用功能與我們身心的關系,才知道從哪裏下手而解脫,知道發露忏悔內心所造之惡,才能清淨,而不是掩蓋隱藏不讓人看到。如果自己爲人很虛僞,內心的業力越掩蓋就會越生蟲腐爛。所以修行重忏悔,在大衆前忏悔,真心改過,業力就會清淨了。業也是會變的,在于如何消解而已,這就是下工夫的地方。了解業力就知道該在哪裏下工夫,內在的問題不解決,求拜會有效嗎?用錢買功德會有效嗎?意識汙染了,這些方法哪裏能使清淨?

  “人生千差萬別的遭遇如聰愚、順逆等,都由于過去的(或今生以前的)業力所感,故說「報由業感」。對這些,神教者說是上帝的旨意。”

  佛法講的是緣起,緣起就是因緣條件的組合。這一生有人很有智能,有人就較愚癡;有人一生因緣非常順,有人就非常困難,處處是橫逆;有人長得非常莊嚴,有人就很不好看;有人沒人緣,走到哪兒人家都討厭,有人走到哪裏大家都歡迎;有人生下來像是好命來享福一生的,有人生下來就苦得要命,一生非常艱辛;有些人生意做得很好,企業做得很興盛,有人雖努力而事與願違……,這些都是有條件因緣而不是偶然的,是我們過去因緣及這一生的時空因緣所造成的,這叫報由業感。成功一定有成功的條件,失敗也一定有失敗的條件,只是我們沒有智能,不了解緣起法則,卻在那裏怨天尤人,尊佑論者會說老天不公平。如果了解佛法的業力緣起論就不會怪天怪地,一切絕對是你自作自受的。一個人的成功與失敗絕對自有條件,仔細去觀察你身邊的人事物,就會發現成功的人一定有其成功的特質及內在的條件;失敗的人一定也有失敗的條件。但是往往我們不懂得業力的問題,不知道緣起論的條件,所以無法去觀察。

  學了緣起法就不會怨天尤人,觀察反省後會努力具備所欠缺的條件,同樣可以成就。因緣是可以自己創造的,無常故:窮的可以變富,富的也會變窮;愚癡的會變得有智能,有智能自滿了也會墮落。明白緣起的道理,即使我們的身份學識等條件不如人,只要能看清自己內在的業障,還是可以充實自己的德行,將來的果報也會圓滿。往後每一剎那的因緣都可以自己來創造,乃至發大願具備條件未來到人間當菩薩救渡衆生。明白了佛法緣起論與業報的理論,想得什麼身,想過什麼生活,甚至想解脫涅槃都由自己來具備條件。不知道業力的道理是自作自受,神教者就會說是上帝的旨意,以爲都歸于命運,是上帝在主宰的,不是我要怎樣的。如果真是上帝在主宰,當下一切的造作就無能爲力了:上帝神祇喜歡你,就庇佑加被福報;如果上帝不喜歡你,那你只能下地獄。請問:人類的生命意義難道只有做哈巴狗等待人家來主宰?佛法講的是衆生皆平等,人人都有成佛的機會。只要具備了成佛的條件——覺悟超越無明,你就是佛,這給每一個人多麼大的希望!如果一切由上帝神祇來主宰,我們只有被控製及主宰的份,你的一切努力有效嗎?所以只有討好這些神祇了,他歡喜了給我們幸福,他不歡喜了我們就慘了。這種神教者的觀念我們怎麼能接受!這一點大家就要明白。

  “一位天生瞎眼的人,到死都還沒治好,若是上帝的意思,那末上帝是最殘酷的暴君了!這個問題,唯有佛法的「報由業感」才能解答。換言之,一生一生所感受的,都由前生的善惡業力所招感,是自作自受的,無關于神的賞罰。”

   上帝願意就給人當瞎子,而不是與當事者過去未來的因緣有關,真是豈有此理!不知道緣起的業力觀,就都會迷信在神祇他力的控製之中,每天只有求啊拜啊,這樣能解決事情嗎?整個社會確實這樣,仔細去觀察,不管哪一種知識水准的人,身體不好、生意不好、感情不好、心情低落時,有的就去算命,有的去拜拜,有的去求一些神祇。這樣的傾向及行爲是整個社會普遍的狀態,都認爲自己的命運是固定的,所以去看看命到底怎麼回事?如果算出來你的命就是帶煞,那你只有去求神了,以爲你的一切不如意是神來控製降災給你的。可見整個社會整體潛在的慣性思惟模式都在神教的觀念裏。當發生這些問題時,哪一個人能真正懂得緣起業力自作自受的道理,而去反省自己,找出條件及原因來解決?佛法是多麼的理性智能,一點點的迷信都沒有!但現在佛法的外表形態卻不盡然在理智中了!佛弟子尤要反省:整個社會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佛法的正見不彰而已。如果大家都學緣起法,整個社會都建立了正見,哪裏還會迷信!絕對不會再在怪力亂神中,依靠他力及種種外在的主宰來改變你一切的身心問題了。太重要了!

  “生死果報,既由業力而來,那麼想了生死,是不是把業力取消就得?可是,業是不能取消(可以減少它的影響力),也是不必取消。”

  這裏有叁個問題:第一、過去我們由于業力的控製而生死輪回,現在要解脫生死,是否要把力取消?第二、業力是無法取消的,但可減少它的影響力。第叁、不必取消也可解脫。這叁個問題都是重點,大家要注意!

  “因爲業從惑起,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

  報由業感,業從惑起,惑、業、苦就是我們生死流轉的簡要說明。報就是五蘊苦果;業指的是由生命造作行爲而導致的無表業;惑就是無明。衆生由于一直在無明迷惑顛倒中,所以産生錯誤的身心行爲而帶來種種業力的作用,才導致五蘊生命的生死流轉。追根尋源破除了無明迷惑,就不會造作業因,也就不再引起新的五蘊苦果的産生,這很重要。所以修行第一要破無明,第二才是去除貪愛的執著。因爲無明是生死造業的最前面的根源,無明就是無知,對宇宙真理的現象及生死輪回的條件原因都不清楚不明白,所以一直在糊裏糊塗地過日子,難免就造業愛染了。如果清楚明白了,就像打開電燈一樣,黑暗自然不存在。

  業能不能消盡?你造作的作用已存在了,當然無法讓過去造的業變成沒有。過去造了多少業,現在也是斷不盡的。十二支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生死就是這樣環環相扣不停地在流轉。無明及愛染斷了,就象環環相扣的鏈子被打破了而不再相續,這是重點。“斷了惑,生死就解脫了”,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字,卻解決了根本問題——打斷了環環相扣的鏈扣,生死就不會相續了。

  “惑,就是煩惱,是內心種種不正當、不清淨的分子。煩惱的根本是「我見」。”

  這就是重點:煩惱斷了,爲什麼生死會解決?即使有業力,然而沒有煩惱的滋潤也不會産生作用。業力好比是種子,這些種子會成爲現象一定要有煩惱的滋潤,煩惱有兩種功能——潤生力及促發力。種子沒有土地、水、陽光、養分不會發芽,所以煩惱是業的滋潤的力量。煩惱斷了,即使有過去無限的種子,因爲沒有滋潤的力量就不會發作。注意,這是很重要的觀念:很多人都以爲我們的業力像須彌山無量無邊,一顆種子出來就造成痛苦的一生,無限的業力種子…

《解脫之道講記 b31 從生死說起 二 報由業感 業從惑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