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脫之道講記 b16 叁法印 叁 涅槃寂靜▪P2

  ..續本文上一頁邊幸福清淨自在安樂,這樣能否破我執?道家也希望求長生或永生,這些都不過是愚癡衆生的幻想産物而已,所謂的“我”其實是無我中起的幻相,就是這樣的愚癡無明才産生了虛妄的我執,不了解真相,而起了種種顛倒的見解——“常、樂、我、淨”(無常以爲是常,苦以爲是樂,無我中起我見,不淨以爲是淨)。佛法說衆生無明顛倒,將一切虛幻的執著爲實在的,剎那不住沒有永恒的我,卻希望能永恒存在。我們老大不願意怕失去我,就是不知道寂滅法性的意義,不知道寂滅爲樂的真相,所以執著要有一個永恒存在的我,不知道正是這樣的無知造業才帶來生死輪回導致苦迫不停。真正懂得一切法的本來就是寂滅法性,法性空寂,也才能體會到佛法講的寂滅爲樂,不是有我爲樂,注意聽!有我只有苦,只有輪回不斷!佛法談的無我,一般不能接受,就是因爲不知道法性寂滅的本質。明白了無我本空的真理,就不會怕失去這個本來就不存在的“我”,這很重要!

  “如悟解無我,沒有了這動亂的因,即惑、業不起,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一切即是寂靜涅槃。”

  破除了一切動亂生死的我執因後,疑惑造業就不起了,當下體證的就是諸法實相即寂滅涅槃。般若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的“空”就是寂滅,就是無常無我,就是實相,這是心法重點,菩薩觀照體會到五蘊無我非我時就解脫了。我們的生命不離五蘊的組合功能而已,體會到五蘊的組合本身:“但見于法,不見于我”,那就是見法。明白五蘊的空性即寂滅性,就破除了我執,截斷了生死流轉長河,當下止息人間的苦迫,即度一切苦厄。心經是中國最重視的經本,作爲早晚課的內容,因爲是一切法的心要。如果不是在深般若中觀照自己五蘊的空寂性,修行從哪裏下手?如何解脫而度一切苦厄?如果我們抓不到這個根本,只是求啊拜啊念啊唱啊,這些與照見五蘊皆空有什麼關系?怎能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導師講得很清楚:就在一切現實的事事物物上,可生可滅、可有可無的因果法上,就在生命的當下,根塵觸的每一個因緣中,如何去體會它的寂滅性。注意聽!這才是下手處,這與求拜有關系嗎?衆生找不到生死的根源,在迷惑中求他力來加被,以爲外在有什麼力量可以改變你,這是無法真正解脫的。所以一定要聽聞正法,多聞熏習,經過如理思惟,逐步在生命中去觀照才能體證的。

  我們不知道生死的因緣,才要聽聞善知識的指導,要不是佛陀悟道後啓迪我們,我們至今都不知道。佛陀反對外道執著有我的理念,因爲只要有我,我執就不斷,生死輪回就不會停止,生天還要墮落,也不究竟。不能解脫是由于有我故。今天能體會到這個根本,就知道要從破除我執下手。我執從哪裏來?無明。什麼叫無明?不了解真相,不了解諸法實相。我們從佛法中聽聞熏習,就慢慢明白生死的根本原因,然後在生命中去觀察了解,在因上去下手,看清自己的執著而超越它。其實觀察別人也可以看到:這個人好執著!但往往不會反觀自己也是如此執著。我們都在怪別人,卻都沒有反過來看到自身也如此。只要看到自己的執著性,你就發覺什麼叫我執,觀察自己越深就越覺得:自己的我執真的很深細。有道是:“不經一番寒徹骨,我慢深細最難明”,不觀察自己,那就會永遠覺得自己很偉大很好。如果深細地觀察自己,就知道自己的執著有多深!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深”是說我們要加強深觀,應該很深很用心地投入觀察,才發覺得到。如果馬馬虎虎可有可無的,那是無法發現到內在很微細的真相的。有的以爲自己沒問題,但一遇到外境,馬上就原形畢露,破我執不容易啊!故要很“深”地去“觀”察。

  還有一個叫“廣行”,即廣大去利益一切衆生來破除我執,不是以爲自己沒有我執我見了就解決問題了。這是要做出來的,在生命能展現出來的才是。什麼是我執?占有、貪欲、瞋恨。體證無我的人絕對不再是占有而是舍!菩薩六度萬行首條就是布施,布施其實就在破我執,破實有感(我的)占有。大乘的六度萬行的意義歸納起來在于破我執我見的實有感,破除悭貪占有。

   我常說,人間一切外在條件(名或利)就像水,能利益衆生解脫,也可以使衆生執著而導致生死輪回。如果將人間的名利來破我執,爲衆生造福,自己成就也快;但如果滿足自己的占有欲,就更堅固了我執而造業沈淪。衆生的私欲很強,都只是爲自己打算,從來不爲別人。六度中的“布施”就是教我們關懷衆生,明白自他間的因緣是息息相關的,把自己的福報與大家共享,這樣就能破個人的私欲,容易破我執。“持戒”是防止由于我執強而造成對其他衆生的傷害,其實真正破了我執的人也就無戒可守了。“忍辱”是對別人的傷害等能忍受,而不再生氣瞋恨,當然破了我執,還有誰瞋恨不滿?如果衆生對你不好,你會更加感到衆生的可憐,會憐憫他,想法去幫助教化,哪裏還會起瞋心?“禅定”能讓心靈甯靜,最後才能開智能見實相(般若空慧)。衆生由于我執而造成心靈的動亂不安攀緣不止。所以六度的目的就是破我執我見,斷輪回生死。但如果只有理論沒有實踐,那不叫修行。修,是修正內在的觀念;行,就是利他。理論講得天花亂墜,但是自己卻做不到,也不願嘗試六度,哪裏能證入無我!順境中都無我,逆境一來,那個我就展現出來了,不相信大家試試看!真要解脫,那就不是戲論哦!我執不斷,哪一個人能解脫?只有生死輪回的份!我不騙你,這是實在話。每一個人真要爲自己未來的慧命負責,要爲斬斷生死輪轉而下真正的功夫。這是要你自己去克服的,師父說法告訴你真相以及用功的方法,那也只是助緣而已。如果你真的要解脫,必須自己去實踐體會。我剛才講的布施不是叫你們拿錢來給師父,而是去利益關懷一切衆生,在利他中你會慢慢得到那種體會。在自我保護中又怎能解脫!所以理論不是只有歸理論,是要用生命去實踐的。談到布施順帶提一下,水多了會泛濫成災,疏通後就能灌溉並利益一切生命,錢多也是如此。如果能讓一切衆生都得利益,我執就容易破。

  涅槃寂滅是任何因緣下最重要的終極目標。《金剛經》也有講,菩薩發心利益衆生,令一切衆生皆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這才是菩薩真正的大願,也是真正度化衆生。如果只是暫時性對衆生得到某一個好處,那還是小的利益。真正的終極大利益就是讓他解脫證入涅槃,這才是真正的菩薩發心處。真要救度衆生入解脫涅槃,自己就非用功不可!要先證涅槃,才能度衆生,就好比會遊泳才能救人。爲了讓衆生能得度,所以我們自己要解脫涅槃,這不是自私,不是要保持“我”的偉大與安逸,而是爲了更廣大的衆生。我自己要解脫,也要帶衆生去解脫,要發這樣的心,那就不是自私的。如果只是爲自己解脫,那又是我執深重,如何能解脫?所以修行不是唱高調,確實要如法如律,本身做不到,卻想幫助別人,那是很難的,所以自利才能利他,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解脫之道講記 b16 叁法印 叁 涅槃寂靜》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