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中的“吉祥”義
圓慈
吉祥一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實不鮮見:如書信裏、賀年片上,饋贈的禮物上、賀辭裏等。無論帶有吉祥二字的東西被送往何處或何人,吉祥總是與人們的心願或言語有關:它是用來傳送人們美好的內心祝願的方式。若依丁福保所編的《佛學大辭典》所載,“吉祥”的大意是“吉事的兆瑞”;而在《經集·淺析》①一文,它被釋爲“至福”。近來,我在讀《吉祥經》(Mangala sutta)②和《吉祥品》③時體會到佛經中的“吉祥”,其實並不僅僅限于上面所提到的含意;它實際包含了那些可以導致自身、家庭平安幸福,乃至天下和平的諸種行爲。現依《出曜經》略述如下。
一、吉祥的言語
語言是我們人類用來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不同的言語又能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惡言罵人,或言語中流露出憍慢蔑視人的態度,這樣所招來的是怨恨;如言辭謙讓、尊敬柔和,帶給人的卻是歡喜、理解和尊重。所以,佛陀教人正確地使用言語,用吉祥語,並且明確指出吉祥語具有以下德相:(1)不滋生嫉怨,而增進友誼。佛說:“惡言罵咒,憍陵蔑人,興起是行,疾怨滋生”,這不是吉祥的言語。(2)使己無患,不克衆生。吉祥的言語還應該是使說話的人自己無有後患,而所說的話也不是克製或惱害他人。(3)源于善心、適合一定的語言環境,且能使聞者歡喜。這就是經中所說的“言使意投可,亦令得歡喜,不使至惡意,義說如法說,出言衆悉可”的要義。(4)它還應該是引人向善的媒體,同時又是符合善的因果律和正法。這就是佛典裏所強調的“爲能作法際,是爲言中上”、“至誠甘露說,如法而無過,谛如義如法,是爲近道立”。此是吉祥言語的總則。
二、吉祥的行爲
依據《出曜經》上所說,吉祥就是指諸種可以致福的行爲,可簡稱爲吉祥行,亦稱福行。它們可歸納爲以下幾個方面:
(1)多聞:因爲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因此,從自利的角度講,多聞是自利的基石,它能令我們志向明了,智慧增長;能使我們掌握處理日常所遇問題的方法,能指導我們去獲得正確的理論和實踐的步驟;能解除心中的疑惑;能明白止持和作持,是犯非犯,從而解除心中的恐懼與憂惱;或能明了諸法實相,從而修證涅
。所以經中說“多聞令志明,已明智慧增”、“從聞舍非法,行到不死處。”如想利益衆生,也必須得從多聞做起。因爲,通過多聞能得到爲他人解除疑難的方法,能令人明白正法,可攝受未學,令聽法的人依法而行,從而得安樂。如此,佛法方能久住。所以佛說多聞“能爲師現道,解疑令學明”、“愛法猗法者,從是疾得安”。從世俗的角度來講,一個人要想謀得如意的生活也離不開多聞;如果沒有知識和生活技能,或有知識技能而無靈通的信息,就難得其途,那麼他的生活也難得如意;而博學多聞的人則不同,他們的生活道路就相對的要廣得多,適應能力強,且被衆人所敬重。因此,佛說“夫求爵位財,尊貴升天福,辯決世間悍,斯聞爲第一”,又說“多聞如戒行,法律精進學,修己無所爭,是爲最吉祥。”
(2)導致自身幸福的吉祥行。佛說:“友賢擇善居,常先爲福德,律身從真正,是爲最吉祥”、“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淫于女色,是爲最吉祥。”這就是說,除了上面所提的多聞等是吉祥、致福的行爲外,如果一個人能夠以賢明或賢達的人爲友,能夠選擇適合發展、生存的地方去居住,能夠時常爲自他雙方造福積德,能律身從正,此等行爲是吉祥、致福的行爲。如果一個人去除自己的惡習、缺點,順從和采納真善美的東西以充實自己;能夠避酒,知道自我節製個人的不良激情,居家的人不浸淫于色情,如此行爲在佛陀看來皆是吉祥致福的行爲。
(3)導致家庭美滿的吉祥行。佛說:“居孝事父母,治家養妻子,不爲空之行,是爲最吉祥”、“若以棄非務,能勤修道用,常事于可事,是爲最吉祥。”意思是,居家的人如能孝順、恭敬父母,如已婚的人又能如法治理家務,有責任心地去履行那些撫養妻子、兒女時應盡的義務,不作荒唐耗財的事,這些就是致福的最吉祥行。當然,若人能棄除前非,棄除有損于人的幸福和國家富強的行爲;且能勤奮地去進修導致正當生活的方法和技能,使之爲生活服務;選擇合法而又能夠從事的工作去幹,此類行爲定是安全可靠、導致家庭美滿、幸福的吉祥行。依《善生經》上所說,居家人應銘記的事情還有:①虐待老人、嬌縱小孩對家庭不吉祥;②長輩不教育晚輩,小孩不學無術,對社會習俗不吉祥。
叁、吉祥心
在佛陀看來,假使一家一戶,或是某個人生活得不錯,而四鄰和親朋等相當地苦寒;那麼,這種人家最終會因爲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維持不太久。因此,佛陀告訴富有的人們要“一切爲天下,建立大慈意,修仁安衆生,是爲最吉祥。”因爲,爲天下的願行,就是爲自己的願行;實際上也只有樹立起給人或天下樂的慈意,廣修仁行博愛、安撫有情衆生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樂、太平和至福。所以,佛陀常教人:“等心行布施,奉諸得道者,亦敬諸天人”(當然,從佛教徒的角度來講,吉祥心大莫過于四宏誓願和四念住了)。這裏的“得道者”,不光是從宗教的意義上來講的,它實則包括了那些有德、有技能、有智慧的人們。在南傳佛教國家裏,人們相信能夠通七種語言的人就是半個仙人,所以,“天人”也包括了具有多種高級技能的人們。佛陀的意思是,如富有的人、或國王或大臣若能誠心奉養那些“得道者”,尊敬和任用他們,這是最吉祥的行和心。否則,對國家和天下不吉祥。總之,佛經中吉祥的意思總括了言語、行爲和心願叁個方面,而佛陀所說的吉祥義,又重在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行爲才是致福的行爲。
①見郭良鋆所譯《經集》附錄。
②見《經集》。
③見《法句經》,尊者法救撰,吳天竺沙門維祗難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