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可以使我們的心安住在寂靜裏邊。行舍的修行一方面是以精進、叁根爲基礎,但事實上它還是禅修的結果。
接下來講第十一種:不害。
“言不害者。于諸有情不爲損惱。無嗔爲性。能對治害悲愍爲業。”
不害的心理本身也沒有獨立的自體,是屬于無嗔的一種表現。因爲不害,你首先要沒有嗔恨心。嗔的心理表現出來的方式,有很多種,在下面將會說到,如忿、恨、惱火、傷害等等都是嗔的表現。那麼,同樣地,無嗔的心理表現出來,如不害,不害即不損害衆生,不損害他人,對他人産生不損害的心理。不論你怎麼對待我,我都不會損害你。這種心理就是建立在無嗔的基礎,也就是你首先必須要有無嗔這樣的修養作爲前提。
無嗔的心理即對一切“不爲損惱”,不去損惱他,是這樣的一種特征。
一個人怎麼樣才能産生不害的心理。這種不害心理産生的因緣要有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要了解因果報應,知道嗔的壞處和無嗔的好處。你害別人對你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不害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從因果的角度來考慮。如果我們真正很明確地了解因果,我們也不會想著去傷害衆生。因爲傷害別人,對自己、對衆生都沒有好處。
第二,就是修忍辱。你要有忍辱的前提,人家害你,你也害別人,以打報打,以怨報怨。社會上很常見的習慣。有了忍辱,“毀譽不動如須彌,于善不善等以慈。”(《維摩诘經•佛國品》)你對我好不好,我都這樣子,我只有一顆心,那就是慈悲。所以,要修忍辱。
第叁,要修菩提心、慈悲心。有了菩提心、慈悲心,那就不但不會害衆生,還會時時想著悲憫衆生。
這是不害産生的因緣。
不害的心理在作用上能夠對治損害的心理,我們有了損害衆生的心理,我們就不會有不害衆生的心理;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有強大的不損害衆生的心理,我們就不會有要害衆生的心理。所以,這二種心理是你死我活的。我們培養了不害的心理,那麼,害的心理就會被對治。我們張揚了害衆生的心理,我們就不會有不害衆生的心理。所以,這是它的作用。
另外,我們長時間修這種對衆生不害的心理,同時我們就是在修習、成就我們的慈悲心,我們的慈悲心將會力量越來越大。
關于不害的修行,我們一方面還是要念不害的好處和念害的過患。不害有什麼好處?害衆生有什麼壞處?我們要不斷作這樣的觀修,然後根據不害生起的叁個因緣,不斷去觀修。如果一旦害的心理産生 ,我們就要趕緊修忍辱,修慈悲心。要經常作這樣的觀修,那麼不害的心理就會越來越強大。所以,每一種心理的産生,當我們除了對它作了正面的評估之後,認識到它對人生的正面的作用和負面的作用之後,我們就應該知道怎麼樣對待它,要對之有一個正確的態度。不好的心理,我們要怎麼去對治它;好的心理,我們要怎麼去張揚它、去培養它、去成就它。
這個講的是善的心理,講到這裏就講完了。
接下來要講的是第四類:煩惱的心理。
煩惱也叫作根本煩惱。煩惱是什麼意思?煩是擾,惱是亂,即擾亂我們內心安甯的這樣的心理因素。如果我們講善的心的時候,大家比較陌生的話,那麼講煩惱心理的時候,大家一定很熟悉。把我們的老朋友介紹一下,這個是誰,那個是誰。都是我們自己家裏的,我們家裏有哪一些煩惱。這些煩惱的心理就是我們各種煩惱産生的基礎。煩惱有很多名字,比如說:
隨眠:就是每一種煩惱都是潛伏在我們的心靈世界裏邊。平常,如果煩惱沒有起來的時候,我們看起來是一個很健康的人,是一個很開心的人,可是它一旦産生作用了,我們就開始癲狂了,不正常了。
纏:把我們纏住,你不得出離、不得解脫,把你死死地纏住,讓你不能夠解脫。又叫結,結果的結,我們說現在人很多心結,你每一種不愉快的經曆之後,在你的心裏就會形成心結,也即疙瘩,煩惱就是我們心靈的疙瘩。
縛:繩索,系縛,像繩索一樣把我們綁住,綁在叁界裏不得出離。一個家庭的組成,就是一個輪回的夥伴,彼此互相系縛,誰也別想逃。所以,很多人要離開家裏,要出家,那麼家裏,哇,家裏的父母或者妻子或者丈夫,就會把你死死地把你抓住:我還沒解脫,你也別想逃,你要走了,那我在輪回裏邊太孤單了。但是,也它有很多人他很有福報。我們在座的這些居士就是很有福報的,可以這樣自由地到這裏來修學佛法,家裏人沒有意見,能夠成就你。但事實上人的這種系縛,家庭只是一種對我們系縛的形態,其實能夠系縛你的,把你綁住的是在你的內心,是你內心的煩惱、是你的執著。真正對我們産生幹擾的最大因素不是這種外在的形式,而是你內在的東西,關鍵是在你的心理。如果你的執著不深,你是很容易放下的。任何一個東西會對我們産生影響,會幹擾我們,大家記住:任何一種環境,任何一句話,任何一件事情會以我們産生幹擾,我們的內心一定都有一種相應的東西,真理能夠幹擾的是我們內心那種東西,不是外在的東西。如果你的內心沒有這種相應的東西,外邊的世界是沒有東西能夠幹擾你的。你想一想:每一天世界上要發生多少事情,真正會對你産生影響的事情是很少的。爲什麼這一小部分的會對你産生影響,那是因爲和你的內心有關。
瀑流:就像瀑布一樣,奔流不息,力量非常強大,是我們無盡生命中形成的巨大洪流,在我們潛在的世界裏,力量非常強大。煩惱也叫苦轭,就像套在牛脖子上的那個東西,煩惱就是那個東西。有了煩惱,就像拉著車一樣,很重很重的。如果這個轭拿掉了,就解脫了,自在了,沒有煩惱了。所以,我們之所以被關在輪回裏受苦受難,不是別的東西。
劍:像劍刺傷了你、打到你身上一樣,每一種煩惱生起作用的時候,你都會覺得很痛。
垢:汙垢。我們的心本來應該是清淨的,因爲有了煩惱使得我們的心不清淨了。
漏:有漏的漏。我們說有漏法,就是有缺陷,煩惱使得我們的生命變得有缺陷,如果沒有煩惱的,我們的生命將是圓滿的,本來就是圓滿的。
煩惱還有很多名稱,就不要一一介紹。煩惱有這些多的名稱,是因爲煩惱有很多的功用,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法名。所以,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要檢查自己有哪一些家底。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義 16》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