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回到龍樹本懷—從修證立揚來談《中論》▪P2

  ..續本文上一頁的現象,佛陀否定過任何一者嗎?沒有。他只告訴你,對不起,這是虛妄的。

  《中論》講完了。有沒有講完呢?需要跟大家講梵文嗎?不用。需要跟大家講藏文嗎?不用。這樣的事情不是很簡單嗎,所以說大家要從極簡單處去看,開悟是最簡單的事情。

  如果一棵樹有一萬根樹枝,你如何把這棵樹的樹枝剪光?把根刨掉就好了。這不是很簡單的事嗎?佛法是很簡單的。所以,我告訴大家,你們聽了不要感覺有點匪夷所思—《中論》是很簡單的!只是沒有講得很複雜的話,沒有人要聽,事實上就是這樣。

  其實《中論》很簡單,只是《中論》的文字、符號等外相文化很複雜,這也是爲什麼准備講課之前,要看這麼多資料的原因。可以這麼說,這麼多資料,對我而言,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是有用的,雖然如此,爲什麼還要讀呢?因爲我必須告訴大家,有這種種的現象。

  請注意!這「存有」並不是真實的,但是有存有,這個事情就産生了種種問題了,所以有沒有因果?有沒有因緣?有!這樣,佛法是不是都建構起來了?所以,佛法只是這樣而已。

  各位!你們生生世世就是這樣子而已,那其他事情是什麼?是聊天。

  聊什麼天呢?聊現象學的天。有時說事情是這樣的,那你爲什麼不是這樣認知呢?你執著那一個部分?這個文化有什麼樣的執著,那個文化有什麼樣的執著,這就産生了不同的系統,而這套系統裏面,梵文有什麼語言體系的問題,或思想上大家有什麼執著,屬于人這種生命本身,又有什麼共同的執著?

  所以,佛陀會講「叁法印」,不正是如此嗎?他從「運動性」、「空間性」跟「存有性」這叁者的認知錯誤來切入,因此而宣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而龍樹菩薩不過是把叁法印,用「一實相印」來表達,用「空」,把這樣的問題做一個總體性的解答。

  所以,一切的核心,就是從佛陀解脫、大覺,他成佛了這件事開始。他不是覺悟而已,是「大覺」。

  「大覺」是什麼?「大覺」是一切問題的覺了。

  什麼是一切問題?可以說是「自、他」,或說「自者」跟「他者」,大覺即是「自覺覺他」。所以,佛法最核心的議題也在此—自覺,自解脫,覺他,他解脫。而「自覺覺他」是什麼?這是屬于大覺佛陀的範疇。如果只是「自覺」而已,那這只是「自解脫」,不是成佛。所以佛陀要教導大家,除了自解脫外,還要幫助衆生解脫,也就是「覺他」。徹底的「覺他」,要安立在慈悲心,安立在大悲心。

  而悲心和實相有沒有分別?各位,在實相中,慈悲跟智慧本身絕對沒有分別的,也不可能分別的。所以大覺裏面有沒有分別?沒有。

  這樣,問題在那裏呢?問題在慈悲跟智慧的傾向,這是屬于生命習氣的傾向,生命的個體特質,他要如何趣入大覺,從慈悲還是從智慧趣入?在此就産生了抉擇。

  而從一個人的整個生命現象本身來觀察,佛陀會說「苦集滅道」,因爲是人生是苦的,爲什麼他必然是苦?因爲他不解脫,不覺。

  從苦的現象裏面,我們可以講「無我故苦」,我無我,但爲什麼苦?因爲我們想執著、想自控而無法控製,所以是苦。所以這句話本身的意思,是生命內在強烈的沖突性,所以一切是苦是來自強烈的沖突性,生命的沖突性。

  對一些苦迫的衆生,佛陀講「離苦得樂」之法,令人得以入于解脫,這解脫是自解脫,然後他在此涅槃了,但這不是大覺。

  對于想趣入大覺的人、想成佛的人,他有很多的傾向,有些是看到釋迦菩薩的大悲傾向,而以此爲典範,在生生世世的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趣入,以慈悲爲導,然後趣入解脫、智慧。有些是以智慧爲導,證入智慧的時候,以智慧來化導他人,這個才是真正的悲心。以智慧來教導他人,而不願入涅槃,這是不是慈悲呢?是的。

  整個佛法是多麼簡單,開悟是多麼簡單,但是要用心!《中論》要寫的也是這個。

  《中論》二十七品,其實沒有多少字,確涵蓋了一切佛法的修證!由此,大家可以發現,現代人喜歡義理,而古代的行者們喜歡修證!所以,不管是《中論》,或其他經典,譬如像《金剛經》等,在印度的論師眼中,都是屬于實證的教材。

  所以,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佛陀所體悟的只是一法而已,一法者一切法。這裏面在很多地方都是這樣展現的,譬如說《文殊般若經》說:「法界一相,法住法位,」許多經論也講法住法位,其實都是在講住在這樣狀況的本身,只是所用的名相不同,像《金剛經》,沒有用「空」這樣的說法,而是用「無相」來展現,佛陀用「叁法印」來展現,這些現象用緣起來展現。

  所以說,那一夜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而言,我們要牢牢記住,那一夜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沒扣緊這個核心,在思維義理的時候,常會偏于枝微末節。

  很高興今年(2008年)我們剛在菩提迦耶打過禅七。在那樣的因緣裏面,我們來看看那一夜發生什麼事情?佛陀的大覺是什麼?感覺倍加親切。

  

  

《回到龍樹本懷—從修證立揚來談《中論》》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