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修行來化解冤親債主心中的仇怨(張慕西)

  如何修行來化解冤親債主心中的仇怨

  張慕西

  

   一、要化解時的必要認知

  許多人覺得我是好人,心地好,從來沒害人之心,爲何會有冤親債主?其實,無量劫來,我們身、口、意叁業,造作了太多的貪瞋癡、殺盜淫等惡業,跟無量無邊的衆生結了不少怨仇。別的惡業暫且勿論,單是殺生吃肉,就跟他們結下深厚的怨仇。

  

  印光大師說:「凡屬危險大病,多由宿世現生殺業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纏繞,一念殺心,罪債難逃。它們被我們殺害時産生無量的痛苦,這個怨恨就像無形枷鎖,把它們的痛苦牢牢的鎖住,讓它們無時無刻不在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開解。它們痛苦如此之大,難怪今世遇到殺害它們的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討債──討回一個公道。我們看到人臨終時的痛苦現象,看起來都不忍心。爲什麼會有那些現象?這都是他的冤親債主來找他算帳。他不懂這些道理,只知道跟衆生結罪緣,不懂自己累劫來的冤親債主,大部份都是被自己吃來的!

  

  不僅是病苦,就連日常生活中許多不如意、不順遂的事,也常常是受到冤親債主幹擾而不自知。《地藏經》中提到:「閻浮提行善之人,臨命終時,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變作父母,乃至諸眷屬,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況本造惡者。」這些臨命終時現身的惡道鬼神,也都是冤親債主變現來誘騙我們前往叁惡道受苦的。

  

  因此,當我們遇到重大病苦或諸多不順時,理應依照佛法的教導來正確面對,而非到處求神問蔔,藉蔔卦改運來化解災難,這種做法即使花再多的錢,終究也是徒然!印光大師說:「世人有病及危險災難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殺害生命,業上加業,實爲可憐。人生世間,凡有境緣,多由宿業。既有病苦,念佛修善,忏悔宿業,業消則病愈。彼鬼神自己尚在業海之中,何能令人消業?即有大威力之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薩之威力,直同螢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薩祈禱,向鬼神祈禱,即爲邪見,即爲違背佛教,不可不知。」

  

  1、疾病的種類:

  病有叁種。第一種病是生理的疾病。飲食不當或寒暑不留意招惹的病,比如說感冒,發燒了,怎麼辦呢?趕快上醫院打針吃藥,絕對不能耽誤。因爲身體發燒之後恐出現並發症,引起其他別的病變,耽誤不得,趕快去打針吃藥,幾天後也就好了。

  

  第二種是業障病。凡是到醫院能檢查出來的病就叫業障病。你要肯真心念佛,就能消這個業障。大陸一位居士的肺門上長了一個比雞蛋還大的腫瘤,發病時大口地吐血。大夫一看沒治了,發出死亡通知書。他母親是學佛人,學得相當好就告訴他:「兒子,咱們不治了,咱找個高明的大夫吧。」找誰呢?大醫王。「兒子,你就念佛吧,死呢,咱就死到阿彌陀佛那裏去!」就這樣他念佛求往生。念了兩個月的佛,回家後就往外吐血、吐爛肉,吐了四次不吐了,後來再到醫院檢查,腫瘤沒有了。

  

  這就是由自己業力所感得的業障病。業障病怎麼除呢?自己的業力還得自己消。他沒燒金元寶,也沒燒黃紙錢,就是死心塌地地念佛,最後腫瘤沒有了。

  

  業障病需要不需要吃藥呢?也需要吃藥。但要明白吃藥是助緣,助你好得快,能治病的主因是清淨心。心裏沒有貪、瞋、癡叁毒,外邊的毒素就不會感染,再用客觀因素的助緣吃點藥,病就好得快。

  

  第叁種病不好治。什麼病呢?冤親債主的病。什麼是冤親債主的病?到醫院檢查不出來因,但是自我感覺身體又確實有病。病源是什麼?冤親債主,所謂冤鬼附身。

  

  醫生沒法醫治,藥物對他不起作用。這一類病如何治?佛法的超度誦經、解冤釋結對這類病有效。超度,用現代話來講,就是調解、勸導。因爲過去做錯了事,希望求諒解。誦經、拜忏的目的就是調解,如果對方接受了,他離開,病就會好起來。

  

  現代人被冤親債主附身的很多,神智失常、胡言亂語,嚴重的就送精神病院去治療,結果愈治療愈糟糕。

  

  冤親債主這個病最好找高僧大德從中調解化解。可到哪裏去找高僧大德?高僧大德是可遇而不可求。找不到怎麼辦?在佛前忏悔業障,自己去調解,要天天忏悔,這就需要誦《地藏經》,念地藏王菩薩,然後把功德回向給這些冤親債主。今天他不饒你,明天、後天還這樣做,直到能夠感動他們爲止。爲什麼不念「阿彌陀佛」?因爲這句佛號功德不可思議,登地菩薩尚不能知其少分功德,何況是在六道輪回中的鬼神界衆生!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提到:「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于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衆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印光大師也提到:「淨土法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盡。登地菩薩,不能知其少分。」

  

  「法無高下,應機則妙;藥無貴賤,對症則良」。在《地藏經》中,釋迦牟尼佛將他滅度後、彌勒佛未出世之前的娑婆世界衆生,囑咐地藏菩薩代爲照顧與救度,換言之,佛不在世,地藏菩薩是代理佛。我們在《地藏經》序分看到其殊勝莊嚴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說法,唯獨講《地藏經》是十方諸佛都來當聽衆,連《華嚴經》也沒這麼殊勝。可以知這部經的莊嚴稀有,所以這部經的功效也非常稀有;況且釋迦牟尼佛還交待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诃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在他滅度之後,要廣作方便,護衛是經,令一切衆生證涅槃樂;而此世界他世界的無量億天龍鬼神,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衆生,所以鬼神道衆生跟地藏菩薩的緣特別深厚,特別喜歡《地藏經》,都非常尊重及擁護地藏菩薩。所以淨空法師說,當冤親債主前來障礙時,此時要解冤釋結,誦《地藏經》很有效果,因爲應機。

  

  2、跟冤親債主調解時,當事人必須具備的心態與作爲

  A、忏悔

  

  面對冤親債主,首先要忏悔。「忏」跟「悔」都是「心」字旁,說明心在忏悔中的重要。忏悔時絕不能抱著花錢消災的心態,認爲拿點錢做點功德就想堵住別人的怨氣,卻忽略了對于「討債」的人來說,有時候討回來的,也許只是一口氣罷了,或許是一種被尊重的感覺,讓過往所承受的種種委屈與痛苦的心情,能在受到重視的態度下,得以有宣泄的出口。

  

  所以忏悔的第一步是認錯。也就是承認自己在過去某個時空中,因爲自己的言行舉止傷害了其他人,讓其他衆生受了種種痛苦。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因爲我們當下所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很可能就是對方長期以來一直背負的痛苦心情。如果我們太過于執著自己在「還」的過程中,所承受的委屈與痛苦,就不容易體會對方的心情。因爲若此痛苦是那麼容易被承受,相信沒有人願意長久以來背負著不愉快的心情。然而今天這個仇恨的結,是由我們系上的,于是我們的忏悔,就成爲解結的重要方法。

  

  我們必須從內心真正忏悔,才能化解對方心中的仇恨。我們所忏悔的對象是有情感、有悲傷、懷抱著種種不愉快情緒的衆生,只有用最柔軟的心意、最誠摯的語言,才能表達自己內心的歉疚。透過忏悔,不僅可以向過去世中,因爲自己的惡言惡行,而受到傷害的衆生傳遞聲聲忏悔之意,我們口中的一句「對不起」,是我們虧欠對方許久的公道,同時也是化解對方常久以來心中所累積種種怨怼的良方。更積極一點來說,藉由忏悔,可以傳達衷心我們希望對方幸福的心意,希望透過我們的忏悔,能讓對方糾結在內心的痛苦,得以抒解寬心。

  

  我們可以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與想法,就像是跟自己的親人或朋友說對不起一樣,讓對方了解我們心中因爲無明而犯錯、以及我們內心的悔過之意。一次不行,兩次不行,就得要再叁來乞求對方諒解,而不能存有「只要我忏悔了,對方就一定要原諒我的心態」,我們不能把對方的寬諒當成是理所當然。反過來說,應該要盡量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想一想對方所承受的一切痛苦,並用積極的行動力、體貼的心意來傳達自己對所犯下的錯誤──深深悔悟之心。

  

  B、改過

  

  在過去世中,我們因業障的牽引而産生種種惡行,致使其他衆生承受苦痛。因此除了忏悔這些行爲業障外,更要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看看是哪些言行舉止會傷害到一切衆生,以積極行動力來改變積習,做到「不複造」,以免再度造成其他衆生的傷害,要時時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這才是真正的忏悔。

  

  C、修行

  

  不明理的人,不知道解冤釋結要從化解冤親債主內心的仇恨著手,反而利用「大鬼趕小鬼」的打壓方式,仗著他們所拜的鬼神或符咒,去驅趕冤親債主,強迫他們離開。此舉不但成效不彰,還會把冤親債主給惹毛,雖然可能暫時屈服于大鬼的勢力,暫時離開不來討債,但等到過陣子因緣又具足時,就會變本加厲來算這筆帳。猶如欠債人對待討債人,不但無還債之誠心,反而以強蠻手段對待討債人,導致仇上加仇,所以冤冤相報,苦不堪言。

  

  明理的人,了解凡事皆有因緣,「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爲徹底解冤釋結,幫助對方離苦得樂,理應以慈悲心、真誠心念佛誦經來回向給冤親債主。藉由自己真誠忏悔的心力與佛菩薩大慈大悲的法力,來化解冤親債主內心的仇恨、解除他們身心的痛苦、並幫助他們超生善道或往生到極樂世界,這樣才能真正解開往昔糾纏不清、冤冤相報的惡緣。

  

  二、每日固定的修行功課

  要知道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在惡道裏沒有能力解脫,完全靠我們以真誠心、清淨心、慈悲心修行,來幫助他們離苦得樂。但要化解冤親債主心中的仇恨,不是短時間可以辦到的事情,必須要發長遠心…

《如何修行來化解冤親債主心中的仇怨(張慕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