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意義
張慈田
念佛(或稱作佛隨念buddhanussati)的意義是憶念佛陀的功德,來引發與增長對聖人境界的向往及追求。原先佛陀開示憶念如來(等六念)則有爲減少信衆生病的痛苦、別離佛陀愁思及除卻獨宿、旅行曠野的恐怖等對治作用。
念佛是憶念佛陀十個名號,即是阿羅漢(離煩惱、破煩惱、破輪回、值得受供養、無秘密行惡)、等正覺(正覺一切苦集滅道法)、明行足(具足漏盡、宿命、天眼等叁明及戒律儀等)、善逝(無汙點之善淨行、在涅槃中行、不再起煩惱之正行、正語)、世間解(依四谛而普遍了知通達世間)、無上士(沒有更超勝他的德性者)、調禦丈夫(能調伏衆生煩惱)、天人師(爲諸天及人類的導師)、佛(覺悟一切所應知的法)、世尊(一切有情中最勝、最上、最值得尊敬的老師)。一邊誠懇地憶念、思惟佛號的意義,一邊對佛陀生出恭敬、欽慕及追求聖賢之道的願望。
念佛法門在後代因合適接引初學佛者而發達起來,念佛者但以口念,綿綿不斷的念,有人念佛一日甚至可達二十萬遍,有的人爲往生淨土,也有人爲消災厄增福壽、得「一心不亂」。一般流行的念佛已失去了由念佛中體佛陀真實功德的大部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