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念動中禅的原理與方法 貳、正確方法 五、經行

  五、經行

  

  問::經行與平常走路的覺知,在方法上有什麼不同?

  答:經行有一定的距離,長短依自己情況和場地大小決定,沒有特別限製。如果是一般工作或走路,就按實際需要,與經行不同,但是帶著覺性的原則是一樣的。動中禅的經行是直線來回地走,如果繞圈子走,就不是經行了。沒有帶著覺性也不是經行。像做手部動作,如果沒帶著覺性,就沒有用。做任何事情,都要帶著覺性。任何動作都可以培養覺性,只是經行這動作特別強而有力。

  

  問:經行時大約是八到十二的步數,需要默數、默念嗎?

  答:不需要。八到十二步是一個比較適合走動與轉身的距離,是一個方便大家練習的距離。不需要去默數或默念。

  

  問:經行的好處?

  答:(一)、走路比較不會累;

   (二)、幫助消化;

   (叁)、減少身疾;

   (四)、夢少睡得好;

   (五)、心會堅強穩固,培養覺性和定比較快。

  

  問:在轉換成經行之前,應當練習坐姿多長的時間?

  答:動中禅的重點是知道身體的動作,持續越久越好。不要折磨身體,如果有需要,隨時都可以改變姿勢。不過改變的同時,要覺知動作。

  

  問:腳接觸地面時,只要知道腳放下了,還腳底與地面的接觸感覺也需要知道?

  答:只要知道動作就好。

  

  問:我們在走路時,是要覺知在走路就好,還是要知道左右腳,甚至每個踏腳,都要腳踏實地很清楚?如果路邊有花、樹的時候,看的那個當下,是不是覺知還放在腳上?

  答:只要知道在走路,不需要分左右,就只是知道。聽到到聲音也不要理,鳥叫狗叫的聲音都不理,只是跟自己的腳步在一起。當下這個時刻,如果心到外面去了,就是忘記當下了。不要管外境,不要去思維。

  

  問:是不是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走過去的當下,你可以看到任何東西,聽到任何聲音,可是都沒有特別去覺受,但心裏面都很清楚,只是不去分別它而已?

  答:是的。就是聽到了,過去;看到了,過去。有了覺性,那些東西自然就粘不上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