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
《大唐西域記》,略稱《西域記》,十二卷,是由唐代玄奘法師口述,大總持僧辯機撰文,成書于唐貞觀二十年(646)。玄奘法師,洛州缑氏縣(河南偃師)人,俗姓陳,名禕,世稱唐叁藏。是我國傑出的譯經家。貞觀叁年(629)西行,孤身涉險,曆盡艱難,經曆秦涼、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及越過今之新疆省北路,經西土耳其斯坦、阿富汗而進入印度境內,沿途瞻禮聖迹,迤逦南行,至摩揭陀國。師遊學印度,名震五天竺,貞觀十九年正月還抵長安,所獲經論六百五十七部。
“大唐”是唐朝的美稱;“西域”指西方諸國之地,包括今印度、伊朗、小亞細亞等;“記”指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章。以記敘唐朝年間,玄奘法師杖錫遊曆印度諸國之見聞,故名《大唐西域記》。
本書是玄奘法師西行返國後,奉唐太宗敕命而作,內容記載其于十六年間遊曆西域、印度等一百一十國與傳聞中二十八國的見聞。舉凡各國的疆域、氣候、山川、風土、人情、語言、宗教、佛寺、傳說、産業、政治等,都有詳細的記載。
全書分爲十二卷,卷首附有秘書著作佐郎敬播之序文與尚書左仆射燕國公張說之序。各卷內容如下:
卷一:介紹阿耆尼國、屈支國、跋祿迦國、笯赤建國、赭時國、[忄+市]捍國、窣堵利瑟那國、飒秣建國、弭秣賀國、劫布呾那國、屈霜爾伽國、喝捍國、捕喝國、伐地國、貨利習彌伽國、羯霜那國、呾蜜國、赤鄂衍那國、忽露摩國、愉漫國、鞠和衍那國、镬沙國、珂咄羅國、拘謎陀國、縛伽浪國、纥露悉泯健國、忽懔國、縛喝國、銳秣陀國、胡寔健國、呾剌健國、揭職國、梵衍那國、迦畢試國等叁十四國的情況。其中梵衍那國伽藍有佛陀涅槃像千余尺。迦畢試國伽藍的金銅窣堵波有佛陀舍利,每月十五日放光現瑞;象堅山神請佛應供處等遺址。
卷二:說明印度得名的由來、意義、種族、疆域、數量、曆數、風俗、文字、禮儀、地理等;介紹濫波國、那揭羅曷國、健馱邏國等叁國的情況。如那揭羅曷國有釋迦菩薩布發掩泥處、如來伏龍留影處、如來經行石及如來浣袈裟石等聖地。健馱邏國則有無著、世親、法救、如意、脅尊者等本生處、佛陀度化鬼子母處、佛陀爲商莫迦本生處。
卷叁:介紹烏仗那國、□露羅國、呾叉始羅國、僧诃捕羅國、烏刺屍國、迦濕彌羅國、半笯嗟國、遏羅闍補羅國等八國的情況。如烏仗那國有如來伏龍處、忍辱仙人割截身體處。呾叉始羅國有菩薩斷頭求菩提處。
卷四:介紹磔迦國、至那仆底國、闍爛達羅國、屈露多國、設多圖盧國、波理夜呾羅國、秣□羅國、薩他泥濕伐羅國、窣祿勤那國、秣底補羅國、婆啰吸摩補羅國、瞿毘霜那國、垩醯掣呾羅國、毘羅刪那國、劫比他國等十五國的情況。如秣□羅國有猕猴持蜜供養佛遺迹。劫比他國都城中伽藍有佛陀從叁十叁天回到人間的叁道寶階遺迹。
卷五:介紹羯若鞠闍國、阿踰陀國、阿耶穆佉國、□邏耶伽國、憍賞彌國、鞞索迦國等六國的情況。如羯若鞠闍國王城得名“曲女城”的由來,及其國如來發爪塔處。阿踰陀國有世親菩薩從睹史多天下見無著菩薩的遺迹。憍賞彌國故宮有優填王所刻旃檀佛像、如來伏龍留影石窟,及由佛陀淨齒的楊柳枝所長成的樹。
卷六:介紹室羅伐悉底國、劫比羅伐窣堵國、藍摩國、拘屍那揭羅國等四國的情況。如室羅伐悉底國有波斯匿王爲如來所建大法堂遺址、須達長者故宅、佛陀姨母大愛道比丘尼精舍、鴦掘摩羅舍邪處、只樹給孤獨園、如來洗病比丘處、目犍連運用神通力舉舍利弗衣帶不動處、外道殺淫女謗佛處、提婆達多毒藥害佛處、瞿伽梨比丘謗如來處、戰遮女以木盆謗佛處、琉璃王滅釋迦族處、得眼林等遺迹。劫比羅伐窣堵國(即迦毘羅衛國),有淨飯王正殿、悉達多太子與諸釋角力擲象處、太子出生處、二龍浴太子處等遺迹。藍摩國有太子踰城,最後釋駕處,太子剃發處等。拘屍那揭羅國有如來涅槃塔、菩薩爲鹿救生處、佛度最後弟子善賢處、摩耶夫人哭佛處、八王分舍利處等遺迹。
卷七:介紹婆羅疤斯國、戰主國、吠舍厘國、弗栗恃國、尼波羅國等五國的情況。如婆羅疤斯國有如來初轉*輪塔、迦葉波佛爲釋迦菩薩授記處、釋迦菩薩爲六牙象王忍痛舍牙處、施鹿林、菩薩爲兔舍身供養處。戰主國有佛陀爲天人七日說法處,佛陀度化曠野鬼神處。吠舍厘國有如來說《維摩诘經》處、長者子寶積獻寶蓋處、猕猴持□取蜜供佛處、佛陀姨母證涅槃處、菴沒羅女園、千子見父母處、佛滅後百年行七百結集處、阿難分身處等聖地。
卷八、九:摩揭陀國土地肥沃,出産谷粒粗大,香味特殊的供大人米。國中處處可見佛教遺迹,例如:佛教最早的塔、阿育王作地獄處、佛陀最後足迹石、阿育王臨終施半個阿摩落伽果大塔、戒賢伽藍、伽耶山佛成道塔、菩提樹、彌勒菩薩現身圖寫的佛像、降魔塔、四天王奉□處、如來爲母說法處、提婆達多放醉象害佛處、舍利子聞馬勝比丘說法證果處、勝密以火坑毒飯害佛處、耆婆大醫王建法堂處、如來說《法花經》處、如來曬袈裟處、迦蘭陀竹園、大迦葉等五百羅漢結集經典處、那爛陀伽藍、目犍連尊者本生故裏、頻婆娑羅王迎佛處、舍利弗本生故裏等。
卷十:介紹伊爛拏□伐多國、瞻波國、羯朱嗢只羅國、奔那伐彈那國、迦摩縷波國、叁摩呾吒國、耽摩栗底國、羯羅拏蘇伐剌那國、烏荼國、恭禦陀國、羯□伽國、憍薩羅國、案達羅國、馱那羯磔迦國、珠利耶國、達羅毘荼國、秣羅矩吒國等十七國的情況。如伊爛拏□伐多國有二百億耳尊者本生故裏,過去叁佛坐處及經行遺□。奔那伐彈那國有如來叁月爲天人說法處及四佛坐處、經行遺□。憍薩羅國有龍樹菩薩度化提婆菩薩處。案達羅國有陳那菩薩作《因明論》處。達羅毘荼國有護法菩薩本生處。秣羅矩吒國的布呾洛迦山傳說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
卷十一:介紹僧伽羅國、茶建那補羅國、摩诃剌他國、跋祿羯婆國、摩臘婆國、阿吒厘國、契吒國、伐臘毘國、阿難陀補羅國、蘇剌他國、瞿折羅國、邬闍衍那國、擲枳陀國、摩醯濕伐羅補羅國、信度國、茂羅叁部盧國、缽伐多國、阿點婆翅羅國、狼揭羅國、波剌斯國、臂多勢羅國、阿軬荼國、伐剌挐國等二十叁國的情況。如僧伽羅國又名師子國,無憂王之弟曾至此國度化,國中有佛牙精舍。摩臘婆國有大慢婆羅門生入地獄處。
卷十二:記載漕矩吒國、弗栗恃薩傥那國、安呾羅縛國、闊悉多國、活國、□揵國、阿利尼國、曷邏胡國、訖栗瑟摩國、□利曷國、呬摩呾羅國、□铎創那國、淫薄健國、屈浪拏國、達摩悉鐵帝國、屍棄尼國、商彌國、朅盤陀國、烏铩國、佉沙國、斫句迦國、瞿薩旦那國等二十二國的情況及玄奘大師自印度返國諸事。
本書由于備述西域、印度諸國各地佛教現狀,並遠述佛陀時代的曆史與傳說,且詳細記載西域、印度各地疆域、風情、語言等資料,因此在佛教界及學術界方面具有彌足珍貴的價值與貢獻,今列舉說明如下:
□是研究七世紀中亞、南亞各國的曆史、地理、宗教、文化及中亞交通史的重要資料。
□書中詳載各國流傳的宗教實際狀況,反映了印度各種宗教及佛教各派別的分布和消長,是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記載馬鳴、龍樹、提婆、無著、世親與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等印度佛教史上重要人物的一系列傳說,爲佛教史研究提供許多新材料。
□有關佛教遺址的標示,對于十九世紀以來勃興的印度、西域等地佛教遺迹的實地考證,極具指南的價值。如近代印度重要遺址那爛陀、王舍城、鹿野苑、迦毘羅衛等地的發現,都與《大唐西域記》提供的資料有密切關系。
□唐道宣律師所編撰的《釋迦方志》二卷,大部分均摘錄自本書。
□爲東方叁大旅行記之。(馬可波羅《東方見聞錄》;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西域記》在佛教史學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的史地、文化上,乃至于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極高的價值,因此深受歐、美、日各國學者重視,而流行廣泛。除已收入于《高麗藏》第叁十二冊、《碛砂藏》第叁十冊、《龍藏》第一二二冊、《卍正藏》第五十八冊、《大正藏》第五十一冊外,另有一九五七年金陵刻經處刊行的呂秋逸本,地平線出版社刊印的新式標點校勘本,及一九八五年中華書局出版季羨林主持完成的《大唐西域記校注》。歐譯本有:法譯本、英譯本,其中英譯本尤附有詳盡的考證。
此外,參考書籍有:清代丁謙著《大唐西域記地理考證》一卷。日人羽田亨編《大唐西域記考異索引》、堀謙德撰《解說西域記》等書。
□試述本書的價值與貢獻。
□試列舉有關佛陀事迹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