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地藏經》。二卷。唐代實叉難陀(652|710)譯。師于阗(新疆和阗)人,善大、小二乘,旁通異學。景雲元年十月示寂,世壽五十九。譯有《八十華嚴》、《大乘入楞伽經》、《文殊授記經》等。

  本經在教界有佛門孝經的美譽,是佛陀在忉利天爲其生母摩耶夫人所宣說的經典,主要內容是敘說地藏菩薩“因地”的孝行故事;本生的大願大行──“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及因果報應,地獄情狀等;並強調受持讀誦此經可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消滅無量的罪業。

  全經二卷,計分十叁品,略述各品大意如次:

   一、忉利天宮神通品

  釋尊升忉利天宮爲母說法,明示地藏菩薩成就廣度無量衆生不思議事的二大因地本願:一、爲大長者子時,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相好莊嚴,心生恭敬景仰,亦欲證得此相,于是發願盡未來世,度脫六道罪苦衆生。二、爲婆羅門女時,爲救拔母親出離地獄之苦,而爲母設供修福,令母解脫,因而發願盡未來劫廣度罪苦衆生。

   二、分身集會品

  敘述百千萬億不可稱計阿僧只世界所有地獄處的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會于忉利天,釋尊殷勤付囑:于彌勒出世前,度脫娑婆所有罪苦衆生。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複一形,發弘誓願: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憶恒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令歸敬叁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但于佛法中所爲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發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

   叁、觀衆生業緣品

  由地藏菩薩回答佛母摩耶夫人所提出的問題,說明閻浮衆生造業所招感的因緣果報,及無間地獄罪業苦報的真實狀況。

   四、閻浮衆生業感品

  □說明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時,所發二大願:□于一切智成就如來時,爲小國王,發願若不先度脫罪苦衆生令得安樂,乃至成就菩提,終不成佛;□清淨蓮花目如來像法時,爲光目女,因欲救拔母親永離叁惡道報及下賤、女人之苦,而供養羅漢,蒙教念佛名號,兼塑畫形像,遂令母親脫離惡趣,因而發願度脫叁惡道及一切罪報衆生,方成正覺。

  □敘述釋尊爲利益衆生,普勸衆生皈敬瞻禮地藏形像,並囑咐廣宣本經。

  □略說衆生造業所感種種差別果報。

   五、獄名號品

  由地藏菩薩回答普賢菩薩所提出的問題,說明娑婆衆生所受報處,及地獄種種名號、惡報等事,使衆生知道因果報應是自作自受,就是至親,也無法代替受報,而能有所警悟,舍惡向善。

   六、如來贊歎品

  敘述佛陀宣說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所得種種人天福德、因緣果報,以及本經立名爲“地藏本願”、“地藏本行”和“地藏本誓力經”等因緣。

   七、利益存亡品

  地藏菩薩說示閻浮衆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因此臨命終時,家中眷屬宜爲之設福,供養佛像、念佛拜佛,切勿殺生,更造新業。同時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爲亡者廣造衆善,奉獻佛僧,所有功德利益,亡者得一分,生者得六分,實是存亡兩利。

   八、閻羅王衆贊歎品

  敘述佛陀爲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說示南閻浮提衆生,心性剛強,難調難伏,因此,地藏菩薩雖是堅勤苦度,依然未能成就所願。惡毒鬼王及主命鬼王等聞佛所說,皆發願護衛讀誦經典及稱念佛菩薩名號的人。

   九、稱佛名號品

  敘述地藏菩薩爲利益未來衆生,而廣說稱念諸佛洪名,可以獲得種種不可思議功德利益之事。

   十、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佛陀爲地藏菩薩解說布施的果報,因發心不同(心)、對象的不同(田)、所施物不同(事),而所得功德殊異的情形。

   十一、地神護法品

  堅牢地神深感所有與閻浮提衆生有因緣的衆菩薩中,惟獨地藏菩薩所發弘誓深重,無有窮盡。因此,告示世人,凡贊歎、供養、瞻禮地藏形像的人可以獲得:一、土地豐壤,二、家宅永安,叁、先亡生天,四、現存益壽,五、所求遂意,六、無水火災,七、虛耗辟除,八、杜絕惡夢,九、出入神護,十、多遇聖因等十種利益,並能得到地神及諸天眷屬的擁護。

   十二、見聞利益品

  釋尊爲觀世音菩薩詳說地藏菩薩威神之力,及現在、未來一切衆生見像聞名的種種功德,並付囑觀世音菩薩廣宣流布此經。

   十叁、囑累人天品

  □釋尊再次付囑地藏菩薩救度未出叁界且剛強難以調伏的閻浮衆生。

  □釋尊應虛空藏菩薩之請,開示未來世善男女布施、供養、瞻禮地藏菩薩得二十八種利益;天龍鬼神見、聞、瞻禮地藏菩薩得七種利益。

  二十八種利益如下:一、天龍護念,二、善果日增,叁、集聖上因,四、菩提不退,五、衣食豐足,六、疾疫不臨,七、離水火災,八、無盜賊厄,九、人見欽敬,十、神鬼助持,十一、女轉男身,十二、爲王臣女,十叁、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十五、或爲帝王,十六、宿智命通,十七、有求皆從,十八、眷屬歡樂,十九、諸橫銷滅,二十、業道永除,二十一、去處盡通,二十二、夜夢安樂,二十叁、先亡離苦,二十四、宿福受生,二十五、諸聖贊歎,二十六、聰明利根,二十七、饒慈愍心,二十八、畢竟成佛。

  七種利益如下:一、速超聖地,二、惡業銷滅,叁、諸佛護臨,四、菩提不退,五、增長本力,六、宿命皆通,七、畢竟成佛。

  本經是一部薦亡易誦的經典,內容所敘述的地獄景況與地藏菩薩的性格,甚能融合民間的通俗信仰,因此在民間流行極廣,尤以明清二季爲甚。而地藏菩薩也爲國人所普遍信奉。據《神僧傳》及《宋高僧傳》所載,地藏菩薩曾于唐代示迹爲新羅國王子,名金喬覺,二十四歲出家,隨即攜白犬善聽渡海到中國的九華山修行,九十九歲入滅,住山端坐七十五載,曾入定二十年,其間有闵公施山,衣遍九峰;石發白土,和面供衆;以及山神子毒螫聖者,其母引甘泉獻供謝罪等逸事。由此化迹一事,九華山因此而成爲地藏菩薩的道場,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地藏信仰不僅深入民間,曆代祖師大德也多有以此法門奉爲終身修持圭臬的。如隋代的信行,就是以地藏信仰爲中心,創立了叁階教;宋代常謹收錄自梁朝到宋代有關地藏菩薩的叁十二種靈驗事迹,撰成《地藏菩薩靈驗記》一書,使地藏菩薩的信仰流行更廣;明代的蕅益大師終身奉行地藏法門;近代的弘一大師書寫《贊禮地藏菩薩忏願儀》一部,以此功德回向亡母,並誓願盡形壽修持地藏忏法。

  本經收錄于《嘉興藏》第一冊、《龍藏》第六十冊、《卍正藏》第二十九冊、《大正藏》第十叁冊。其注疏有以下數種:

  □《地藏本願經科文》   一卷  清.嶽玄撰

  □《地藏本願經綸貫》   一卷  清.靈耀撰

  □《地藏本願經科注》   六卷  清.靈耀撰

  □《地藏本願經演孝疏》  叁卷  清.知性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白話》   一卷  清.胡宅梵述

  □《地藏菩薩本願經唯識觀》  民國.趙亮傑著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   民國.竺摩講

  □地藏菩薩的本生對吾人的啓示。

  □地藏菩薩的願力對吾人的啓示。

  □受持地藏經的利益爲何?

  

  

✿ 继续阅读 ▪ 《大寶積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