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又稱《寶積經》。一二○卷。唐代菩提流志等譯。是集錄諸經編纂而成者。爲五大部之一。內容主要敘說菩薩修行法及授記成佛等。
寶積,是“積集法寶”的意思。以其爲大乘深妙之法,稱之爲“寶”;聚集無量法門,稱之爲“積”。全經計收四十九會,其中,魏晉南北朝隋唐諸譯經家以不同經名陸續譯出二十叁會八十卷余,稱爲“舊譯”,菩提流志新譯出二十六會叁十九卷半,稱爲“新譯”,本經是新舊譯之合編本。
全經內容泛論大乘佛教的各種主要法門,涉及範圍甚廣,每一會相當一部經,也都各有其獨立的主題,例如四十六會《文殊說般若會》主要論述“般若性空”的思想;第五會《無量壽如來會》宣說彌陀淨土的信仰;第二、第叁、第七、第十一、第二十四會等則闡揚密教的各種重要教義。此外,本經各會所屬部類亦極紛雜,如第十四會《佛說入胎藏會》屬于小乘部,第一《叁律儀會》、第二十叁《摩诃迦葉會》屬于律部,第四十六會《文殊說般若會》屬于般若部,第四十七會《寶髻菩薩會》屬于大集部。因此,全經每一會雖然各有特色,然若就整體而言,則缺乏一貫系統。又菩提流志所譯二十六會中,有十一會二十二卷是初次翻譯者,其余十五會則屬重譯部分。本經之異譯本極多,爲便于比較,茲將四十九會名稱、卷數、譯者列表如次:
會 數 名 稱 卷 數 譯 者
一 叁律儀會 卷一至叁 新 譯
二 無邊莊嚴會 卷四至七 新 譯
叁 密金剛力士會 卷八至一四 西 晉 竺法護
四 淨居天子會 卷一五至一六 西 晉 竺法護
五 無量壽如來會 卷一七至一八 新 譯
六 不動如來會 卷一九至二○ 新 譯
七 被甲莊嚴會 卷二一至二五 新 譯
八 法界體性無分別會 卷二六至二七 梁 曼陀羅仙
九 大乘十法會 卷二八 元魏 佛陀扇多
一○ 文殊師利普門會 卷二九 新 譯
一一 出現光明會 卷叁○至叁四 新 譯
一二 菩薩藏會 卷叁五至五四 唐 玄 奘
一叁 佛爲阿難說處胎會 卷五五 新 譯
一四 佛說入胎藏會 卷五六至五七 唐 義 淨
一五 文殊師利授記會 卷五八至六○ 唐 實叉難陀
一六 菩薩見實會 卷六一至七六 北齊那連提耶舍
一七 富樓那會 卷七七至七九 後秦 鸠摩羅什
一八 護國菩薩會 卷八○至八一 隋 阇那崛多
一九 郁伽長者會 卷八二 曹 魏 康僧铠
二○ 無盡伏藏會 卷八叁至八四 新 譯
二一 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卷八五 新 譯
二二 大神變會 卷八六至八七 新 譯
二叁 摩诃迦葉會 卷八八至八九 元魏 月婆首那
二四 優波離會 卷九○ 新 譯
二五 發勝志樂會 卷九一至九二 新 譯
二六 善臂菩薩會 卷九叁至九四 後秦 鸠摩羅什
二七 善順菩薩會 卷九五 新 譯
二八 勤授長者會 卷九六 新 譯
二九 優陀延王會 卷九七 新 譯
叁○ 妙慧童女會 卷九八 新 譯
叁一 恒河上優婆夷會 卷九八 新 譯
叁二 無畏德菩薩會 卷九九 元魏 佛陀扇多
叁叁 無垢施菩薩應辯會 卷一○○ 西 晉 聶道真
叁四 功德寶華敷菩薩會 卷一○一 新 譯
叁五 善德天子會 卷一○一 新 譯
叁六 善住意天子會 卷一○二至一○五 隋 達摩笈多
叁七 阿阇世王子會 卷一○六 新 譯
叁八 大乘方便會 卷一○六至一○八 東 晉 竺難提
叁九 賢護長者會 卷一○九至一一○ 隋 阇那崛多
四○ 淨信童女會 卷一一一 新 譯
四一 彌勒菩薩問八法會 卷一一一 元魏 菩提留支
四二 彌勒菩薩所問會 卷一一一 新 譯
四叁 普明菩薩會 卷一一二 秦 失 譯
四四 寶梁聚會 卷一一叁至一一四 北 涼 道龔
四五 無盡慧菩薩會 卷一一五 新 譯
四六 文殊說般若會 卷一一五至一一六 梁 曼陀羅仙
四七 寶髻菩薩會 卷一一七至一一八 西 晉 竺法護
四八 勝鬘夫人會 卷一一九 新 譯
四九 廣博仙人會 卷一二○ 新 譯
除上舉四十九會外,另有下列的異譯本。又下表會數欄內數字,相當于《大寶積經》內容會數。
會 數 經 名 卷 數 譯 者
一 大方廣叁戒經 叁卷 北涼 昙無谶
叁 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 二十卷 宋 法 護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四卷 後漢 支婁迦谶
無量壽經 二卷 曹魏 康僧铠
五 阿彌陀叁耶叁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二卷 吳 支 謙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叁卷 宋 法 賢
佛說大阿彌陀經 二卷 宋 王日休校輯
六 阿佛國經 二卷 後漢 支婁迦谶
九 大乘十法經 一卷 梁 僧伽婆羅
一○ 普門品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一二 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四十卷 宋 法 護
一叁 胞胎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 二卷 西晉 竺法護
一五
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佛剎功德莊嚴經 叁卷 唐 不 空
一六 父子合集經 二十卷 宋 日 稱
一八 護國尊者所問大乘經 四卷 宋 施 護
法鏡經 一卷 後漢 安 玄
一九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二一 幻士仁賢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決定毘尼經 一卷 炖 煌 叁 藏
二四
叁十五佛名禮忏文 一卷 唐 不 空
二五 發覺淨心經 二卷 隋 阇那崛多
須賴經 一卷 曹魏 白 延
二七
須賴經 一卷 前涼 支施侖
菩薩修行經 一卷 西晉 白法祖
二八
無畏授所問大乘經 叁卷 宋 施 護
優填王經 一卷 西晉 法 炬
二九
大乘日子王所問經 一卷 宋 法 天
須摩提菩薩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叁○ 須摩提菩薩經 一卷 姚秦 鸠摩羅什
須摩提經 一卷 唐 菩提流志
叁二 阿阇贳王女阿術達菩薩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離垢施女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叁叁
得無垢女經 一卷 元魏 般若流支
叁五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一卷 唐 菩提流志
如幻叁昧經 二卷 西晉 竺法護
叁六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叁卷 元魏 毘目智仙
般若流支
太子刷護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叁七
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 二卷 西晉 竺法護
叁八
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四卷 宋 施 護
叁九 大乘顯識經 二卷 唐 地婆诃羅
四一 大乘方等要慧經 一卷 後漢 安世高
四二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一卷 西晉 竺法護
遺日摩尼寶經 一卷 後漢 支婁迦谶
四叁 摩诃衍寶嚴經 一卷 失 譯
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五卷 宋 施 護
文殊師利所說摩诃般若波羅蜜經 二卷 梁 曼陀羅仙
四六 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梁 僧伽婆羅
大般若經第七分 二卷 唐 玄 奘
四七 大方等大集經寶髻菩薩品 二卷 北涼 昙無谶
四八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一卷 劉宋求那跋陀羅
四九 毘耶娑問經 二卷 元魏 般若流支
本經四十九會各會大意概述如下:
叁律儀會:敘述衆生欲求佛智能、力、無畏者,無有少法可得,若有所得即著想,具足我、我所等執著過患;菩薩當護持淨戒;佛陀涅槃後末法時惡比丘的行相;在家菩薩成就的種種叁法等。
無邊莊嚴會:敘述諸菩薩爲求無邊善巧願,應知諸佛秘密語言,受持思惟,如理觀察,須知如來所說皆是清淨平等;說明真勝義、陀羅尼門義、佛陀十力、四無畏等及種種清淨陀羅尼神咒。
密金剛力士會:敘說菩薩的淨濟廣布道義法;密金剛力士之方便、智度二業;如來四不可思議、菩薩叁密;密力士宿因;菩…
《《大寶積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