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薩行佛道業叁十二事;如來身口意叁密、苦行、轉*輪相;佛陀爲密金剛力士授記,並爲說十二緣起、無放逸、四法印、四天王護世十法、菩薩行無瞋恚十法,乃至菩薩降魔八力;佛陀爲阿阇世王說密夙因、菩薩逮得大力之十大法;爲阿佛國賢王菩薩述說寂然意義。
淨居天子會:佛陀爲淨居天子金剛摧菩薩解說夢見如來身共語見妙身、如來默然、如來覆頭坐等百八夢,並敘述菩提心及衆生的不思議行。
無量壽如來會:佛陀爲阿難說無量壽如來因位,舉四十八願,敘述極樂世界諸莊嚴,說明叁輩往生。
不動如來會:共有六品,即《授記莊嚴品》、《佛剎功德莊嚴品》、《聲聞衆品》、《菩薩衆品》、《涅槃功德品》、《往生因緣品》,是佛陀爲舍利弗講說妙喜佛國不動菩薩的弘誓、受記、成佛、剎土莊嚴、往生妙喜世界的因緣等。
被甲莊嚴會:廣說菩薩爲衆生被大甲冑的意義。
法界體性無分別會:敘說一切法皆法界體性,無縛無脫;比丘增上慢的有無、菩薩六度、四念清淨、授記、自在等義;菩薩不生自在義;佛陀爲五百菩薩及寶上天子授記;菩薩的畢竟心行、善知方便及般若行。
大乘十法會:敘說菩薩成就信成就、行成就、性成就、樂菩提心、樂法、觀正法行、行法慎法、舍慢大慢、善解如來秘密之教、不悕求聲聞緣覺乘等十法,是行大乘,是住大乘。
文殊師利普門會:敘說欲得普入不思議法門,須修習色相叁昧等二十八種叁昧,及無邊離垢等十四種叁昧的名義、功用。
出現光明會:敘說如來所得決定光明等諸光明的原因及其功用;住大乘者行施資糧的八十種殊勝功德;欲成就陀羅尼,須舍離八十種非法之人。
菩薩藏會:《開化長者品》說佛陀舍家因由,《金毘羅天受記品》記金毘羅天供佛,佛陀爲其授記事。《試驗菩薩品》說菩薩成就菩提心一法,身語意業清淨無失,爲一切衆生導師。《如來不思議性品》說如來十種不思議法、十力、四無畏、菩提、十八不共法等。《四無量品》說四無量心。《陀那波羅蜜多品》說五十種清淨施、行施的叁十種上妙功德等。《屍波羅蜜品》說叁種妙行、十種極重深心、十種發心、四種廣勝處法等。《羼底波羅蜜多品》說忍辱諸行相法門,成就忍辱妙行。《毘利耶波羅蜜多品》說菩薩當修不行行處、十種障礙法、大自在天子夙因、五損減法、衆生叁種熱惱等。《靜慮波羅蜜多品》說四種靜慮、五通、叁摩哂多、叁摩半那等。《般若波羅蜜多品》說四十一法之趣入聞相、十種善巧、四正勝道、五番十種功德等。《大自在天授記品》說儒童本生,爲那羅多長者子授記等。
佛爲阿難說處胎會:敘說衆生入胎因緣、歌羅邏身處胎叁十八個七日、生後七日生八萬四千蟲、四百四病等。
佛說入胎藏會:敘說佛陀度化難陀因緣。
文殊師利授記會:敘說佛陀爲摧過咎菩薩說成就“以勝志樂,發菩提心”一法,可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並爲其授記;爲舍利弗說菩薩滿足所願四法,嚴淨佛剎一法至十法,及種種淨行,爲四萬菩薩授記;文殊師利爲師子勇猛雷音菩薩顯菩提等理;自說宿願、佛剎莊嚴等;彌勒菩薩等諸菩薩各說一相法門。
菩薩見實會:本會共分二十六品,《序品》敘述佛陀遣使迦留陀夷度化淨飯大王。《淨飯王詣佛品》敘說淨飯王往詣佛所聞法。《阿修羅王授記品》敘說佛陀爲諸阿修羅授記。《本事品》敘說因陀幢王因地所行及佛剎依正莊嚴。從《伽樓羅王授記品》至《廣果天授記品》,說佛陀爲金翅鳥王、龍女、龍王、鸠盤茶、幹闼婆、夜叉、緊那羅、虛空行天、四天王、叁十叁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諸梵天、光音天、遍淨天、廣果天授記。《淨居天子贊偈品》敘說淨居諸天子以偈贊佛。《遮羅迦波利婆羅阇迦外道品》佛陀爲外道說受胎法門、叁世不可得、一切法及如來是不變不異諸法。《六界差別品》爲淨飯王說六界相、諸法空寂、一切法皆具叁解脫門。《四轉輪王品》說無量稱王、地天王、頂生王、尼彌王等四轉輪王的本生,勸修不放逸,觀諸陀羅尼門等六十七法門。
富樓那會:敘說精進等種種四法。《多聞品》說修集多聞四法等。《不退品》說往昔摩诃耐摩陀比丘守護那羅延法師事。《具善根品》說菩薩當親近四法等。《神力品》敘說佛陀以神通力令一一毛孔放光,並以此經咐囑阿難。《大悲品》敘說佛陀爲目揵連說本行大悲事。《答難品》敘說衆生性空佛不滅意義。《富樓那品》敘說富樓那稱歎佛陀所行。
護國菩薩會:敘說菩薩四清淨法、四無畏法、四墮落法等;福焰王子本生及惡知識相。
郁伽長者會:敘說叁歸五戒、在家過患、對乞者及妻子應起種種叁想、頭陀四聖種行、出家淨戒等。
無盡伏藏會:敘說貪行伏藏、瞋行伏藏、癡行伏藏、等分行伏藏、諸法伏藏,能速得菩提。
授幻師跋陀羅記會:敘說佛陀現大神變,爲幻師跋陀羅說法,令順法忍;爲幻師說速至菩提道場、離疑悔等種種四法門,並爲幻師授記。
大神變會:敘說如來以說法、教誡及神通叁種神變而調伏衆生;廣說諸大神變,並說商主天子及文殊師利本事等。
摩诃迦葉會:勸出家、持戒、念佛;宣說四沙門賊、四種相似沙門;囑彌勒菩薩護法;敘說法施功德;說示菩薩二十法。
優波離會:敘說彌勒等五十五位菩薩發願于末世護持正法,成熟衆生;敘說一切菩薩二種犯戒,犯波羅夷等罪之忏悔除罪法;聲聞、菩薩持犯之不同。說示究竟毘尼,聲聞、菩薩等增上慢及其離相。
發勝志樂會:敘說五百退轉菩薩之退轉惡因;末世菩薩安隱解脫之二種四法、以無希望心行法施二十利、四辯才;初業菩薩觀利養、愦鬧、世話、睡眠、衆務、戲論等二十種過;往生極樂世界的十種發心。
善臂菩薩會:廣說六波羅蜜相。
善順菩薩會:主要藉由舍衛城善順菩薩以劫初的無價金鈴施與國中最貧窮的波斯匿王,佛陀自地湧出,證其所言不虛等因緣,勸勉大衆發菩提心。
勤授長者會:敘說菩薩應學應住應修行之事;四十四種觀身法;佛陀爲勇猛授長者授記。
優陀延王會:敘說佛陀爲優陀延王說丈夫四種過患,優陀延王聞而受叁歸,爲優婆塞。
妙慧童女會:敘說佛陀爲妙慧童女說示菩薩之修行,如受端正身、得富貴身、眷屬不壞等四十事;妙慧發大願,修四十行;佛陀爲妙慧等授記。
恒河上優婆夷會:敘說佛陀爲恒河上優婆夷說示斷流轉法,並爲彼授記。
無畏德菩薩會:敘說阿阇世王女無畏德彈呵舍利弗、大目犍連等聲聞,令諸聲聞見香象世界放香光明如來,更爲摩诃迦葉等,說示一切法真如等義;後至佛所,現大丈夫相。佛陀爲無畏德女及其母日月光夫人授記。
無垢施菩薩應辯會:敘說舍利弗等八大聲聞及文殊師利等八大菩薩,于入舍衛城乞食時,見波斯匿王女無垢施正對梵天婆羅門贊歎叁寶功德,梵天聞而發菩提心。無垢施女問八大聲聞及八大菩薩,智能是有爲無爲,乃至生無生等,後與大衆俱到佛所問菩薩行,佛陀爲說十八種四法,無垢施女發願奉行,並化身爲十六童子;佛陀爲彼授記。
功德寶花敷菩薩會:敘說受持十方諸佛名號的功德。
善德天子會:敘說文殊師利菩薩爲諸天衆演說諸佛甚深境界;爲須菩提宣說叁乘、佛地,乃至超過世間之法;說不放逸四法、入戒律、多聞等八種八法、叁十七道品、修道等。
善住意天子會:敘述文殊師利菩薩爲善住意天子說叁縛、叁淨、退不退轉、如來、虛空等;文殊師利入破散諸魔叁昧,令諸惡魔歸依佛陀,並說得此叁昧二十種法及六種四法;佛陀爲文殊師利說菩薩初發心、無生法忍等義;文殊師利爲善住意天子說真出家、持戒、頭陀、禅行等義;文殊入如幻叁昧,除五百五通菩薩分別心,令證無生法忍。
阿阇世王子會:敘述佛陀爲阿阇世王之子師子說示得端正、正念、梵音等法,並爲其授記。
大乘方便會:敘說菩薩方便行;衆尊王菩薩舊事、樹提梵志本生等;說八相十惱爲佛陀度化衆生之方便。
賢護長者會:敘說賢護長者及真月童子所受樂果的宿因;衆生神識的相貌、名義等;色及神識的觀法;神識無定色、受罪福、積、聚、陰等義。
淨信童女會:敘說菩薩于生死中無疲倦等十二種八法及轉女身的二種八法;佛陀爲淨信及五百童女授記。
彌勒菩薩問八法會:敘說成就深心等八法,可速成菩提。
彌勒菩薩所問會:敘說發勝意樂菩提心等十法,能離惡道及惡知識,速證菩提;說示一切義太子、妙花太子、月光王之本生,並明彌勒菩薩及佛陀本願的不同。
普明菩薩會:敘說菩薩退失智能、得大智能等二十種四法;叁十二菩薩法,中道諸法實觀、畢竟智藥、求心相、出家二不淨心、四種沙門等。
寶梁聚會:敘說沙門意義、叁十二垢、覆沙門行八法、聖人十二表式、敬重袈裟八法、破戒比丘八輕法、比丘義、十六種四惡法及旃陀羅沙門、失血氣沙門、營事比丘、阿蘭若比丘、乞食比丘、糞掃衣比丘之行相等。
無盡慧菩薩會:敘說菩提心、十種發心、十波羅蜜十法、波羅蜜義、十地先相、十種叁昧、十種陀羅尼。
文殊說般若會:敘說如來及衆生界的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一行叁昧等。
寶髻菩薩會:敘說行六度、叁十七道品、五通、不厭生死二十事、寶髻本事、開化衆生四法、佛陀本生、菩薩得自在之四業、授記等。
勝鬘夫人會:敘說波斯匿王女十大受;攝受正法一乘了義二乘不了義、四聖谛、如來藏、法身等義。
廣博仙人會:敘說施、施主、施者的意義及叁十二種不淨施、五大施、五無上施、中有識、六道來生的差別等。
本經的梵本,今僅存部分斷簡殘片。據《大慈恩寺叁藏法師傳》卷十等載,玄奘自印度歸返時,曾帶回本經的梵本,然今已不存。另有西藏譯本,題爲“大寶積法門十萬章”,亦有四十九會,然西藏譯本原爲各會單獨傳譯,且缺少其中若幹會,後乃自漢譯本補充數會,並仿四十九會之製而集成者。本經今收錄于《高麗藏》第六冊、《碛砂藏》第五|六冊、《龍藏》第十六-十九冊、《卍正藏》第八-九冊、《大正藏》第十一冊。其各會注疏極多,北魏菩提留支所譯《大寶積經論》四卷(安慧著)爲第四十叁會的釋論,同爲菩提留支所譯《大寶積經釋》爲第四十一會的注釋,潛真《大寶積經疏》叁卷爲第十五會(不空譯本)的注釋,元魏毘目智仙譯,天親菩薩造的《寶髻經四法憂波提舍》一卷爲第四十七會的注釋。康僧會《大寶積經子注》爲第十九會(安玄譯本)的注釋,此外,第五會、第四十八會等注疏亦甚多。
本經共集錄多少部經典?並述其有何異譯本。
善住意天子會中的“文殊仗劍害佛”意義爲何?
試述佛陀如何度化淨飯王。
試述妙慧童女所修的四十行。
《《大寶積經》》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