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因緣經》
《賢愚經》,全稱《賢愚因緣經》。十叁卷。元魏慧覺等翻譯。
本經是收集種種有關賢者與愚者的譬喻因緣而撰成。據《出叁藏記集》卷九載,本經是河西沙門昙學、威德等八僧,結志遊方,遠尋經典。于于阗大寺,遇般遮于瑟大會(漢言五年一切大衆聚集),叁藏諸學者各宣說經律,昙學等八人隨緣分聽,于是競習胡音,析以漢義,精思通譯,各書所聞。回到高昌,乃集爲一部。後至涼州,河西宗匠慧朗以本經所記,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載善惡,善惡相對則有賢愚之分,所以取名爲《賢愚經》。
本經共收錄有六十九則譬喻故事,敘事說理活潑生動,深具文學及教育價值。今略述各品內容梗概如次:
卷一:《梵天請法六事品》說佛陀初成道,欲入涅槃,梵天以六事勸請佛陀轉大*輪。《摩诃薩埵以身施虎品》說佛陀舍身飼虎的本生故事。《二梵志受齋品》說二梵志受持八齋,殁後生天的事迹。《波羅□人身貧供養品》說貧人以一年的作務所得供佛,由此功德,後世得生長者家,學道證果。《海神難問船人品》記敘五百商人入海采寶,請一五戒優婆塞作導師,因優婆塞的智答海神難問,海神歡喜,使衆人得以如願采寶,並見佛聞法出家。《恒伽達品》說恒伽達以過去世救人一命,感得今生雖有墜岩投河等難,卻能毫發無傷,命不中夭。《須闍提品》說佛陀以宿世本緣,勸化大衆孝養父母。
卷二:《波斯匿王女金剛品》說金剛女自慚身相醜陋,至誠于佛前忏悔,得身相端嚴。《金財因緣品》說貧人過去世以兩錢施佛,感得九十一劫手中恒把金錢,財寶自恣。《華天因緣品》說華天比丘過去世采華散僧,感得生時天雨衆華。《寶天因緣品》說寶天比丘過去世以一把白石供養衆僧,感得九十一劫受無量福,衣食自然。《羼提波梨品》說忍辱仙人爲迦梨王割截身體,忍辱不惱事。《慈力王血施品》說慈力王以血施五夜叉事。《降六師品》說佛陀降服六師外道,度化九億人衆事。
卷叁:《鋸陀身施品》說佛陀本生爲金毛獸鋸陀時,舍身救人的事迹。《微妙比丘尼品》說微妙比丘尼自述往緣,爲五百比丘尼說貪欲的過患。《阿輸迦施土品》說阿輸迦以土施佛,感得後世爲王。《七瓶金施品》說佛陀本生曾以擔蛇不睬路人,爲蛇見責,慚愧立誓,生謙下心,等視一切。《差摩現報品》說差摩女供僧受八關齋,信心誠笃,遂感現報。《貧女難陀品》說貧女難陀然燈供佛,蒙佛授記。《大光明王始發道心緣品》說大光明王因見調象師調象因緣,始發道心,求于佛道。
卷四:《摩诃斯那優婆夷品》說毘紐幹國摩诃斯那因聞佛說法,受持五戒,讀誦經法,布施身肉,得證道果。《出家功德屍利苾提品》說屍利苾提聞說出家功德殊勝,發願出家,初不得遂,後因逢佛,得滿出家之願;又因目連教化,得證羅漢果。
卷五:《沙彌守戒自殺品》說沙彌奉戒舍命,令見聞者發心出家,受持淨戒等。《長者無耳目舌品》說長者子因前世妄語,感得今世無耳目舌的果報。故知善惡之報,雖久不敗。《貧人夫婦疊施得現報品》說貧窮夫婦以唯有的一疊(布)施與毘婆屍佛,後感常與疊生,無所乏少。《迦旃延教老母賣貧品》說迦旃延尊者教一老母施水,令其脫苦生天。《金天品》說金天、金光明二人過去世以一瓶水、一付明鏡及一金錢,至心施僧,而感今生殊勝果報。《重姓品》說重姓比丘過去世持不殺生戒,感得雖遭墮水魚吞諸難而不死。《散檀甯品》說五百乞兒過去世爲五百使人,因惡口嫌諸道人,厭心作食,而感貧窮果報;又因忏悔,得值佛出家證果。
卷六:《月光王頭施品》說舍利弗過去世不忍見佛取般涅槃而先入滅因緣。《快目王眼施緣品》說佛陀本生爲快目王時,以眼施盲婆羅門,並誓願未來成佛時令此婆羅門得慧眼因緣。《五百盲兒往返逐佛品》說五百盲兒爲求佛法,不惜辛勞,七返逐佛求法,終得肉眼複明,證羅漢果。《富那奇緣品》說富那奇熱心弘法布教及度化兄長事。《尼提度緣品》說佛陀以度化除糞人尼提事及其往緣教誡弟子:叁界輪轉,無有定品,積善仁和,生于豪尊;習惡放恣,便生卑賤。
卷七:《大劫賓甯品》說佛陀示現轉輪聖王身降服金地王大劫賓甯,使其出家證道果。《梨耆彌七子品》以梨耆彌第七兒婦毘舍離智辯、聞法悟道、叁十二兒爲波斯匿王所殺而不惱等事,明善業應修,惡行應離。《設頭羅健甯品》說五比丘最先聞法得度的因緣。
卷八:《蓋事因緣品》說佛陀本生爲蓋事轉輪聖王時,慈愍衆生,恒以財法攝取衆生。《大施抒海品》說阿難不僅是今世爲佛陀侍者時能善知時宜,其于過去世爲龍王時,即已能善知時宜。
卷九:《淨居天請佛洗品》說首陀會天以洗浴供養佛陀及衆僧因緣。《善事太子入海品》說佛陀雖常爲提婆達多嫉妒傷害,卻毫無微恨,常有矜愍的因緣。《摩诃令奴緣品》說佛陀本生爲提婆令奴王時,于人中最尊最妙事迹。《善求惡求緣品》說提婆達多非但今世害佛,早在過去世時,即已作諸不善事害佛。
卷十:《阿難總持品》說阿難總持第一宿緣。《優婆斯兄所殺品》說優婆斯比丘爲兄所殺因緣。《兒誤殺父品》說一老比丘爲其出家兒誤殺因緣。《須達起精舍品》說須達長者建只園精舍供佛及度化舍衛國人的事迹。《大光明始發無上心品》說佛陀本生爲大光明王時,因象而發道意因緣。《勒那闍耶品》說佛陀本生爲勒那闍耶亡身濟衆脫離海難,今世複以無漏正法令衆生遠離長流結使大海。《迦毘梨百頭品》佛說百頭魚于迦葉佛時,曾爲迦毘梨婆羅門,因惡口而得今世百頭魚報,誡衆生于身口意行,不可不慎。
卷十一:《無惱指鬘品》說佛陀度化無惱指鬘的因緣。《檀膩□品》說佛陀本生爲端正王時,以智慧爲檀膩□婆羅門排紛解難的故事。
卷十二:《師質子摩頭羅世質品》說蜜勝比丘過去世因不護身口意業,獲畜生報;又因忏悔,得遇佛出家證道。《檀彌離品》說檀彌離比丘因過去世專心護法,令同參比丘安心辦道,感得今世豪貴尊嚴,得自然之食,並遇聖師佛陀,出家證果。《象護品》說佛以象護比丘過去世修補塔中象身,感生尊豪富樂之家,恒有金象隨時侍衛的因緣,誡弟子于叁寶福田中,即使是種少許善根,也可以獲得無極善果。《波婆離品》說彌勒過去世發心修慈叁昧的因緣,及佛陀爲其授記的事迹。《二鹦鹉聞四谛品》說佛陀以須達長者家中二鹦鹉聞阿難說四谛法,命終之後生天受福事告誡弟子:一切諸佛及衆賢聖並天人品類,受福多少,皆由于法而種其善因,致使其後各獲妙果。《鳥聞比丘法生天品》說鳥聞比丘誦經,生歡喜心,雖爲獵師所殺,以此善心,生忉利天。因此,信心堅固,受持諸法,所獲果報,無能匹比。
卷十叁:《五百鴈聞佛法生天品》說五百鴈因聽聞佛陀說法,生忉利天。《堅誓師子品》說提婆達多害佛因緣。《梵志施佛納衣得受記品》說婆羅門以白□施佛而得佛授記;佛陀並爲阿難等說自己由于世世植福無厭,今世所需悉能自得,功不唐捐。《佛始起慈心緣品》說佛陀何以樂修慈愍一切衆生的因緣。《頂生王品》說佛陀以其本生頂生王喻,告誡諸比丘:利養實爲大患,應當遠離,深求真道。《蘇曼女十子品》說須達長者之女蘇曼與其十子的因緣。《婆世踬品》說婆世踬比丘逢目連得救的因緣。《優波□提品》說優波□提比丘度衆的事迹。《汪水中蟲品》佛陀以行者因惡口墮屎尿池中爲大蟲,告誡諸人應慎護身口意業。《沙彌均提品》說舍利弗度化均提的因緣。
本經中的因緣故事,情節曲折動人,且寓有懲惡揚善的教化意義。我國敦煌變文、敦煌壁畫多取材于此。而《法苑珠林》、《經律異相》、《萬善同歸集》、《諸經要集》、《釋氏要覽》、《翻譯名義集》、《釋迦氏譜》亦每引本經以說理。
本經今收錄于《高麗藏》第二十九冊、《碛砂藏》第二十七冊、《龍藏》第一○五冊、《卍正藏》第四十九冊、《大正藏》第四冊。又本經的品名、品次,依版本的不同而各有差異,互有增減。一八四叁年,德裔的東方學者舒密特將本經由西藏文譯成德文出版。
□試述《海神難問船人品》的寓意。
□試列舉有關布施的故事。
□試列舉有關忍辱的故事。
□試列舉有關聞法受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