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化州市南山寺念佛七法會開示錄(2007年11月11-17日)
(12日上午) 佛法與生命(上)
阿彌陀佛!大家好!
念佛七今天進入第二天。昨天給大家講佛法與人生,雖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沒有講得到位,但因爲時間比較緊,我們今天還是講佛法與生命。
昨天我也講了,世界以人爲本,人以生命爲本,那麼生命是什麼樣呢?生命分有色身和靈魂。在佛教來講,重點是爲了靈魂;我們凡夫重點是爲色身。我們這個色身的需要量很大,人有需要,欲望就大,人有欲望就有私心了,人有私心了貪心就大。而我們的靈魂可以不需要什麼,因爲靈魂不需要物質嘛!我們的色身需要物質,正因爲色身有需要,色身才有痛苦,你需要哪方面就會有哪方面的痛苦。佛教最高理念就是讓靈魂得到超升,跳出六道輪回。我們凡夫是願望色身得到長壽,特別是我們中國的道教,願望長生不老。
現在跟大家講一講,靈魂是什麼形狀。靈魂不是佛教所講,而是中國的道家講出來的。我們佛教是講:心、性,也叫做神識。因爲靈魂在中國人講得習慣了,基本上都知道。靈魂有兩種形狀:一種是光,一種是氣。氣是有移動的,光沒有什麼移動的。光在我們身體來講是表達智慧,氣是一種能量,當我們人斷氣了就叫死了,聽得明白嗎?(衆答:明白)
那生命怎麼樣才能好呢?首先要明白到佛教的最高理念是給生命定位,定位什麼呢?定位跳出六道輪回。現在我們是人,當我們的靈魂沒有定位的時候,就容易墮落成畜牲等各種動物。
那麼在佛教裏面,認爲造成人墮落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守五大戒,特別是貪嗔癡慢,這是造成我們生命墮落的根本原因。如果我們不明白,就認爲受戒是爲佛教受戒,這個戒侓應該說是爲防範生命不墮落而受。比如殺生,生命被殺以後非常痛苦,嗔恨非常深。生命一受到痛苦就沒有主意了,結果隨著業力走了。
所以佛教提倡生命要知足常樂。如果我們的生命能保持知足常樂,自然成爲跳出六道輪回的基礎。因爲人貪了,什麼事都做出來,感覺不滿足的時候,自然就煩惱重了。所以說知足常樂就是佛教改良生命的最根本的方法。大家聽明白嗎?(衆答:明白)
佛教提倡看破放下,認爲擁有的多了生命承受不了,所以佛教有一句話叫做: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我們能看破放下,生命才能得到升華,跳出六道輪回。如果我們的靈魂隨著業力變成畜牲,變成惡鬼,變成孤魂,那麼受苦的還是我們的靈魂。
剛才我們也談到,凡夫是爲色身長壽而努力,真正的修道人是要爲靈魂超升而努力。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嗎?(衆答:明白)我們爲色身起心動念都是業障,因爲我們都有私心嘛,每一個念頭都爲自己想,每一個行動也爲自己想,很難爲周圍想。能爲周圍想的人,那是菩薩。
正因爲我們都爲自己想了,所以這個色身報廢得更加快。如果報廢期還不到,那我們就受苦受難。大家問:“我爲什麼這裏痛?”,就是這樣造成的痛。我們人不該想的就想,該想的不想,所以這個色身就有毛病了。因爲想多了自然晚上也睡不好,做事也不對路,這個色身就有障礙了。
因爲我們的思想指導色身的行爲,所以佛教的最高理念就是改變思想行爲。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編出很多的道德理論出來,是給人行爲有規範。佛教的道理是給人思想行爲有規範。當思想規範了,那麼人的行爲自然規範。
所以佛教說,人的妄想太多就是我們色身的欲望造成的。正因爲色身的需要和欲望過重,造成我們思想行爲的負荷也過重。
當我們的頭腦不該想的又想,該想的想不到,就造成頭腦有問題、內髒有問題;我們的眼睛父母生下來是給我們看好的,但是我們的眼睛往往不該看的又看,該看的不看,這樣就成爲眼睛早衰的根本;我們的耳朵好話聽不進去,壞話喜歡聽,結果造成耳朵也早衰了;我們嘴巴好話不會說,壞話會講,讓人家煩惱,所以造成我們的嘴巴、牙齒、舌頭、喉嚨都有病;這個身體應該做的我們怕吃虧,不應該做的我們老是去做,叫做過份了,所以這個身體就容易得病了。
我們的手、腳有問題,是因爲該拿的我們不會拿,不該拿的就拿了。你們問:我的手爲什麼痛呢?你的手痛就是貪拿人家的東西造成的。你的腳痛是怎麼造成的呢?就是經常站在路中間說話,不讓路的。我想問大家,我們平時不相信因果,現在有沒有因果呀?(衆答:有。)
所以,生命的障礙可以說是人的行爲造成的。所以佛教提倡改良人的行爲,提倡生命靈魂的提升。
現代大德淨空法師說了一句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我們凡夫是無事找事,本來是沒有事的,卻盡量去找麻煩。我們有沒有這麼回事啊?(衆答:有。)那我們的痛苦、災難是誰給的呢?(衆答:自己找。)這叫做自作自受。希望大家在念佛的過程中,好好地反省自己,我們念佛號就是接受阿彌陀佛的慈悲,爲我們拔除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