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答居士問▪P2

  ..續本文上一頁些忏悔不了,比如我把你們殺光了,我來忏悔,你們能活過來嗎?如果對方原諒不了你,你怎麼忏悔也沒有作用;如果對方能原諒你,你忏悔就起作用。如果我偷你們一百萬塊錢,我拿一百萬塊錢償還你們,也算是可以忏悔。

  

  居士:我的媽媽得了腎癌,不能來參加佛七,我應該怎麼幫助她?

  師父:如果你們家屬來也可以幫助,只要你們方法對就起作用。佛光遍照叁千大千世界,沒有哪個地方照不到的。那爲何世上還有那麼多的痛苦人呢?因爲我們沒有接受佛名號的功德,沒有接受佛光的功德。我們的生命有電磁波、光波,當人死以後或者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以後,這種光波顯現出來,就叫做佛光了。這種光不單我們人有,每個生命都有,我們接受就得到好處。剛才有一位居士說她的兒子有病跑出去了,爲什麼請法之後,他又回來了呢?當你請就等于你接受,你接受就會達到你的目的。

  

  居士:我們父子倆是廣東來的,我本來是打魚的,連人家放生的魚我都要打撈。我的兒子又聾又啞,在一歲之前還會說話,到叁歲耳就聾了。請問怎麼辦?

  師父:一般來講,有這種情況,除了造惡業之外,還有一種是虧了孝道,比如對老人說的好話聽不進去。所以特別是婦女懷小孩的時候,千萬要懂得孝順老人、恭敬老祖宗,這樣生出來的小孩才有健康和智慧。

  你對菩薩說:如果我的兒子有希望,願望佛成全他成爲一個正常的人。還要說你在這方面爲他做什麼報恩或者還債。

  

  居士:我的弟弟在我母親過世幾年後,就開始看很多佛學經典,到2007年底他變得很恐怖,總是用佛教的經典語句來教別人怎麼做,總是認爲別人是錯的,他是對的。他經常胡言亂語,感覺自己腦子很亂。

  師父:佛是有智慧的,佛是明白的。如果自己沒有明白,雖然你也看佛的經典,但是你自己也弄糊塗了,那不對。什麼叫做明白人?首先是能把握自己,自己有快樂了沒有?自己沒有快樂,那麼你要求別人都是假的。二、自己要明白到,一天的事情你怎麼做得到位。叁、我們學佛是用自己良好形象來感化周圍,不是用語言去要求誰,用語言來要求別人永遠講不通的。首先度自性的衆生,等到你的形象能感化周圍,那麼你就是度無量衆生。

  居士:我的弟弟說這個世界太苦了,他不太適應這個世界的生活。

  師父:如果你認爲在這裏苦,那你到哪個地方也會很苦。你內心樂的時候就是極樂世界了。

  

  居士:我在家很早就信仰佛法,但是我總感覺自己很苦,我不開心,我的家庭也不和諧。我是一個很誠心的人,我很想做好自己,請師父幫幫我。

  師父:也許正因爲你不快樂,才造成家人不快樂。你應該首先樂起來,才引導一家人都樂。

  

  居士:我爸得了食道癌,剛來到靈陽寺的時候,他很有感應,從山下走到山上都不是很喘氣,吃東西比在家吃得還要快。可是打佛七的這幾天以來,他都沒有什麼感應,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師父:念佛有後果之憂,憂心越大,越沒有感應。一點沒有後顧之憂,能做到該死就死,該活就活,就好了。人的生命陽壽可以說不能由我們自己來定位,但是人能給自己的陽壽延長,方法惟有快樂的心。如果你們不相信,看看那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他們基本上都是快樂的,最好的保健就是快樂每一天!(掌聲)

  

  居士:我父親每天念佛都非常努力,他本來是一個病人,但是跟普通人一樣早起念佛。

  師父:念佛不存在什麼方式去努力,念佛就是用快樂的心接受每一句佛號!(掌聲)所以佛教我們“一念一接受,十念生淨土;一念一接受,十念生西方;一念一接受,十念生極樂!”

  

  居士:我結婚十幾年,做生意都是不成功的,我到底欠了多少債?

  師父:你家庭和睦嗎?

  居士:不和睦。

  師父:家不和,永遠還不了債。能原諒一家的過,就沒有冤親債主了;原諒不了,你們怎麼忏悔都沒有用的。

  

  居士:我的腰骨去年就歪了,現在腳部疼痛,肩膀也痛。請問師父這是什麼原因?

  師父:你年青的時候對你的媽媽好嗎?

  居士:我叁歲時媽媽就過世了。

  師父:那你就好好爲你的媽媽報恩,這件事跟你的媽媽有關。

  居士:我的媽媽在我叁歲的時候就過世了,爲什麼跟她有關呢?

  師父:因爲你的生命始終跟她是相連的。

  

  居士:上次在靈陽寺打完佛七後就摔斷了腿,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師父:這位老菩薩她在家的時候管一個小廟,她來到這裏以後,小廟的那些土地神,不能原諒她。不象佛菩薩能原諒一切衆生的過,所以後來她在這裏摔倒了。我知道這件事,但是我沒有跟她談話,我就委托這些居士幫處理。

  

  居士:我有骨質增生,腳經常麻木又抽筋。

  師父:你有幾個小孩?

  居士:叁個。

  師父:這是你爲小孩生煩惱得的病。你生小孩的煩惱,不但改變不了小孩,你自己還受苦受累。所以老人家不用講太多,你應該想到小孩做不對是自己無德無能,你埋怨小孩有什麼用?好好念佛。

  

  

《答居士問》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