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答居士问▪P2

  ..续本文上一页些忏悔不了,比如我把你们杀光了,我来忏悔,你们能活过来吗?如果对方原谅不了你,你怎么忏悔也没有作用;如果对方能原谅你,你忏悔就起作用。如果我偷你们一百万块钱,我拿一百万块钱偿还你们,也算是可以忏悔。

  

  居士:我的妈妈得了肾癌,不能来参加佛七,我应该怎么帮助她?

  师父:如果你们家属来也可以帮助,只要你们方法对就起作用。佛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没有哪个地方照不到的。那为何世上还有那么多的痛苦人呢?因为我们没有接受佛名号的功德,没有接受佛光的功德。我们的生命有电磁波、光波,当人死以后或者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这种光波显现出来,就叫做佛光了。这种光不单我们人有,每个生命都有,我们接受就得到好处。刚才有一位居士说她的儿子有病跑出去了,为什么请法之后,他又回来了呢?当你请就等于你接受,你接受就会达到你的目的。

  

  居士:我们父子俩是广东来的,我本来是打鱼的,连人家放生的鱼我都要打捞。我的儿子又聋又哑,在一岁之前还会说话,到三岁耳就聋了。请问怎么办?

  师父:一般来讲,有这种情况,除了造恶业之外,还有一种是亏了孝道,比如对老人说的好话听不进去。所以特别是妇女怀小孩的时候,千万要懂得孝顺老人、恭敬老祖宗,这样生出来的小孩才有健康和智慧。

  你对菩萨说:如果我的儿子有希望,愿望佛成全他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还要说你在这方面为他做什么报恩或者还债。

  

  居士:我的弟弟在我母亲过世几年后,就开始看很多佛学经典,到2007年底他变得很恐怖,总是用佛教的经典语句来教别人怎么做,总是认为别人是错的,他是对的。他经常胡言乱语,感觉自己脑子很乱。

  师父:佛是有智慧的,佛是明白的。如果自己没有明白,虽然你也看佛的经典,但是你自己也弄糊涂了,那不对。什么叫做明白人?首先是能把握自己,自己有快乐了没有?自己没有快乐,那么你要求别人都是假的。二、自己要明白到,一天的事情你怎么做得到位。三、我们学佛是用自己良好形象来感化周围,不是用语言去要求谁,用语言来要求别人永远讲不通的。首先度自性的众生,等到你的形象能感化周围,那么你就是度无量众生。

  居士:我的弟弟说这个世界太苦了,他不太适应这个世界的生活。

  师父:如果你认为在这里苦,那你到哪个地方也会很苦。你内心乐的时候就是极乐世界了。

  

  居士:我在家很早就信仰佛法,但是我总感觉自己很苦,我不开心,我的家庭也不和谐。我是一个很诚心的人,我很想做好自己,请师父帮帮我。

  师父:也许正因为你不快乐,才造成家人不快乐。你应该首先乐起来,才引导一家人都乐。

  

  居士:我爸得了食道癌,刚来到灵阳寺的时候,他很有感应,从山下走到山上都不是很喘气,吃东西比在家吃得还要快。可是打佛七的这几天以来,他都没有什么感应,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师父:念佛有后果之忧,忧心越大,越没有感应。一点没有后顾之忧,能做到该死就死,该活就活,就好了。人的生命阳寿可以说不能由我们自己来定位,但是人能给自己的阳寿延长,方法惟有快乐的心。如果你们不相信,看看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快乐的,最好的保健就是快乐每一天!(掌声)

  

  居士:我父亲每天念佛都非常努力,他本来是一个病人,但是跟普通人一样早起念佛。

  师父:念佛不存在什么方式去努力,念佛就是用快乐的心接受每一句佛号!(掌声)所以佛教我们“一念一接受,十念生净土;一念一接受,十念生西方;一念一接受,十念生极乐!”

  

  居士:我结婚十几年,做生意都是不成功的,我到底欠了多少债?

  师父:你家庭和睦吗?

  居士:不和睦。

  师父:家不和,永远还不了债。能原谅一家的过,就没有冤亲债主了;原谅不了,你们怎么忏悔都没有用的。

  

  居士:我的腰骨去年就歪了,现在脚部疼痛,肩膀也痛。请问师父这是什么原因?

  师父:你年青的时候对你的妈妈好吗?

  居士:我三岁时妈妈就过世了。

  师父:那你就好好为你的妈妈报恩,这件事跟你的妈妈有关。

  居士:我的妈妈在我三岁的时候就过世了,为什么跟她有关呢?

  师父:因为你的生命始终跟她是相连的。

  

  居士:上次在灵阳寺打完佛七后就摔断了腿,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师父:这位老菩萨她在家的时候管一个小庙,她来到这里以后,小庙的那些土地神,不能原谅她。不象佛菩萨能原谅一切众生的过,所以后来她在这里摔倒了。我知道这件事,但是我没有跟她谈话,我就委托这些居士帮处理。

  

  居士:我有骨质增生,脚经常麻木又抽筋。

  师父:你有几个小孩?

  居士:三个。

  师父:这是你为小孩生烦恼得的病。你生小孩的烦恼,不但改变不了小孩,你自己还受苦受累。所以老人家不用讲太多,你应该想到小孩做不对是自己无德无能,你埋怨小孩有什么用?好好念佛。

  

  

《答居士问》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