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因果 (淨空法師)▪P2

  ..續本文上一頁極救危,這是文昌帝君的存心。特別是“容人之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能改過自新,我們就應當容納他,幫助他。

  二、廣行陰骘。上格蒼穹:“陰骘”就是我們做一切好事不必讓人知道,不需要讓社會大衆表揚,一表揚所做的功德就報銷了。做種種好事不讓人知道,這就是“陰德”,又叫“陰功”。現代人做一點好事巴不得社會大衆都知道、都來表揚他;做壞事又怕人知道,所以他的罪惡就累積在那裏。善的因很快就報掉,惡的因永遠潛伏在那裏,將來惡報不堪設想。佛菩薩教我們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所做的壞事、惡事,趕快希望人家都知道,這叫“發露忏悔”。你的惡行大家知道了,都責備你,這一責備就報掉。所以,希望我們的惡業趕快報掉,善業累積在那裏,往後的善報就厚,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的作法。

  叁、印造經文。創修寺院:文昌帝君教導我們的這些話,全文不超過六百字,真有心要學、要效法的,應當將它背熟,應當字字句句去研究,深解義趣,努力奉行。裏面有二句,我特別提醒諸位:“印造經文,創修寺院。”大家讀這二句,千萬不要以爲是提倡迷信,我們要懂得它現代的意義。“印造經文”,經文都是勸善,都是幫助一切衆生開悟的,應當要大力流通。“寺院”是講學修持的處所,絕對不是提倡迷信。現在寺院裏做的是什麼,我們不必去理會。我們要懂得寺院是推行佛陀教育的場所,若裏面經常講經、研究討論,研究如何將佛的教誨,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工作裏;處事待人接物都不違背覺正淨的方向、原則,這個寺院就是真實的道場。

  四、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文裏有“點夜燈以照人行”,這是在古時候;現在晚上燈火通明,我們應當怎麼做?應當體會它甚深的意義。燈是表智慧,衆生在迷暗當中,我們要幫助他們破迷開悟,這就是“點夜點以照人行”。

  “造河船以濟人渡”,從前交通不便,遇到河一定要用渡船渡過去,現在交通便捷,也不需要了。我們現在一定要幫助一切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造渡船。佛講經說法,就好比是渡船,從生死岸到涅槃岸;從六道輪回岸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岸。由此可知,“渡船”就是講經說法。今天電視廣播、國際網路就是“渡船”。我們利用這個好工具,將佛法、善法、破迷開悟之法,推薦給廣大的社會群衆,使他們看到、讀到,都能覺悟過來,就是達到彼岸。

  五、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後面有一些重要的開示,要特別記住。“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這兩句話廣泛的說,是決不可因個人利益而破壞團體,使團體不和;不能因我小團體的利益,破壞大社會整體的和睦,那就造極重的罪業。善人,我們一定要親近;惡人,我們一定要敬而遠之。“遠”不是說回避他、不理他,是不能學他;“親近”是要效法他,這樣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道業,才能真正如佛所說的“有求必應”。所以,“有求必應”不是句空話,它有很深的道理,有很善巧的方法。我們明白這些道理,懂得這些善巧方法,如理如法的修學,才能真正得到有求必應。求富貴得富貴;求功名得功名;求兒女得兒女;求長壽得長壽;乃至于求作佛、作菩薩,都能得到,沒有得不到的。

  【結語】

  現前社會大衆,特別是中年以上的人,都非常注重健康長壽,都希望自己能夠減緩衰老。能不能做到?都做得到!命裏沒有的也能做到。袁了凡先生,算命的算他壽命只有五十多歲,他並沒求長壽,但是他積功累德、斷惡修善,他的壽命自然延長。希求中最困難的求壽命都能得到,何況其他。其他的比起壽命來看是小利;最大的利益都能求得,何況這些小利益?

  功名富貴屬小利,沒有一樣求不到。怎樣求?我今天介紹諸位,一定要細心研讀《了凡四訓》、《安士全書》、《感應篇彙編》。這叁本書是印光大師一生極力提倡的。在臺灣也很流行,很容易找到。佛陀教育基金會、景美華藏圖書館以及其他佛教的團體,都有流通贈送。諸位有需要可寫信到這些地方,相信他們都會滿足大家的願望。所以,求佛求神也並不是完全迷信,這裏面有很深的道理。你明理、如理如法就不是迷信,是正信。假如你昧理不如法,那是迷信。迷信是不能滿願的,一定要遵循諸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契入這個境界。

  現在學佛的人很多,真正契入的不多,原因在于有障礙,就是佛法常講的“業障”。因此雖經曆長時間修學,依舊不得其門而入。障礙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自私自利,佛法講的“我執”、“煩惱障”,這些使我們不能入境界,得不到真實的功德利益。只要把障礙除掉,就有求必應。換言之,我們必須把觀念轉過來,從前起心動念都是爲我,自私自利;從今而後,起心動念爲社會、大衆、一切衆生,念頭就轉過來。念頭一轉,業障就消除;消除業障,自然就生智慧。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才能真正達到有求必應。

  希望諸位同修遵循印光大師的教誨,認真讀誦研究實行這叁本書;然後你拜佛、拜菩薩、拜神,絕對是“有求必應”。

  《附錄》文昌帝君陰骘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爲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骘。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錫汝以福。于是訓于人曰。昔于公治獄。大興驷馬之門。窦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欲廣福田。須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爲國救民。忠主孝親。敬兄信友。或奉真朝鬥。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叁教。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矜弧恤寡。敬老憐貧。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施棺椁免屍骸之暴露。家富提攜親戚。歲饑赈濟鄰朋。鬥稱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奴婢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印造經文。創修寺院。舍藥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煩。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點夜燈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濟人渡。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勿宰耕牛。勿棄字紙。勿謀人之財産。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爭訟。勿壞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權勢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窮困。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秧于眉睫。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剪礙道之荊榛。除當途之瓦石。修數百年崎岖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垂訓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作事須循天理。出言要順人心。見先哲于羹牆。慎獨知于衾影。諸惡莫作。衆善奉行。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骈臻。千祥雲集。豈不從陰骘中得來者哉。

  

  

《談因果 (淨空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