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回 (演培法師)▪P9

  ..續本文上一頁支配它們變這變那的。

  印度教還有一說:不論什麼人死後,究竟到那個地方去,完全看你在生做人的行爲如何:假定是個沒有善行的人,那他就會走到壞的路上去,受種種不同的痛苦;假定是個依善行而行的人,那他就會走上天堂的光明大道,享受極長時間的天上福樂。所以在世做人,最重要的是離惡向善,這不是很明顯的告訴我們依業而有輪回嗎?

  印度教另有一說:不論什麼人,假定是真正行善的,如願再生到這現實人間,依他過去所有的知識、語言、行爲、能力,再來做人時可成爲世間的國王,或爲輔助國王的宰相大臣等,得到他們所應得的報酬;當他們正在享受榮華富貴時,如果忽然感覺病苦,或是覺得有所悲哀,那就證明他在前生做人,曾經說過錯誤的話,或是做過錯誤的事,爲了懲罰他們,所以現在有此現象,並不是偶然的有病及悲哀,于是生而爲人,言行不可不慎!

  依業而有輪回的思想,是古代印度老早就有了的,約于西元前八世紀,亦即印度梵書的終期,以至奧義書的時代,印度有所謂常見論者,已經完成這一思想,後來各宗教次第將之一般化。到了佛陀出世的時代,業與輪回說,已成爲最普通的人世觀。不論什麼人的行爲活動,一定有業的潛勢力存在,而業有善惡的差別,果報也就有苦樂的不同,于是展開了輪回流轉的思想。因印度宗教學者,認爲有情的生命,並不是死後就沒有,而是還有新生命繼續而來,如是生生不已的生命流,就好像流水一樣的不停流去,且這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的觀點,是印度一般宗教所共同承認的,在釋尊誕生以前的印度社會已非常流行。

  不特印度各宗教有此共同思想,與印度交界而比印度教産生稍後的波斯教,同樣有轉生或輪回的主張。如一八九叁年,也就是在一百年前,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世界宗教會議時,波斯教的神父柏雨夏,在會上發表波斯教的教義時,曾極明顯的主張輪回說:每個人所有的不死的精神元素(心),在他生命未出世前,早就已經存在。不過肉體與精神二者,在生命初生時就連合在一起,到了生命結束而死亡時,兩者就又立刻各自分開。

  波斯教認爲:心是從精神世界來的,具有各種不同的感官,生命受生時,它進入身體中,到生命死時,又離開了身體,重行回到他的精神世界。如該教的學者說:“上師給與心靈以各種工具或幫助,以實現它所負的使命,如知識、智慧、判斷、思想、行動、自由意志、宗教良心、監使以至啓示。但是在人死後複活時,這些東西都會重新再來,而由另一種新的身體,享受永不可忘的快樂”。這不是輪回說是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自原始時代直至現代,沒有那個地方,沒有宗教産生,所以世間是有各式各樣的宗教。不過在此多元宗教的世界,有高級的與低級不同宗教就是。東方固有很多的宗教,西方同樣有很多的宗教。但成爲宗教主流而成爲世界宗教,且各有其衆多教徒的,要不外于叁大宗教,那就是摩西所首創的猶太教,由猶太教的革新而成的基督教,再由猶太教與基督教教義思想的結合,産生新的回回教。如是叁大主流的宗教,雖因各自發揚其教義,爭取各自所有的教徒,以致搞得水火不容,甚至發生宗教戰爭,但對輪回說的承認,叁大宗教卻是一致,並沒有那個教派不承認輪回說的,現在依此簡介如下:

  始創猶太教的摩西,似還役有明顯的說到輪回,但與耶稣同時的猶太大哲學家兼猶太教信仰者裴祿,則已很明顯的主張輪回說。如他曾向信衆宣傳說:諸有像摩西這類智者,原本住在他們美好的家鄉,後來離開家鄉始寄存另外的地方。他們爲什麼寄存異域的地上不好好的安居天堂?原因出于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當他們寄存在人的身體裏時,看到周圍的一切以及會死亡的事物,對之非常的卑視,于是就又熱切的希望,重返他們所由來的故鄉。原因他們是將天界,看作是自己的祖國,現在所居住的這個世界,不過暫時居住的他鄉而已。自裴祿提出此說後,輪回說就永成猶太教的中心思想,沒有那個教徒敢以否定的,如有否定輪回,就被視爲叛徒,這從猶太教的另一位學者馬拉塞所說,可以得到最大的證明。如說:

  “靈魂輪回的信仰或學說,是我們教會裏的全體會衆,所一致接受的堅定不移的教條,因此沒有一個人敢于否定它......。其實,在以色列有許多聖者深信這個學說,因此將它製訂爲一個教條,成爲我們底宗教的基本根據。因而我們有義務熱烈地去服從和接受這個教條......它的真實性曾經爲梭哈以及所有卡巴拉的證明過”。

  猶太教對于輪回爲什麼這樣堅定不移的深信?原因在于他們認爲每個生命,都要接受輪回的審判,不特在你來這世界前要接受,就是到你離開這世界時同樣要接受。受審判的每個生命,不知自己要經過多少的轉化和神秘的審判,更不知有多少靈魂來到這世界,再沒辦法回到天上的宮殿裏去。靈魂在這地面上囚禁于人的軀殼中,並不怎樣的理想,應求重回各自所由生的地方去。但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要將各部分,發展到最極完美的地步,如在一生中不能完成,那就一生一生的這樣繼續下去,直至達到目的爲止,是以生命輪回是必然的。

  本于猶太教的教義而創立的基督教,是由被認爲上帝獨生子的耶稣基督所開始的。當時耶稣對猶太教的教義,有些地方感到極爲不滿,乃對自己認爲不滿的教義,依照自己的意見加以改革,于是成爲新的基督教,以“舊約全書”(承繼自猶太教的經典),“新約全書”爲聖經。在教義方面雖有所改革,但當時猶太教所奉行的輪回思想,仍爲耶稣之所承受,就是耶稣也不否定輪回。如耶稣再叁對弟子說:“施洗約翰即爲先知以利亞之轉生”。這是耶稣親口所說,足以證明他的信受輪回。除此,還有更詳細的說法,如約翰福音第叁章說: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員。這人夜裏來見耶稣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裏來作師傅的。因爲你所行的神迹,若沒有神的同在,無人能行”。耶稣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耶稣說:“我實賞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生靈。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爲稀奇。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的聲響,卻不曉風從那裏來,往那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從耶稣所說的這番話看,更可證知耶稣是談輪回的,並且堅定的信受輪回。

  基督教中另有一位很有名的牧師雅潔,爲了研究輪回究竟是怎麼回事,曾花費數十年的光陰致力于此,終于被他發現輪回確是一大事實,不是任何人所能否定得了的。爲了證明輪回確實是有,特發表專論輪回而且極有價值的書,不特風行一時,且獲廣大讀者的愛好與共鳴。如他在書中說:“用類比的論法來爲輪回的理論辯護,似乎是特別強有力的。我們很自然的可以從大宇宙的生命景象,論到無處不表現一個永恒的計畫,各別不同的靈魂進入適當的有機組織中,在形形色色的世界裏,獲得一連串繼續不斷的經曆......”。

  又說:“我們得承認,所有肯定來生,有深度和優雅的信仰,都不及這個信仰傳布的廣泛和悠久。它獲得大家的贊同,代代都有半數的人類深深相信它,幾乎沒有一件事物可與它比擬。的確,輪回說的驟看之下,最觸目的事實,是在世界任何角落,這個信仰一直重現,而且某些大國還對這個想法堅信不移......”。

  本于雅潔的這一說法,可知輪回思想的傳播,在空間上固然流傳得很廣,在時間上亦流傳得相當久,而且在任何時空中,都獲得廣大人群的信受,認爲生命確是不斷在流轉中。每個不同生命的出現,外表上的態度和容貌,不論有著怎樣極度的相似,但各自的才質不能不說有著大大的不同,所以在輪回中的生命,絕對不可說有個相同的。

  創立基督教的耶稣,有名的牧師雅潔,固皆承認有輪回說,還有被尊爲該教亞聖的保羅,同樣相信輪回是真實不虛的。如“他在羅馬書第九章中說到:雅父和以掃在未生以前,神就喜歡前者,討厭後者。此即承認二人在未生以前就有靈魂而轉生”。當時有很多基督教的教父,因爲離開基督的時間還不太久,所以都能繼承輪回說,對之沒有一點懷疑,況且輪回是世間的事實,不容任何人有所懷疑的,如對輪回信任不過,試問在這現實世間,還有什麼值得人們的相信?所以基督教的信徒,大體都深信有輪回這回事,且堅信不移的以種種理論,說明輪回所以爲輪回,不由得你不信。如大奧日根說:

  “靈魂被放置在生命肉體中,不是隨便的放入,而是依于各個生命的功罪和過去的行爲以決定的。同時,那些曾經運用肉體,可能作過最高善事的靈魂,那他就會有權比其他靈魂,得到較佳禀賦的肉體,豈不是極爲合理的事?......本性非物質性與不可見的靈魂,如不具有一個合乎物質世界性質的肉體,那就根本不能存在于物質世界。同樣道理,它有時會把一個從前所必需,而現在有了變化,其身體不再適用,自然將之卸下,另換一個新的生命肉體”。不論什麼人的生命,出現到這世間上來,必然有個物質的肉體,而這物質的肉體,不能永遠的存在,在無常法則的演化下,到了一個相當時期,演化不息的肉體,自然而然的毀滅,接著有個新的肉體來,這不是世間的事實嗎?而爲前後生命做連接任務的,就是靈魂。

  天主教最初本是反對輪回說的,認爲輪回不過是無識者的無稽之談,根本不值得加以相信的,可是到了現代,天主教亦認輪回是世間的事實,對此事實不可不相信的。如有一位極虔誠的總主教巴沙瓦裏,具有相當高深的學問,認爲輪回並不只是信仰而已。他有兩個波蘭籍的弟子,一個叫做陶溫斯基,一個叫做錫克奈,相傳他們是有神通的。巴沙瓦裏總主教,受了他們的影響…

《業及依業而有的輪回 (演培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