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造惡,六、谄媚不正嫉妒,七、起邪知見,八、正在貪愛生活必須品時而命終,丸、餓死,十、渴死。造了以上十種業,就會投胎餓鬼道中。
分別功德論裏說,有位沙門在墳冢樹下修禅觀。有一天,他正在墳墓觀死屍的時候,晚上見到一個餓鬼來打一具死屍。沙門就問鬼說:“你爲什麼要打這具死屍?”餓鬼回答說:“就是這具屍體,害我現在變成餓鬼,所以我來打他。”沙門說:“你爲什麼不打你的心呢,你打你自己的屍體,有什麼利益呢。”
不久又有一位天子,拿著天上的曼陀羅花,散在一具腐臭的屍體上。沙門就問他說:“爲什麼在這具臭屍上散花?”天子回答說:“我由于這具屍體,而得以生天。這具屍體就是我的善知識,所以我前來散花,以報答往昔的恩德。”沙門說:“爲什麼不用花來散你的心,而卻拿來散臭屍呢。要知道爲善爲惡的根本,其實都是自己的心所造的。你現在這麼做,豈不是舍本逐末嗎?”
身量部第六
如五道經說。餓鬼形量極大者。長一由旬。頭如大山。咽內如針。頭發蓬亂。形容羸瘦。柱杖而行。如是者極衆。
最小者如有知小兒。或曰叁寸。中間形量。依經具說。不可備錄。
六、鬼道的身體大小
五道經裏說,餓鬼身體最大的,有長一由旬。頭好像山那麼大,咽喉則小如針孔。頭發蓬亂,樣子很羸弱枯瘦,拄著手杖走路,這種類型的餓鬼非常多。
體形最小的餓鬼,如人間已懂事的小孩子。也有的說只有叁寸大。其余餓鬼體形的大小,都和經中說的一樣,這裏沒辦法全部抄錄。
壽命部第七
如觀佛叁昧經說。其有餓鬼。極長壽者八萬四千歲。短則不定。
依成實論。極長壽者七萬歲。短則不定。
若依優婆塞經說。極長壽者一萬五千歲。如人間五千年爲餓鬼中一日一夜。如是日夜。即彼鬼壽一萬五千歲。
若依正法念經說。有鬼壽命五百歲。如人間十年爲餓鬼一日一夜。如是日夜。壽五百歲。
七、鬼道的壽命
觀佛叁昧經裏說,餓鬼最長命的,有八萬四千歲,短命的就不一定了。
成實論裏說,餓鬼最長命的是七萬歲,短的就不一定。
優婆塞經裏說,餓鬼最長命是一萬五千歲。以人間五千年是餓鬼的一日一夜來計算,就是餓鬼的一萬五千歲的歲月。
正法念處經說,餓鬼的壽命有五百歲,以人間十年是餓鬼的一日一夜來計算,餓鬼的壽命有五百歲。
好醜部第八
如婆沙論雲。鬼中好者如有威德鬼。形容端正諸天無異。又一切五嶽四渎山海諸神。悉多端正名爲好也。
第二醜者。謂無威德鬼。形容鄙惡不可具說。身如餓狗之腔。頭若飛蓬之亂。咽同細小之針。腳如朽槁之木。口常垂涎鼻常流涕。耳內生膿眼中血出。諸如是等。名爲大醜。
八、鬼道相貌的好醜
婆沙論說,鬼裏面長得好的,是有威德鬼。他們的相貌端正,和諸天沒有什麼兩樣。同時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及長江、黃河、淮河與濟水,還有一切的山神、海神、湖神及水神等,大都長得十分端正,他們都是相貌好的鬼。
長得醜的,一般都是無威德鬼,他們的樣子鄙陋惡劣,形容不完。他們的身體,有如餓狗的胸腔,頭發亂得像飛蓬一樣,咽喉又細小如針,腳像枯朽的木頭,嘴巴經常流口水,鼻子經常流鼻涕,耳朵裏面生膿,眼睛裏面又流血。如是種種醜惡之態,就是相貌醜的鬼。
苦樂部第九
如婆沙論說。鬼中苦者。即彼無威德鬼。恒常饑渴。累年不聞漿水之名。豈得逢斯甘露。設值大河。欲飲即變爲炬火。縱得入口即腹爛燋。然如斯之類。豈不苦哉。
第二鬼中樂者。即彼有威德中。富足豐美。衣食自然。身服天衣。口餐天供。形常優縱。策乘輕騎。任情遊戲。共天何殊。如斯之類。豈不樂哉。
問曰。既有斯樂便勝于人。何故經說人鬼殊趣。
答曰。經說鬼道不如人道。略述二意。一、受報公顯不及于人。爲彼鬼神晝伏夜遊。故不及于人。二、虛怯多畏不及于人。縱晝夜值人。恒避路私隱。
問曰。既劣于人。何得威德報同于天。
答。然由前身大行檀故。得受威報。由前身谄曲不實故。受斯鬼道也。
九、鬼道受苦享樂的不同
婆沙論說,鬼裏面受苦的,都是那些無威德鬼。他們經常饑餓口渴,經年累月沒有聽到漿水的名字,更不用說能喝到甘泉了。就算他們到了大河邊,想要飲水時,水馬上就變成火炬。縱然河水進入口中,也能把他們的肚子燒爛。像這一類的鬼,實在是太苦了。
鬼裏面享樂的,都是那些有威德的鬼。他們豐衣足食,自然而有。穿的衣服如天衣般輕柔,吃的飲食如天食般美味。經常騎馬乘車出遊,自由自在的遊戲。像這一類的鬼,生活和諸天很接近,實在是很快樂的。
問:如果他們這麼快樂,豈不是比人還好嗎?爲什麼經上說人道要比鬼道好呢?
答:經上說鬼道不如人道,有兩個意思,一、鬼道受的報應明顯的不如人,譬如他們鬼神只能晝伏夜遊,所以比不上人道。二、鬼道心虛膽怯,經常畏懼,所以比不上人。不管白天或晚上,鬼只要碰到人,一定會退避一邊,或躲起來。
問:鬼既然劣于人,爲什麼福報又和天一樣呢?
答:因爲有威德鬼前世都曾做過大布施,所以福報同天。又由于前世詐騙虛僞不老實之故,所以受到鬼道的報應。
貴賤部第十
如婆沙論雲。有威德者。即名爲貴。無威德者。即名爲賤。又爲鬼王者。即名爲貴。受驅使者。即名爲賤。
貧富如何。
答。有威德者。多饒衣食。仆使自在。即名爲富。身常驅驅。恒被敦役。粗食不聞。弊服難值。如斯之類。即名爲貧也。
十、鬼道的貴族及賤民
婆沙論說,有威德鬼,就叫做貴族。沒有威德之鬼,就叫做賤民。能當鬼王的,就是貴族。被差遣的,就是賤民。
鬼道的貧富又是如何的?
答:有威德鬼,衣食豐足,仆人很多,生活自在,這就叫富裕之鬼。身子不得自在,經常被驅使,連粗劣的飲食都沒聽說過,連弊惡的衣服都沒得穿,這類的鬼,就是屬于貧窮階級的。
舍宅部第十一
如婆沙論說。有威德者。便有宮宅。七寶莊嚴。一切山河諸神。悉有舍宅,依之而住。無威德者。如浮遊浪鬼。饑渴之徒。悉無舍宅。權依冢墓。暫止叢林。草木岩穴。是其居處。
故莊嚴論雲。佛言。我昔曾聞有大商主子。名曰億耳。入海采寶。既得回還。與伴別宿。失伴慞惶。饑渴所逼。遙見一城。謂爲有水。往至城邊。欲索水飲。然此城者。是餓鬼城。到彼城中。四衢道頭。衆人集處。空無所見。饑渴所逼。唱言饑渴所逼。
又見一城謂有水。往至城邊欲索飲。然此城者是餓鬼城。到彼城中。四衢道頭。衆人集處。空無所見。饑渴所逼。唱言水水。
諸餓鬼輩。聞是水聲。皆來雲集。誰慈悲者。欲與我水。此諸餓鬼。身如焦柱。以發自纏。皆來合掌。作如是言。願乞我水。
億耳語言。我渴所逼。故來求水。爾時餓鬼。聞億耳爲渴所逼。自行求水。希望都息。皆各長歎。作如是言。汝可不知。此餓鬼城。雲何此中。而索水耶。即說偈言。
我等處此城 百千萬歲中
尚不聞水名 況複得飲者
譬如多羅林 熾然被火焚
我等亦如是 肢節皆火燃
頭發悉蓬亂 形體皆毀破
晝夜念飲食 慞惶走十方
饑渴所逼切 張口馳求索
有人執杖隨 尋逐加楚撻
槌打不得近 我等憂此苦
雲何能得水 以用惠施人
我等先身時 悭貪極嫉妒
不曾施一人 漿水及飲食
自物不與他 抑彼令不施
以是重業故 今受是苦惱
十一、鬼道居住的舍宅情形
婆沙論說,有威德的鬼,有七寶莊嚴的宮殿舍宅可居住。一切的山神及河神,也通通都有舍宅可居住。無威德鬼就是那些飄浮遊走的流浪鬼,及饑餓渴乏的鬼,他們通通都沒有舍宅,只能暫時借住墳墓、叢林,或者在草木、山岩及洞穴之中棲身。
莊嚴論裏,佛說,我以前曾聽說有位大商人的兒子,叫做億耳。他有一次到海上去采珍寶,回來後和同伴分開住宿,結果和同伴失散了。他很驚慌,獨自在曠野中,被饑渴所逼,遙遙見到一座城。他以爲那兒定當有水可喝,于是就往城邊走去,想討些水喝。然而他並不知這座城,是餓鬼城。他到了城裏,在街頭人聚集處,卻什麼都看不到,任何飲食都沒有。他被饑渴所逼,嘴裏嚷著:“我又餓又渴。”
出城之後,他又見到有一座城,以爲會有水。于是他就向這座城走去,希望能討到水喝。然而這座城,也是餓鬼城。到了城裏最多人聚集之處,一樣是一無所有。由于饑渴所逼,他不禁叫道:“水呀,水呀。”
這些城裏的餓鬼,一聽到水的名字,全都聚集過來,喃喃說道:“誰行行慈悲,給我水呀。”這些餓鬼的身體,有如燒焦的柱子,他們沒有衣服穿,而以頭發纏繞著身體。他們圍攏著億耳,雙手合掌說:“請給我點水吧。”
億耳就說了:“我是被口渴所逼迫,特別到這裏來找水喝的。”這些餓鬼一聽億耳是被渴所逼,想要自己找水喝的,一時希望都破滅了。大家不禁長歎說:“你難道不知道,這裏是餓鬼城嗎?怎麼還到這裏來討水喝呢?”于是他們說了如下的偈語
我們住在此城的餓鬼 在百千萬年歲月之中
連水的名字都聽不到 更不必提能喝得到了
好比多羅林的多羅樹 被火焚燒的熾然形狀
我們的形狀亦如該樹 身體肢節亦遭火焚燒
我們的頭發蓬亂如草 身體都殘缺破損不堪
我們日夜思念著飲食 慞惶向十方奔走覓食
饑渴逼切的折磨難受 四方馳走張口求飲食
雖見飲食卻遭人驅趕 遲遲不走即遭人杖打
遙見飲食而無法靠近 我們自己都憂苦飲食
如何可能還存有漿水 以布施給其他的人呢
我們前世做人的時候 都是極端貪心嫉妒的
不曾布施給任何一人 一點點的漿水及飲食
我們自己不布施給人 也禁止別人行布施法
由于所造的惡業太重 因此今生受到這種苦
《法苑珠林(卷六)白話 (唐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