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生死學《六中有自解脫導引》21臨終中陰03

  西藏生死學《六中有自解脫導引》21臨終中陰03

  ~蓮花生大師伏藏.六中有自解脫導引講記~堪布久美多傑講授

  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

  「中陰」並不只是死亡之後到投胎之前的階段而已,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中陰裏面,

  現在我們所處的階段是「自然中陰」;

  上一堂課講到「臨終中陰」,面臨死亡是很痛苦的,

  所以我們稱它爲痛苦中陰,死亡誰都不想遇到,

  但,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臨終中陰每個人的過程都不一樣,

  有些人可以慢慢面對,而有些人則措手不及,

  比如,車禍、掉下懸崖、跳樓自殺..等等意外死亡之類,

  如果是自然死亡的,那麼他面對臨終中陰的時間就比較長一些,

  所以每個人的臨終中陰過程都不一樣,因人而異各種方式都有,

  就好像我們生處中陰時,有些人過得比較快樂,有些人過得比較痛苦,

  同理,我們臨終的狀況也是不一樣,有些人可以比較快樂、安祥一些,

  有些人則充滿恐懼、緊張!

  一個人在生處中陰中是否過得快樂,大慨就可以決定他臨終中陰的狀況,

  如果這個人活著的時候過得不快樂,那麼他臨終時就更沒有辦法用快樂的態度來面對,

  因爲這兩個中陰引生痛苦的外境有很大的差別,

  生處中陰時,給我們帶來快樂、安慰的,就是我們的財産、名勢、親友、上師..,

  一切都有一個依賴或依靠的地方,然而臨終時這一切都要失去,

  甚至也要離開自己的身體,所有能給我們快樂的所境都沒有了,

  這樣我們要如何快樂呢?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想要在臨終中陰時有一個比較好的狀態的話,

  就必須在生處中陰時努力學習佛法才有可能。

  各位現在所處的生處中陰是非常有福報的,我們遇到殊勝的佛法,得到暇滿的人身,

  有這麼好的師兄弟、老師,可以輕松地探討佛法,如果大家不把握這個機會的話,

  那當然就比較沒辦法得到快樂;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興趣,所以快樂的定義也每個人都不同!

  我們處在多元化世代,社會上有各種不同的行業,

  而這些五花八門的現象,形形色色的行爲,都是因爲多元化的想法而産生的!

  所以不管每個人是如何地不同,但,我們要了解,

  一般人所認爲的快樂都是來自于外在的五妙欲,

  而這些外在的一切在死亡中陰時都會失去,我們活著時必須依靠五妙欲這些境而生存,

  然而,我們必須學習如何不被五妙欲所控製,

  要知道,快樂並不是五妙欲可以完全給我們的!

  假如我們真的可以不受五妙欲的控製,

  當外在物質匮乏時,自己也可以處在一個快樂的狀態,

  那麼在死亡中陰五妙欲失去時,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恐懼和緊張!

  我們現在嘴巴上常常說:「少欲知足!」

  實際上,我們是活在一個緊張、混亂的環境裏面,沒有一點點物質是無法生存的,

  但,不要貪多喔!過多的五妙欲就會給我們帶來煩惱。

  以前巴祝仁波切(華智仁波切)說:

  「財物一多就會給我們帶來擔心和緊張!」

  但,我們都覺得「不會啊!錢越多越好!」

  其實,我偶爾也可以體會得到這句話的含意;

  前陣子,我有個西藏的朋友托我幫他買珊瑚,說是在臺灣買珊瑚比較便宜,

  我幫他買了一個比較貴的珊瑚,買了之後就要寄,

  但找不到人要過去西藏啊,所以我就想用郵寄的,然而郵寄不保證哪!

  丟掉也不知道,因此我就用快遞寄,

  可是他們說:「珍寶之類的東西他們不負責,丟掉的話,不會賠所有的錢!」

  想了想,我還是寄了,可是才出了郵局大門心情就忐忑不安起來,

  一直擔心會不會把它遺失了,這時候我真的就體會到巴祝仁波切的話了,

  沒錯啦!越珍貴的東西就越是引發煩惱!

  如果沒有這東西的話,我一下午都可以很安心的過啦,

  我回到民權東路的宿舍,待了約半個鍾頭左右,心裏還是不安,

  于是又跑到郵局去把它拿回來,哈、哈、哈~;

  所以說真的,財物多的時候就比較會擔心,怕失去嘛,

  當然,如果一點錢財都沒有的話,我們也沒辦法生存,

  但,太多就有煩惱,一下子擔心這個、一下子又擔心那個的,

  所以大部分人認爲「五妙欲是快樂的來源」,

  其實不是這樣,究竟的快樂是內心本身!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讓內心的快樂自然産生呢?

  了解、認識自己的內心!

  你對心越了解,就越了解萬物的本來面目,因爲都是心的虛幻!

  我們有沒有辦法在臨終時快樂呢?

  這就要看我們自然中陰狀態是如何,如果不管有錢沒錢都可以過得很快樂的話,

  那麼臨終時就會快樂一些,如果我們現在沒錢就無法快樂,那臨終真的是會比較辛苦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