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生死學《六中有自解脫導引》08處生中陰02

  西藏生死學《六中有自解脫導引》08處生中陰02

  ~蓮花生大師伏藏.六中有自解脫導引講記~堪布久美多傑講授

  在金剛乘裏,

  最究竟證悟心性的部分,完全必須依靠虔誠心和恭敬心;

  對誰虔誠呢?對自己的上師們!

  那,爲什麼不是對佛菩薩呢?佛菩薩比較遙遠喔!?

  我常常說:「佛菩薩沒有辦法跟我們講話!」

  有些人用擲茭(道教的蔔卦方式)的方式跟佛菩薩溝通,

  但,這個並不是跟佛菩薩講話哪,我認爲-這是自已跟自己講話!

  要和佛菩薩講話是沒有辦法的,我們只可以跟具有智慧、慈悲的上師們講話,

  他們的動作、聲音可以跟我們直接溝通,利益我們,

  這就是金剛乘的行者們非常注重上師的原因,

  我們通常說:

  「佛菩薩的慈悲跟智慧就好像虛空中的太陽一般;

  而上師就好像放大鏡,

  它可以將陽光的熱能聚合起來,直接燒掉下面的紙張!」

  但,即使上師的直接教授可以滅掉我們的煩惱,

  這也必須我們願意吸收、願意學習,而這在在都需要虔誠心!

  有些書本裏,把放大鏡比喻爲虔誠心,

  在上師智慧、慈悲的陽光照耀下,

  如果我們沒有放虔誠心的大鏡來聚合教授的話,

  那麼這些慈悲、智慧的陽光對我們也是無用的,

  通過虔誠心的放大鏡,我們就馬上可以燒掉煩惱!

  再打個比喻,

  我們的虔誠心就好像鐵環,而上師的智慧跟慈悲就如鐵鈎,

  如果我們具備虔誠心的鐵環,

  那麼上師智慧、慈悲的鐵鈎就可以鈎到我們,和我們連結在一起,

  我們就可以解脫煩惱和痛苦!

  所以金剛乘最終是必須依靠虔誠心跟恭敬心來成就的;

  那麼這種虔誠跟恭敬心要如何産生呢?

  必須透過聞思啦!透過聽聞和思考之後,你才能完全清楚哪個上師值得信賴和恭敬,

  不然的話,那種未經聞思的虔誠跟恭敬是短暫的!

  比如說­-我們對某個人一點都不了解,

  那麼我們看廣告說他有多偉大、多有智慧就相信他,

  然而跟他接觸之後,發現他講的話、他的行爲..跟廣告有很大的差別,

  當然我們對他的虔誠心就會慢慢地退化,

  所以透過我們的了解和思考,所産生的虔誠心才會堅固!

  在工商社會裏,大家都要爲生存而忙碌,

  因此我們探討生命的意義或者修行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

  但是,臺灣是一個佛教很興旺的地方,人民非常地熱心、精進,所以只要方向對的話,

  是一定會有效果的,因此我們修行的方向一定要對;

  那麼修行的方向要如何才會對呢?

  這就必須要動腦、思考、研究,才會知道對的方向,

  萬一找錯方向的話,那麼我們再怎麼努力都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也就是一生白白的、忙碌的過去而已,

  所以要聞思,不要不問究理地一頭熱,一頭熱地學習佛法是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學習佛法另一個思想上的問題,我們要知道-

  佛法是讓我們解脫的,而不是在我們活著時用來解決一些暫時性問題的,

  它不是解決世間法的工具!

  有些人說:「現代人想解脫的比較少,求福報的比較多!」

  一般人所認爲的求福報就是求平安、求順利!

  不管是工作上、身體上..各方面!其實,這樣的人眼光太狹隘了,

  如果佛法只是用在這方面的話,那真的不是用得很恰當,

  因爲如果只是要求消除現世一些不順的事情,比佛法更有效的方式還很多,

  當然,佛法或許也會有一些效果,但它的效果並不是那麼快,

  說不定下輩子,或幾百年、幾千年後才會成熟,

  所以我們需要很快速地解決問題的話,用其他方式說不定更快。

  其實,有些時候我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在求福報還是求解脫?

  通常當我們運勢順的時候迷迷糊糊的、弄不清楚,可是當運勢不順時,

  問題就來了,我們說:「狐狸尾巴就露出來啦!」

  心中就開始埋怨或疑問:

  「我已經很認真在學習佛法、修行佛法了,怎麼事情還是這樣呢?」

  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爲了避免遇到逆境而修行!

  他口頭上說:「不是!」但實際上就是這樣,

  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避免自己墮入這個深坑;

  因此,我講的課都沒有叫你們要做什麼,或者要擴大什麼,

  因爲這方面我不專長,尤其現在這個課主要講的都是禅修;

  關于禅修,我並不是很有經驗,但是,我們可以依照書上面寫的練習,

  在漢傳佛教中,禅修是非常流行的,那怎樣才是禅修呢?

  這個大家要知道哦!要不然對「禅」的認知會産生極大的錯誤!

  我手上這本書是從藏文直接翻譯過來的,內容幾乎都是在講禅修,你們可以參考,

  可是真的要禅修的話,並不是像我們現在短暫的教授,

  而是必須去依止一位真正具備禅修經驗的上師,

  而且應該長時間閉關學習,這樣才會比較有效果!

  我們現在只可以說是暖身一下而已,

  我們先暖身一下,以後學習起來就比較容易了解和熟悉,

  另外,我們要多發願:

  「希望我將來或者下一世能成爲一位很好的修行者,將來有機會禅修大圓滿法!

  希望藉由這次的聞思種下禅修的種籽!」

  這本書是非常有價值的,這本書不但包含整個佛法的精華,

  而且外在萬法都包含了,生死、輪回跟涅槃都包含了,大家要慢慢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