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生死學《六中有自解脫導引》04出離心

  西藏生死學《六中有自解脫導引》04 出離心

  ~蓮花生大師伏藏.六中有自解脫導引講記~堪布久美多傑講授

  我們有沒有産生出離心呢?

  知道輪回的痛苦有什麼意義?

  知道輪回痛苦就是要對它産生出離心,

  我想現在各位都還沒有産生出離心吧?

  還非常喜歡這個世界、現在所處的環境...,

  嘻~,沒錯啦,是有些人想離開,遇到痛苦、遇到逆境的時候就想離開,

  但,遇到順境就不這麼想了,這就是沒有了解整體輪回的狀況,

  如果我們真的了解輪回的痛苦,那就會對世間的一切法、一切行爲都完全看淡了,

  這就是爲什麼古時候的修行者大部份都到非常偏僻的地方修行的原因。

  爲什麼這些高僧們不出來利益衆生呢?

  利益衆生之前要先能夠利益自己啦!

  如果自己尚且無法斷除煩惱,那麼出來講解佛法怎會有把握能利益到衆生呢?

  譬如,我到臺灣已經講了很多年的佛法,但,我是爲利益衆生而來的嗎?

  說句老實話,我並不是爲了利益衆生而來的,我是爲了利益我自己而已,

  我講解一些佛法,這樣可以提升自己對佛法的見解,如此而已,

  爲了講解佛法,我不得不看一些書,藉由講課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的不同經驗,

  當然,這樣或多或少也可以利益一些衆生,但,我沒有把握真能完全利益衆生哪!

  這裏所講的「利益」,

  並不是指你今天聽了我的課,今晚好高興、很舒服,並不是那種利益,

  而是對佛法的看法、了解和思考方式,完全跟之前不一樣了,這樣才是「利益衆生」,

  而現在你們是那種聽了課有點喜悅的狀態,

  這只表示有一點點受益到了而已,並不是真正完全受益!

  利益並不是-今天我受了某某仁波切,或者某某堪布灌了頂,

  然後今晚做夢有什麼、什麼感應,或者明天早上念咒的時候有什麼、什麼光出現...,

  大家要知道,這些都是不穩定的,這並非真正受到了利益,

  受到利益是你思想的提升,對佛法的認知跟以前比較不一樣了,

  那才是真正的得到收獲;當然,受了灌頂多少也是有些收獲的!

  當我們對世間産生真正的出離心時,

  就會對世間所有的人、事、物都看淡了,態度會趨向消極,

  凡事都不是那麼在乎,人家說什麼都可以,像個爛好人似的,

  這和世間的成功人物很不一樣,在社會上很成功的這些人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的,

  他們必須堅持自己的立場,必須有自己的特色,

  任何一位大老板或政治人物都有自己奉行不可侵犯的主義,

  他們有自己非常堅固的想法,我們說-有個性、有思想...等等之類,

  而修行好的人呢?隨和嘛,凡事都隨和!

  因爲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戲,大家都是在戲裏面,

  演什麼角色都可以,演了壞人並不會變成真正的壞人,所以他沒這麼在意,

  所以有些高僧說:「修行好的人都是世間法裏面的失敗者!」

  現在舍棄紅塵出家修行的,大部份是社會上失意的人,

  所以修行好,世間法又通達的人很少,可是古代的大師們對世間法本來就不在乎,

  我們所知道的-比如密勒日巴、巴祝仁波切...,

  他們都是修行很好的人,但他們在世間法上一點也不厲害,

  這些當時世間法不厲害的人卻帶給後代長長久久的利益,

  而和他們同時期卻世間法很厲害的那些人呢?

  當他們在世時也許非常地有名、有權利,或者非常地富有,

  可是當他們消失時,這一切也就跟著消失了,

  世間本來就是虛假的,一切都只是暫時存在而已,

  然而真正通達佛法的人影響力就比較持久些,

  悉達多王子爲什麼要出家呢?

  爲什麼他要抛棄父母、妻兒、國王的權力..,一個人到尼連禅河畔忏悔苦修呢?

  這是爲了讓我們明白-世間法和佛法是無法兼顧的!

  所以不管你要選擇什麼,就必需要有所放棄,因爲它們是相違的!

  爲什麼金剛乘強調自淨其意而不強調度衆生呢?

  先要自淨其意,等到有了度衆生的真正把握,

  到達入定和出定合一的境界-說話、走路、吃飯、睡覺都在利益衆生,

  住在都市和住在偏僻的地方沒什麼差別,到任何地方都可以不受汙染時,

  那麼他就可以到處去度衆生了;

  但,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之前,高僧們都是在僻靜處苦修的,

  而我們現在大部份的修行都是物質主義的精神修行,

  漸漸地注重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漸行漸遠,任何行業都一樣-商業、經濟、政治,

  或者慈善機構...,甚至宗教界也一樣,都是爲今世而努力,

  大家都努力將今世的團體弄大、弄廣,累積財力、權力、勢力...,創造自我價值,

  這是我們從小的教育使然!

  因而我們大部份佛教徒的思想觀念也正隨著這些潮流而改變,

  改變對修行者的認知,以致使真正的修行者和名相上的修行者、騙子都分不清楚!

  現在,我一直告訴各位:「要出離世間!」然而,産生出離心是非常困難的,

  各位都有家庭的責任要負擔,都在都市裏爲生存而忙碌,但目前我們雖然做不到,

  可是要有辨別真僞修行者的智慧,如果因爲我們現在做不到就不探討這部份的問題,

  那就真的糟糕了,如果我們將真、僞修行者顚倒看待,那就根本沒什麼解脫的機會了。

  現在的衆生對四反感的覺受非常薄弱,虔誠心也很匮乏,

  各位不要認爲自己對上師多有虔誠心,

  金剛乘的學徒對上師的那種虔誠心,可以說是做不到的,

  以前那諾巴的上師訓練他時,

  他在九層樓上面說:「最好的學生一定會從這上面跳下去!」

  這時那諾巴東看看、西看看,那裏就只有他一個人而已,

  他認爲上師是指著他說的,于是他聽完這句話就馬上往下跳了,

  我們對上師的信心就是需要這樣子,然而我們辦得到嗎?

  根本就不要說這些啦,

  上師只要有些許態度不好,講話一點點不好聽,學生就生氣了,

  認爲上師不重視我,今天到講堂來,上師沒有跟我打招呼,我就很失望,

  這樣能算什麼虔誠心呢?一點都沒有!

  這樣的態度如何能成就呢?我們只是喜歡上師而已,並不是對上師有虔誠心,

  所以我們大部份只是在意自己的喜歡。

  有些上師說:

  「你只不過是喜歡你的黨主席而已,你對你的上師並不是真正的虔誠心!」

  怎麼說呢?當你的黨主席行爲不滿你的意,或者對你比較忽略時,

  你就對他失望、不投票給他,一樣地,當你對上師行爲失望,你就離開沒有關系,

  但不僅如此,很多人在離開之後就開始說這個上師怎樣怎樣,那個上師怎樣怎樣..,

  根本就沒有虔誠心,所以當然無法成就;

  在金剛乘裏面所說的虔誠心,是上師把你當成牛一般地使用,

  讓你煮飯、耕地..,什麼粗重辛苦的工作都讓你做,

  而他自己卻在旁邊享受、吃喝玩樂,即使這樣你還是要對他非常地恭敬,

  那是我們無法成辦的,

  但,以金剛乘來說就是要這樣子,

  我們想跟隨一位上師,首先要觀察這位上師叁年,

  當你認定他就是你要找的上師之後,上師叫你做什麼,你就要做什麼!

  這跟社會道德、時代觀點完全不一樣,

  因爲時代的變化,現在沒有這樣的學生,所以也沒有這樣的上師,

  現在的上師對學生多好啊,每次看到信徒都是笑咪咪的,遇到年節還會打電話問候…,

  因此現在的學生就理所當然地認爲-上師就是要很慈祥、很慈祥,

  其實,以前西藏的上師們都是非常嚴肅的,看起來令人害怕,

  也許是現在的上師們比較缺乏信徒的關系吧?所以對信徒才需要這樣子,

  而以前的上師們比較沒有需求信徒,因此他就可以比較嚴肅,

  什麼因素都可能,因爲師徒關系的改變,所以我們就比較無法成就,

  上師講話過度客氣學生就聽不懂,就如語詞太優美就流失真正的內涵,

  現在扮演上師跟學生角色的人,個個都是扮相精美,所以就失去真實的意義,

  因而學生們沒成就,上師們也沒成就,

  大家都只維持一個象征性地教,和象征性地學、象征性地修行!

  所以我們要坦白、要反省,在這種狀況下沒有能力修行、精進..,

  不要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這樣子完全不可能成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