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皈依--蔣央索朗旺修上師
我們大家作爲佛教徒成爲佛陀的弟子應該很榮幸,因爲我們所選擇的目標很正確,佛教和外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是否皈依,雖然外道從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教人行善的方法,但是最終是不究竟的。既然我們大家都已經皈依佛教,是不是我們領一個漂亮的皈依證,上師給取一個好聽的法名,就成爲真正的佛教徒了嗎?也不全是這樣的,如果沒有按照佛陀的教法言行去做事,我們只不過是一個表面上的佛教徒而已。那我們怎樣做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佛教徒呢?
《大涅槃經》中是這樣講的:
皈依佛陀後,此人則爲真正的居士,從此以後任何時候也不能皈依其他天神、外道、邪師。
皈依正法後,不能故意損害衆生。
皈依僧衆後,不能與外道徒交往。這是皈依之後不應做的叁條。
《瑜伽師地論》中也講了八條皈依戒:
第一、皈依叁寶後要恒時依止上師,如果沒有上師的教誨,我們很容易對叁寶不起信心或生起邪見。
第二、要聽聞正法,如果沒有正法的約束,我們的心很容易被外境所誘惑,所以就算不能分分秒秒不離正法,但也應做到一天、一月,甚至一年中不離正法。
第叁、如理作意,作爲一個叁寶弟子,應時刻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盡量以正知正念來攝持。
第四、如理修法,假如沒有一點修持,光是口頭上會說、字面上理解是不行的,所以對每個法都要先聞思,然後在相續中認認真真地修持。
第五、守護根門,我們的五根經常散于外境,如果未以正念護持,很容易造下種種惡業。
第六、悲愍有情,作爲大乘佛教徒,一定要對衆生有悲心,否則,就不算是大乘佛子。
第七、恒常盡心盡力地供養叁寶。
第八、守持戒律,在家人應守護叁皈五戒,出家人則守持自己所受之戒。
所以我們大家都要按照佛陀的經典去做懂得取舍。如法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