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宗公案:優波毱多尊者的灰色幽默

  禅宗公案:優波毱多尊者的灰色幽默

  道堅法師

  優波毱多尊者的灰色幽默

  禅門西天第四代祖師名叫優波毱多,吒利國人。他雖然出身低微,卻聰慧過人,年十七歲時,遇到叁祖商那和修尊者的點化而出家,事師叁年,得尊者心印,號西天第四祖。商那和修尊者見佛門後繼有人,便歸隱罽賓國(今克什米爾一帶)南象白山中。年僅二十歲的優波毱多作爲佛門領袖,再也無人約束他,過多的順境使他忘記了過去恩師的教導,心中的驕慢懈怠漸漸生起。叁祖商那和修尊者從定中得知此事,便以威神之力,來到優波毱多及其徒衆面前,顯現龍奮迅叁昧,令他們很快證得了阿羅漢果,成了無欲無礙的大聖人。

  證果的四祖隨緣度化衆生,凡每度得一人證阿羅漢,他就在石室裏放一根竹簽,時間久了,竹簽竟裝滿了石室。由于世上每有一個證果的聖人出現,大地就會發出微妙的震動,住在魔宮的波旬(即是魔王)看到他的子孫越來越少,非常氣憤,決定要修理修理四祖優波毱多尊者。

  一天,魔王波旬化作風情萬種的美女,手持七寶華鬘,來到四祖面前,趁他入定之機,把華鬘帶在他的脖子上,想等他出定了勾引戲耍他一回。在定中的尊者早就知道了魔王波旬的馊主意,但出得定來,假意非常高興,暗中取來人、狗、蛇叁屍,化成華鬘,對波旬甜言蜜語地說:“哎呀,小姐,萬分感謝你的布施,你的華鬘和你的美麗令人迷醉。爲了向你表達我最誠挈的謝意,我特意從大自然中采撷百花,做成華鬘,我把它奉獻給你,而你的美麗配上這百花鬘,將更加豔麗無比。”

  魔王一聽,差點樂壞了,心想:優波毱多呀,只不過徒具虛名罷了,看來你和你的無數弟子,轉眼就全要成我魔宮的人了,哈哈!

  魔王一邊絞盡腦汁地盤算著怎麼收拾四祖,一邊接過華鬘,戴在頸上。忽然,華鬘越來越深重,不一會兒,竟現出原形來——脖子上挂著的哪是什麼華鬘,而是叁具臭不可聞的屍體,那腐肉、屍水和著到處亂鑽的蛆蟲,弄得魔王滿身都是。波旬暴跳如雷,怒火萬丈,試著除掉這臭穢的玩藝兒。他先用火燒,結果臭屍沒有燒著,反倒把他最嚇人的怪胡須燒的精光;他用刀砍,除了在身上留下無數深深的傷痕之外,屍體的鬘紋絲不動……

  魔王使出了渾身解數不能除去屍體,只有到天宮找諸天王,哪知這些天王早就躲起來了,不想理他,誰叫魔王平時專門跟天王作對哩。他又跑到六欲天宮找上帝,上帝說:“這事我管不了,你去找大梵天王吧,他的神通是我所知道最爲廣大的了。”

  大梵天王果然見多識廣,說:“這是佛陀的弟子跟你開玩笑的,他的神變呀,不是我等能解決的。”

  “求求你啦,你一定要給我想想法子呀。如果不去除這臭物,我這魔王的臉往那兒擱呀!”魔王在哭喪著臉哀求道。

  大梵天王閉著眼算了算說:“我法子倒有一個,不知你是否願意?”

  “只要能除穢物,我什麼都願意!”

  “若因地倒,還因地起;離地求起,終無其理。”大梵天王以偈頌爲他開示道。

  波旬狠狠地從耳朵裏揪出一條臭蛆,什麼也沒聽清,也可能是急的。之乎者也的那一套,他本來也搞不懂。

  “那麼,你只有唯一的一條路可走,就是皈依優波毱多尊者。”

  已經玩到這份上,是面子重要還是生命重要?魔王沒有選擇,唯有聽從大梵天王的。當他再次來到尊者面前,請求寬恕,並發誓說願意永遠皈依佛教,不再爲害世界了。

  尊者見他說的誠肯,就教導他以後不許爲非作歹,因爲傷害別人的同時,可能受到傷害的將是自己;要懂得尊重生命,因爲每一個生命的尊嚴神聖不可侵犯,忽視生命尊嚴的結果,便是你自己沒有尊嚴……魔王當即表示:“依教奉行。”那惡臭的屍體應聲而除。波旬現在是否還聽尊者的話,那就不得則知了。

  奉行“毫不利已,專門整人”主張的人,便是魔王眷屬。精誠的團結,無間的友誼,慈悲廣大的心靈,度盡蒼生的宏願……這是菩薩的行處,也是魔王最害怕的行爲。當你布施的時候,波旬會說:“那不是布施,他是爲了得到自我的安慰,他想要得到榮譽和回報。他的行爲告訴我們,他是虛情假意的,因爲……”當你持戒時,波旬會說:“他的爲人我最清楚,他的內心世界充滿黑暗,持戒只是他外在的表象,他……”當你精進修持時,波旬會說:“我知道他一直非常懶怠,但他這幾天怎麼就忙乎起來了?哦,我明白了,他又想表現表現了。”然而,當我們聽了這些話的時候,生起一念的嗔心或退心時,你就中了魔的計,遂了魔的心,因爲這是魔王所期盼的,這是魔所意願的。如果沒有魔的存在,在一帆風順的日子裏,我們成功的可能也將失去,因爲魔王在磨砺著我們的信念和意志。魔使我們更加堅強,與魔同在的日子,其樂無窮。當你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魔哪裏是魔,他分明是菩薩喲,因爲他使你成就。

  提多迦尊者的夢兆

  一輪金色晃耀的太陽,居然從木屋中升起來,那耀眼的光照耀大地,令山水盡成金色。木屋前有一座險峻的高山,山崗上長的不是綠油油的草和樹,而是七寶莊嚴。從高高的山巅上,湧出一冽清泉,沿著山坡,孱孱地四流而下。隨著泉水的叮咚,陣陣香風拂面。這是一個吉祥的夢,在夢醒時刻,西天五祖提多迦尊者誕生了。

  提多迦尊者,爲摩伽陀國人。梵語提多迦,即通達真理的意思。尊者生具慧根,無心于塵世的生活,一心想出家修行。後來遇到四祖優波毱多尊者,便有意跟從他修學佛法。四祖見他器宇非凡,就故意問他:“你是心出家,還是身出家?”

  “我來出家,非爲身心。”提多迦尊者敏捷地回答道。

  尊者道:“不爲身心,複誰出家?”意思說,你不是身出家,不是心出家,那是什麼出家呢?

  提多迦尊者一口梵文,還頗解音韻,應機而道:“夫出家者,無我我故。無我我故,即心不生滅;心不生滅,即是常道。諸佛亦常心無形相,其體亦然。”

  用現代語來解釋這段層次分明、邏輯嚴密的回答,即:對于“出家”來說,沒有主觀客觀的分別,它超越對立的思維模式,甚至是超越時空。如此,湛然之心不再淪于生起及消亡的淵薮,空靈的心不再受到拘束和限製,因爲它與恒常之道同在。諸佛的心體是不能用形式相狀來形容描述的,任何思維的語言的,都顯然落入了第二機,偏離了常道的心。心的內涵如此,以此類推,形體也像它一樣。

  四祖聽了提多迦的回答,非常滿意,便對他說:“汝當大悟,心自通達。宜依佛法僧,紹隆聖種。”並爲他剃度,授與具足大戒,當天就成了佛門僧團的成員。

  依《阿育王傳》卷六載,師從優波毱多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于初日即得須陀洹果,第一次羯磨(佛教僧團內部半月一次的組織紀律會議)時得斯陀含果,第二次羯磨時得阿那含果,第叁次羯磨時證得阿羅漢果,後得優波毱多尊者付法,成爲西天第五祖,果然不負衆望,弘法利生,度人無數,應驗了提多迦尊者父親的夢兆。

  出家有四相,即身出家而心不出家者,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者,身心俱不出家者,身心俱出家者。出兩扇大門之家易,出叁界生死之家難,明了身心常與道俱之理,一念之頃,與道相應,則可當下自承當,不再受無明冤氣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