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宗公案:阿難尊者最後的遺教

  禅宗公案:阿難尊者最後的遺教

  道堅法師

  阿難尊者最後的遺教

  受人尊敬的阿難尊者,王舍城人氏,爲刹帝利種姓,爲斛飯王的王太子,跟佛陀是堂兄弟,古籍中說他“多聞博達,智慧無礙,”。他出生在佛陀成道的夜晚,因號阿難,譯文慶喜,得生佛世,當然值得慶喜的。阿難出家以後,跟隨佛陀遊行印度傳教。凡是佛陀說法的時候,他就暗暗記下佛陀的言教,經常在講經法會上總結和傳達佛陀的經文奧義。佛陀圓寂後,迦葉尊者主持佛教叁藏(經、律、論叁藏)結集,他被推選爲經藏結集的主持人,和王百阿羅漢收集整理佛陀的教法,世人公認他爲多聞第一。

  迦葉尊者入滅後,阿難尊者成爲世界佛教的領袖,在印度各國巡回傳教。阿難尊者將入寂時,恒河南岸的摩揭陀國與北岸的毗舍離國兩相對峙,刀兵相向。阿難尊者就給他們的國王阿阇世王和毗舍離王托夢,預示將般涅槃。二國王都想得到阿難的舍利供養,同時趕到恒河邊,見阿難于河中上空跏趺而坐,並對二國王開示道:

  二王善嚴住,勿爲苦悲戀。

  涅槃當我靜,而無諸有故。

  時有雪山王百仙人應空而來,禮尊者足,皈依佛教,剃度出家,並說偈言:

  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

  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

  偈頌畢,尊者分身作四份入寂,其中一份與毗舍離王,一份與阿阿阇世王,讓他們各自起塔供奉。二國王心懷慚愧,各自退兵。

  評語:阿難尊者的一生,精彩之處甚夥。一是摩登伽女之難:一次在路邊向旃陀羅女缽吉帝乞水,由于阿難相貌莊嚴,致使此女對他一見鍾情,遂施咒術令阿難迷失本性,俾遂其願。終因佛力加持,阿難始得以脫身,最後缽吉帝女爲佛所教化,出家得阿羅漢果。缽吉帝在印度屬于不可觸者,是最低下的種姓,便因阿難的原故,佛教沒有放棄這些受盡歧視的弱勢群體,讓他們享受到了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二是女性出家因緣:今天的女性得以出家,應歸功于阿難尊者,因爲他請求佛陀准許收容出家女弟子。叁是佛經結集:由于阿難尊者記憶力非凡,佛陀的言教在他的努力結集整理才得以面世。四是入寂這一次,分身涅槃,止息戰爭,被傳爲千古佳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