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明代華岩洞住持無權大師

  明代華岩洞住持無權大師

  道堅法師

   華岩寺之名,自聖可大師始。華岩最早有寺,原址在華岩洞。因年代久遠,曆史湮滅,故不知起始年代。宗鏡大師《華岩續志》考其始于唐代,後人因之。讀《巴縣志》,知道洞中曾有古羅漢詩碑,散失已久。清代聖可大師住持華岩,因其地無法容納衆多求學者,便在華岩洞對面山坡上建寺,名華岩寺。所以聖可大師被華岩寺尊爲開山祖師。在聖可大師之前,我們應該記住兩個偉大的人物——其一是明代複興華岩洞的無權大師,其二是謙恭讓賢的性圓洞主。性圓洞主,生卒年月不詳,生平事迹無考,僅知他是康熙年間華岩洞住持,與半偈等高僧一起祈請聖可大師,讓位賢達,很有高僧風度。而明代無權大師則是華岩一代中興祖師,爲華岩洞文獻記載最早的高僧。

   聖可大師在家法子之一,清初四才子之一,世襲七百年土司雲南楚雄高奣映在《華岩寺開山碑記》載:“其山名待老,岩阿湫隘,岩勢崱屴,岩前一柏,岩屋蕭蕭而已。先有楊益其人,延僧無權傍嵓重構。夫新之有人,則創之者豈無。自乃詢之故老,其知者無存。尋之斷碑,亦惟重構之歲月,蓋在明神宗丁亥間也。”這裏說華岩洞以前的建築並不多,只是幾間依岩而建的“岩屋”而已。明代有當地主楊益居士,發心重修寺院,禮請僧人無權大師住持寺宇。高氏看到“斷碑”說是明神宗丁亥年的事。神宗即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1620),明穆宗第叁子。隆慶二年,立爲皇太子,時方六歲。隆慶六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次年改元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萬曆丁亥年是1587年,神宗即位十五年。著名的文士余價《華岩寺常住碑記》卻給出了不同的說法:“華岩寺因華岩洞得名,至洞啓創近遠皆不可考,惟明萬曆已亥,裏人楊益延僧無權重建。”余介說無權大師在己亥年重建華岩洞。萬曆己亥是神宗二十七年(1599),比高氏所說少了十二年。查看後世介紹華岩寺文章,幾乎形成丁亥與己亥兩個版本。近日考華岩祖堂所藏《萬世燈碑記》,落款爲“大明萬曆己亥九月吉旦”,則余介所說爲准。

   萬曆年間,華岩洞已是一片狼藉,僧散而寺毀,幸有滬州僧無權大師寓此,經大德發起,楊益及其子楊庭化、楊庭雨等共同發心,襄助盛緣,建寺安僧,置田買地,又成古刹風尚。無權大師率徒盈法和本性法師等人,再興伽藍,開權化實,成就一番無量功德。

   七十年後,性圓大師住持華岩洞,楊益後人楊繼芳又再善心,捐贈宅基地和祖墳山,再造新寺,名華岩寺。此又華岩一段公案了。

   明代之重慶佛教,曆經滄桑,與華岩洞湫隘寺同時者,據向楚《巴縣志》載,存此待考:

   朝天門內之治平寺羅、崇因寺、羅漢寺、五福宮等。

   東水門內之報恩寺(華岩寺下院)、華光寺、小校場報恩寺。東水門外有普濟寺、朝陽閣。以及准提庵即當時的江南會館,禹王廟即湖廣會館,列聖宮在儲奇門爲浙江會館,天後宮爲福建會館,人和灣有山西館,南華宮爲廣東會館等,雖是會館,但都有僧人住持寺院,打理慈善事業。

   南紀門有寶善寺。

   千斯門外有紫雲寺。

   太平門外有圓通寺。

   妙公鄉有夜雨寺、佛陀寺。

   龍隱鎮有宋治平年建之寶輪寺、複圓寺、新開寺、能仁寺。

   新豐鄉有玉京寺、仁壽寺。

   龍鳳鄉有淨慈寺。

   曾家鄉有元代佛來寺、蓮花寺、回龍寺(爲明代湯進士祠)、宋代南橋寺。

   虎溪鄉有福興寺、桃竹寺、寶峰寺、唐代中峰寺、萬寶寺。

   西永鄉有聖燈寺、白雲寺。

   高店鄉有雲頂寺。

   同興鄉有天臺寺。

   新發鄉有雲峰寺。

   土主鄉有佛現寺、桂香寺、東林寺。

   鳳凰鄉有宋紹熙海會寺。

   興隆鄉有古佛寺、佛宇寺、五雲寺。

   蔡家鄉有唐代黃鶴庵、龍車寺、青峰寺、福甯寺、龍篆寺、新開寺。

   北碚鄉缙雲寺、雨臺寺。

   歇馬鄉的歇馬廟、舞鳳寺、石佛殿、龍吟廟、天臺寺。

   青木鄉的古佛寺、八廟堂。

   白市鎮太慈寺、宋乾德虎峰寺、靈芝寺、淨石寺、觀子寺。

   含谷鄉的含谷寺、玉泉寺、龍泉寺、寶光寺。

   走馬鄉慈雲寺。

   福壽鄉的古洞寺、龍頭寺。

   人和鄉的古佛寺、寶積寺、唐代曲水寺、雲鳳寺、雲停寺、雙山寺。

   馬王鄉的朝陽寺、岩壽寺。

   圓明鄉的圓明寺、玉鳳山。

   西彭鄉的鐵佛寺、圓通寺、龍緣寺。

   銅罐鄉的虎溪寺、太平寺。

   跳蹬鄉的金鳌寺、龜亭寺、石林寺、白雲寺、金劍寺。

   土橋鄉的登雲寺、寶蓋寺、土橋寺。

   魚洞鎮的龍門寺、回龍寺。

   百節鄉的真如寺,仙池寺。

   一品鄉的雲龍寺、雲鳳寺。

   海棠鄉的白衣庵。

   崇文鄉的塗山寺。

   文峰鄉的泉山寺。

   鹿角鄉的洪福寺、艾羅寺。

   界石鄉的慈恩寺、高洞寺。

   龍岡鄉的彌陀寺。

   南彭鄉的白雲寺、高灘寺、石洞寺。

   石岡鄉的青蓮寺。

   樵坪鄉天成寺。

   仁厚鄉的圓廣寺、銅鼓寺。

   石馬鄉的雲篆寺、毘盧寺、寶蓮寺。

   馬鬃鄉的馬鬃寺。

   跳石鄉的洪佛寺、虎峰寺。

   南龍鄉的圓通寺。

   仁流鄉的大佛寺。

   石廟鄉的雲豁寺、千佛寺。

   龍門鄉的玄壇廟、宋紹興覺林寺。

   彈子鄉的大佛寺。

   長生鄉的蓮池寺、永靈寺、宋紹興廣福寺。

   迎龍鄉的漢武堂。

   忠興鄉的月華寺、宋代福慧庵。

   二聖鄉的唐代複興寺。

   五布鄉的白沙寺(現爲華岩寺下院)。

   雙勝鄉順風寺、甯安寺、金華寺。

   豐盛鄉的紫雲寺、雲鄉寺、九龍寺、接龍寺。

   木洞鎮的海眼寺仰山寺、慈光寺。

   麻柳鄉的回龍寺、興隆寺。

   雙河鄉的華家寺、五臺寺。

   棟青鄉的棟青寺、岚山寺。

   廣陽鄉的金紫寺。

   清和鄉的寶林寺。

   石龍鄉的大興寺、寶慶寺、普照寺。

   石灘鄉的迎龍廟。

   涼水鄉的玄慈廟。

   雙新鄉的妙緣寺。

   接龍鄉的龍會寺。

   太平鄉的覺林寺、大千寺。

   太和鄉的天心寺、荔枝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