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儀軌 講記 下篇 不共同內前行 第一講 皈依

  

第一講 皈依

  

  一、皈依概述

    (一)皈依概念

    何謂“皈依”?用通俗的話來講,皈依就是自己求救的地方,比如小孩子很怕狗,看到狗就跑到大人身後躲起來。衆生亦複如此,因爲畏懼輪回特別是叁惡趣之苦而尋求庇護。就正法皈依而言,往昔未解皈依之究竟理趣,希求現世及天道安樂而皈依世間君主或天界鬼神,如今從偏道和誤道皈依正法,希求永恒出世間安樂。

   (二)皈依基礎

    皈依的基礎乃信心。華智仁波切曰:“啓開一切之法門,寂滅一切修行障,證得一切教言義,彼爲敬信之功德。”諸佛菩薩之加持無處不在,然我等能否領受其加持並真實納入心相續,唯有依靠信心。信心圓滿諸法是大圓滿不共之教授,此中荟萃了一切乘法之精華。五濁惡世中,異端邪說多如牛毛,我們之所以選擇正法作爲永恒的依止,是因爲敬信佛陀無欺的教言,深信一切有情都曾做過自己的父母,且衆生與己平等,內在皆具佛性,故依此信心生起大悲菩提心,受持如海佛子行。如是修行當以信爲首,唯有無僞之誠信方能引導我們出離輪回,趨向解脫。

   信心分爲淨信、欲信和誠信。淨信:無由地對佛像、僧衆、經書、佛塔、寺廟等生起虔誠的恭敬心,稱爲淨信。淨信的特點爲:短暫且易生滅。

   欲信:了知輪回過患,意願斷惡行善、意念解脫的功德而希求解脫,稱爲欲信。因未完全了知佛法奧義,故行道中仍有波動。欲信持續時間比淨信長而穩定,生起欲信雖具功德,但同樣有生滅變化。

   誠信:乃不退轉之信心。完全了知因果的含義和叁寶的不共功德與加持,從內心深處對上師和法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在行道修法過程中不會産生動搖。蓮花生大師曰:“具有堅信得加持,若離疑心成所願。”圓滿誠信的特點爲:不生不滅,永不變化,乃證悟之時妙力呈現的真實功德。

   如前所述,今生能否獲得解脫,完全取決于信心之上。無論是密宗無上竅訣大圓滿、大手印,還是禅宗、淨土等一切法門,都將信心作爲修法之根本。于信心中持戒,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叁學以信心爲基礎作爲修持,所以信心尤其誠信是不可缺少的。

  二、皈依的分類

    九乘次第有不同的皈依內涵,修五加行、直斷、頓超等不同次第,有不同的皈依內涵。作爲修行者必須了知不同次第皈依之意趣,方可無誤修證。在此將皈依分爲小士道、中士道和大士道皈依。其中最根本的區別在于發心。小士道皈依因畏懼叁惡道痛苦而希求人天善趣;中士道皈依希求獨自從輪回中解脫,乃聲聞、緣覺之皈依方式;大乘誓願自他均從輪回中超越。因皈依動機不同,對應的果位、皈依境、戒律等等亦有所區別,在此從略。作爲大乘修行者,我等應依上士道皈依,欲求將無邊有情衆生安置于圓滿正等覺之果位而發心。

  

  

  

  叁、皈依的方法

    隨文明觀皈依境修持皈依。觀想的同時身體要恭敬頂禮,語要念皈依偈,意要思維發願:唯有上師叁寶才是我及一切衆生的救護依靠處。

  

  

   以下皈依境觀想方法摘自《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華智仁波切造、索達吉堪布譯)

   將自己的住處觀想成由各種珍寶組成的清淨刹土,美妙悅意、平坦光滑猶如鏡面,無有凹凸不平的山崗、窪地。在自己正前方觀想一棵具有五枝的如意樹,枝繁葉茂、百花齊放、碩果累累,極其圓滿,蔓及各方,遍布東南西北整個虛空界,所有的枝葉全部是由各種珍寶鈴、璎珞裝點。

   然後觀想中央的樹枝上:本體爲叁世諸佛的總體、無等大悲寶藏具德的根本上師,形象是邬金大金剛持(蓮花生大士),他的身色白裏透紅,一面二臂,雙足以國王遊舞式安坐在八大獅子寶座上面的各種蓮花、日月坐墊上,右手以契克印執持純金五股金剛杵,左手平托天靈蓋,裏面有充滿無死智慧甘露的寶瓶,瓶口由如意樹嚴飾,蓮師身著錦緞大氅、法衣、咒士衣,頭戴蓮花帽,與身色潔白、手持彎刀、托巴的佛母益西措嘉空行雙運。蓮師的面部朝向自己,安坐在前方的虛空中。接下來要觀想蓮師頭頂上諸位傳承上師以重樓式安坐。本來,共同續部有無數傳承上師,但在這裏只是略觀大圓滿心滴派最根本的傳承上師,也就是:法身普賢如來、報身金剛薩埵、化身極喜金剛、阿阇黎文殊友、上師西日桑哈、智者加納思紮、大班智達無垢友、邬金蓮花生大士、法王赤松德贊、譯師貝若紮納、空行益西措嘉、遍知龍欽繞降、持明無畏洲,他們各自的裝飾、裝束樣樣齊全,上面一位上師的坐墊沒有接觸到下面一位上師的頭部,這些傳承上師就這樣以重樓式而安坐,周圍由本尊及四續部不可思議的尊衆、空行勇士團團圍繞。

   隨後再觀想前方的樹枝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周圍由賢劫一千零二尊佛等十方叁世諸佛所圍繞,他們全部是殊勝化身梵淨行的裝束,頭有頂髻、足有輪寶等具足叁十二相與八十隨好,雙足金剛跏趺坐,身色有白黃紅綠藍色,身體放射出不可思議的光芒。

   之後觀想右方的樹枝上,以文殊菩薩、金剛手菩薩、觀音菩薩這叁位怙主爲首的八大隨行佛子(八大菩薩:普賢,文殊,觀音,金剛手,虛空藏,彌勒,地藏,除蓋障)由大乘聖者僧衆圍繞,他們的身色也有白、黃、紅、綠、藍,以十叁種圓滿報身裝飾莊嚴,雙足以平等式站立。再觀想左方的樹枝上:舍利子、目犍連聲聞二聖由聲聞緣覺聖者僧衆(釋迦牟尼佛之十大弟子:摩诃迦葉、阿難陀、舍利弗、須菩提、富樓那、目犍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優婆離、羅睺羅)圍繞,身色潔白,身著叁法衣,手持錫杖與缽盂,雙足站立。

   接著觀想後方樹枝上:法寶經函層層疊疊,金光閃閃的格架中央最上方陳列著六百四十萬頌大圓滿續部,所有函頭標簽 都對向自己,經函光芒四射,自然發出“啊勒、嘎勒 ”的自聲。這些樹枝的所有空隙中間有智慧護法神和業成護法神,其中男相護法神面部一律朝外,成辦和保護修持菩提正法、遣除違緣與障礙以及禁止外部障礙進入內部的事業;女相護法神面部向內,成辦內在成就不散失于外的事業。這些事業護法神都具有智、悲、力的無量功德,對我十分慈愛。把他們全部觀想成引導衆生的大導師。

   下一步,把今生的父親觀想在自己的右側,母親觀想在左側,前面是以對自己憎恨的敵人和進行加害的魔障爲首的叁界六道一切衆生,就像大地上規模盛大聚會的人們一樣聚集在一起,大家面向皈依境雙手合掌、叁門畢恭畢敬,身恭敬就是頂禮膜拜,語恭敬念誦皈依偈,意恭敬心裏默念:從現在起,自己無論是上升還是下墮、是苦是樂、是好是壞、是病是痛,除了上師叁寶您以外我沒有其他的依靠、救護、怙主、友軍、希求處與皈依處。因此,從即日起一直到獲得菩提果之前,我全心全意、誠心誠意將自己托付于您,成辦任何事情,既不向父親詢問,也不與母親商量,又不自作主張,完全依賴于上師叁寶您,一切奉獻給您,精勤修持您,除您之外我無有其他的皈依處、指望處。以這般至真至誠的猛烈之心念誦下面的皈依偈:

  

   每一座期間盡心盡力念誦皈依偈,總數合計起來至少要圓滿十萬遍,在沒有達到數量之前,一定要以閉關的形式來觀修,在平日裏也應該念修皈依。

   如果有人想:皈依時將自己的父母觀在左右,而將怨敵、魔障二者觀在自己前面,爲什麼觀想怨敵魔障比父母還重要呢?

   這是因爲,作爲已經進入大乘的修行人,我們理所應當對無邊無際的一切衆生平等地修慈悲心與菩提心,尤其是爲了圓滿廣大的福德資糧、避免失毀所積累的一切善根,完全有必要將修安忍放在主導地位。正如所謂的“若無生嗔境,于誰修安忍?”也就是說,我們只有依靠怨敵、魔障對自己進行損害,才能修成難行的忍辱。如果好好加以觀察,就不難發現,從修行方面而言,仇人與魔障比自己父母的恩德更大,爲什麼這樣說呢?父母教給我們的是成辦現世利益的一切欺诳手段,使我們後世無法從惡趣的深淵中解脫。從這一點來說,父母的恩德並不很大。而怨敵魔障呢?其中的怨敵以對我們製造違緣、妨礙修行而成了我們修安忍的對境,並且使我們斬斷長久以來無法擺脫的輪回縛索,遠離財産受用、沒有自由等等一切痛苦的來源,所以對我們恩德極大。魔障也同樣是我們修忍辱的對境,它使我們遭受病痛及苦痛的折磨,我們依靠這種折磨可以清淨自己往昔所造的許多罪業。例如,至尊米拉日巴依靠伯父與姑母霸占他們家所有的財産受用這種外緣才遇到了正法。又如吉祥比丘尼也是因爲遭受龍魔的侵害而修持觀音法,最後獲得了殊勝成就,通過諸如此類的實例可以看出,怨敵和魔障作爲我們值遇正法之因,可以說是恩德深厚。如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說:“遭受危害令己遇正法,得解脫道害者恩德大;厭離痛苦令己遇正法,獲得永樂痛苦恩德大;非人作害令己遇正法,獲得無畏鬼魔恩德大;人等嗔恨令己遇正法,獲得利樂嗔者恩德大;猛烈惡緣令己遇正法,獲無變道惡緣恩德大;他人勸告令己遇正法,獲精華義勸者恩德大。平等報恩善根回向彼。”因此,怨敵、魔障不僅今生今世對自己的恩德頗大,而且他們也是自己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這樣來觀想非常重要。

   最後收座時,自己要以滿懷恭敬作爲緣,觀想皈依境的所有聖尊,身體放射出無量光芒,普照自他一切衆生,自他一切衆生猶如鳥雀被石簧驚動“撲棱棱”地飛起一樣融入皈依境的諸位聖尊當中,皈依境的所有尊衆也從邊緣逐漸融入光中,之後,融入中間集叁寶于一體的上師中,頭頂重樓式的一切尊衆也融入下面的上師,上師又融于光中,光也消失于法界,最後自心盡可能地安住在遠離…

《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引導儀軌 講記 下篇 不共同內前行 第一講 皈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