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宿世悲心,乘願再來--阿松·桑昂丹增的故事

  宿世悲心,乘願再來

  --阿松·桑昂丹增的故事

  阿松活佛出生于四川省甘孜新龍縣,父親名爲尼瑪,母親名爲紐樂,活佛在衆多祥瑞中來到人間,取名才旺江稱。在活佛七歲那年,父親尼瑪病了,于是父親和叔叔帶著活佛去朝拜拉薩。在大昭寺,有位喇嘛看著年方七歲、捧著哈達的活佛,對其父親和叔叔說:“這孩子是一位大活佛。”他們在拉薩住了一年,第二年又去朝拜甯瑪祖庭桑耶寺及密勒日巴尊者的道場,最後來到距拉薩130公裏卡共縣的卡共寺,該寺是蓮師二十五大弟子南卡娘波尊者的寺廟。父子朝拜了寺院,當來到寺旁一個閉關的山洞前時,活佛忽對父親和叔叔說:“我在這個山洞裏住過。”父親和叔叔均感到很驚訝。此時閉關洞裏住著一位八十七歲高齡、名叫宗阿欽毗的老喇嘛。老喇嘛一看到他們即說:“叁天前我已知道你們要來,特意爲你們念經加持,希望能順利到達。我等你們已經叁天了,現在終于來了。”老喇嘛說要給他們灌一個長壽頂,當他拿出灌頂用的金剛杵和一些伏藏品時,小活佛看到這些聖物自然脫口而出道:“這個金剛杵和伏藏品是我的。”老喇嘛和顔反駁說:“這可不是你的法器,這是南卡娘波尊者的珍藏品。”活佛一下把金剛杵和伏藏品從老喇嘛手裏奪了過來,並抱在懷裏,口中不斷說:“這是我的,這是我的!”還激動地哭了起來。父親和叔叔愣在一旁,眼前發生的事情簡直太不可思議了。老喇嘛于是又拿出一些法器擺在桌上,讓小活佛一一過目,上師不假思索地就把他前世南卡娘波尊者用過的法器從中挑了出來。

  【阿松活佛小時候】

  老喇嘛神色莊重地對活佛的父親和叔叔說:“我在定中觀察到南卡娘波尊者的轉世將回到這裏,叁天前我已做好准備要給小活佛灌頂,現在我已證實小活佛確實是南卡娘波尊者真實的轉世化身,他的名字就叫桑阿丹增吧!”言畢將南卡娘波尊者用過的法器恭敬地交還給活佛,並對父親和叔叔說:“你們此行要保密,就讓小活佛在寺院裏住下來吧。”父親和叔叔商量:“此前並沒有大活佛認證孩子就是南卡娘波尊者的轉世,還是把孩子帶到白玉昌臺大成就者昌根阿瑞仁波切那裏印證。因爲阿瑞仁波切是遠近聞名的大德,他的授記極具權威性,這樣對小活佛未來的事業會形成極佳的增上緣。”經過如此一番深思熟慮,父親對老喇嘛說:“我們要先回白玉拜見阿瑞仁波切,一旦得到印證,我再把孩子送回你這裏。法器和伏藏品也一起帶回。只要這孩子真是聖者的轉世,那在何處行利生事業都是一樣的。”

  回到家鄉後,父子先後谒見了色拉陽智尊者和法王如意寶,兩位尊者一致印證小活佛就是南卡娘波尊者的化身。法王並說:“阿瑞仁波切如果認證的話就是事實,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于是父子來到阿瑞仁波切閉關處,父親非常懇切地說:“我是老老實實的人,對仁波切您具有極大的信心,如果這孩子是真正的活佛,對衆生能作大利益,就請您真實地告訴我。雖然這孩子在拉薩得到了印證,但我並沒有讓他在拉薩住下,因爲我相信您的印證和安排。如果他不是活佛也請仁波切告訴我,我可以接受,我的心很平靜。”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阿瑞仁波切出乎意料地回答道:“你們認爲來昌臺是來拜見我嗎?我要告訴你,我認爲我是在朝拜南卡娘波尊者,我和尊者的轉世很有因緣,明年這個時候你和活佛再來這裏,到時我會告訴你活佛日後的安排和事業。”阿瑞仁波切並給小活佛賜名:土登桑丹絨波。

  次年,小活佛的父親不幸去世,遵照阿瑞仁波切的囑咐,小活佛和叔叔再次來到昌臺谒見仁波切,仁波切對活佛的未來授記說:“以後這裏要建一座寺廟,由你來當住持。”並預言以後會有衆多藏漢弟子來此求法閉關修行等。喇嘛妙音蔣陽龍多加參尊者也作授記:“未來將引導七萬所化衆生,趨向解脫利生事業。”

  後記:

  這是一個關于活佛的話題。因爲活佛往往是衆多修行人的導師,因此對于密宗弟子來說,再也沒有比討論這個話題更有意義的事了。無論藏傳佛教印證活佛的方式有多少種,也不論是以哪種方式印證,最終必然落實到最關鍵的一點之上:即這位活佛是否具備與之名聲相應的真實功德。如果僅以名聲大小,或對方自稱爲某某大德所印證、或是某位佛菩薩的化身,這是極不可靠的。妙音蔣陽龍多加參尊者在《救度一切衆生痛苦之大事業教言》中說:“某些人自稱:“我是活佛,乃某某傳承之傳人。”若彼不具上述之一切功德,且未知諸法之自性,豈能稱爲化身(活佛)?是故,爾等所求依怙供奉者,則其必具聖者之外內密功德及叁無漏學、成就征相等。”

  對于一個渴望脫離六趣痛苦、希冀獲得永恒快樂的修行人來說,選擇自己的導師,決定應比世間人尋求終身配偶還要慎重再慎重,因爲他不僅決定了今生的幸福,甚至關系到長遠未來的幸福。妙音蔣陽龍多加參法王說:“若于不淨之境生起信奉,不僅有罪墮之過,且無善果可得。所以,對不熟識之導師不應生起任何信心或邪見。若此導師不具法相功德,弟子雖生信心,然因對境不淨,難得真實善果,故無利益;信衆雖作種種財物供養,然因所供之境不淨,故均成無利益之供養……是故,于陌生導師未詳細觀察清楚之前,勿起任何信心與邪見,當淡然處之。”

  

✿ 继续阅读 ▪ 賜予弟子教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