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浴佛功德經(白話文參考)

  

《浴佛功德經》

  白話文參考

  編撰:王亮居士

  我是這樣聽說的。

  

一天,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和一千二百位大比丘們一起。另有無量無邊的大菩薩、天龍八部全都聚集而來。那時,清淨慧菩薩坐在會衆中。他因爲憐憫諸多有情衆生,這般思想:“是什麼原因,致使諸佛如來獲得了清淨身體,好相具足?”他又思想道:“衆生們得以值遇如來,親近供養,獲得了無量無邊的福報。但不知道如來涅槃後,一切衆生將如何供養,修行什麼功德,以致令他們播種下的善根能快速完全地成就無上菩提?”

  

菩薩這般思想後,便從座而起,偏袒右肩,頂禮佛足,長跪著合掌問佛:“世尊,我想請求提問,但願世尊垂顧允許。”佛說:“善男子,我將隨你所問,爲你演說。”這時,清淨慧菩薩對佛說:“諸佛如來與正等正覺相應,是什麼原因,使諸佛獲得了清淨的身體,好相具足?還有,衆生們得以值遇如來,親近供養,獲得了無量無邊的福報。但不知如來般涅槃後,一切衆生將如何供養,修行什麼功德,以致令播種下的善根能快速完全地成就無上菩提?”

  

這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善哉,善哉。你能爲未來世中的衆生,提這樣的問題。你現在認真聽,好好思想,按照我說的修行。我將爲你分別一一解說。”清淨慧菩薩回答:“好的,世尊。非常願意聽聞。”

  

佛告清淨慧菩薩:“善男子,要知道如來之所以身體清淨,是因爲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智慧,慈悲喜舍、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智慧,都善好清淨的緣故。若有人在諸佛如來處,以清淨心作種種供養。將香花、璎珞、幡蓋、供桌上的陳設物,布置在佛前,作種種裝飾。又用上妙的香水,爲尊容洗澡沐浴。燒香,普廣香熏心念的法界。又以飲食、鼓樂、弦歌,贊歎歌詠如來獨具的功德(原文,不共功德)。自己發殊勝的願心,將這一切功德,回向給無上一切智慧海。這人所獲得的功德無量無邊,乃至菩提心常在這人心中相續不滅。爲什麼呢?因爲如來的福德和智慧不可思議,不能數算,不能用來比較。善男子,諸佛世尊具有叁種身,即所謂的法身、受用身、化身。在我涅槃後,如果有人想要供養這叁身,當供養舍利。舍利又有二種:一種是身骨舍利,另一種是法頌舍利。世尊說偈頌道:

  

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

  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

  

《偈頌意思》

  

一切萬物由緣而起,如來演說這些起因,是爲了讓那些因緣滅盡。這就是大沙門說法的綱領。

  

  《注釋》

  

  是大沙門說:可以理解成“這是大沙門說的”,也可以理解成“這就是大沙門說的法”,也可以理解成“這就是大沙門說法的綱領”。讀者可以自己判斷哪個更合適。

  

不論是善男子、善女子、還是比丘等五衆出家弟子,應當造佛像。如果有人沒有那能力,他即使製作佛像如麥子那麼小,造塔如棗那麼小,幡竿如針那麼點,傘蓋如麥子屑。或將芥菜種子般小的舍利,或寫法頌,安置在佛塔佛像內。各人隨自己能力,以至誠殷重的心,供養以上珍奇物。這人所獲得的功德,如同供養我現在身,同等無異。善男子,若有衆生能這般殊勝的供養,他將成就十五種殊勝的功德:

  

一,常懷慚愧心;二,發清淨的願心;叁,內心真誠;四,親近善友;五,進入無缺漏的智慧中;六,常見諸佛;七,恒常受持正法;八,能照諸佛的教導修行;九,隨自己心願,往生在清淨佛國中;十,若是投生在人中,將出生在大姓尊貴人家,被人敬奉。他人對己生起歡喜心;十一,出生在人中,自然而然心中念佛;十二,一切魔軍,不能煩惱損害他;十叁,能在末世,守護受持正法;十四,被十方諸佛加持守護;十五,快速得以成就五分法身。

  

那時,世尊說偈頌道:

  

   我般涅槃後  能供養舍利  或造窣睹波  及以如來像

   于彼像塔處  塗拭曼荼羅  以種種香華  散布于其上

   以淨妙香水  灌沐于像身  上味諸飲食  盡持以供養

   贊歎如來德  無量難思議  方便智神通  速至于彼岸

   獲得金剛身  具叁十二相  八十隨形好  濟度諸群生

  

《偈頌意思》

  

在我般涅槃後,若有人能夠供養舍利,或造塔、作佛像。將曼陀羅香塗抹在佛像、佛塔上;又將種種花香散布在上面;以潔淨上妙的香水,沐浴佛像;將上等美味的飲食,全都拿來供養;贊歎如來的功德,無量難以思議;贊歎如來以巧妙他人接受的智慧和神通力,救度衆生快速到達彼岸。贊歎如來獲得金剛身,具足叁十二種好相,八十種隨形好,救度一切群生。

  

那時,清淨慧菩薩聽完這偈頌後,對佛說:“未來世中的衆生,將如何沐浴佛像?”佛告清淨慧菩薩:“你們應當心中正念如來。不要迷戀于“空無”,也不要迷戀于“有”。要對諸多善品德,心懷渴慕仰望,不感到厭倦。通過叁解脫門,善修習智慧。常求出離,不要在生死輪回中。要對一切衆生起大慈悲心,心願自己快速地成就叁種身。

  

善男子,我曾經爲你演說過四真谛法、以及十二因緣、六波羅蜜。今日再爲你以及國王、王子、大臣、後宮王妃、皇後、天龍、人、鬼,演說在一切供養中最爲第一的浴像法。這樣的供養,勝過以恒河沙數般的七寶供養佛。

  

《注釋》

  

五衆弟子們:佛弟子具體細分有七類,在家男女居士,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另有一個稱呼是式叉摩那,是對沙彌尼成爲比丘尼前二年的稱呼。所以出家具體細分有五類。

  叁解脫門: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叁種身:法身、受用身、化身。上文中提到過。

  

若有人想要沐浴佛像,應當准備牛頭、栴檀、白檀、紫檀、沈水、熏陸(乳香)、郁金香、龍腦香、零陵(薰草)、藿香等等。將這些香,放在幹淨的石頭上磨成香泥。調和成香水後,放置在幹淨的器皿中。

  

在清淨的地方,用好土造個高臺,或是方形或是圓形。形狀大小,隨時間多少而定。在高臺上放置個洗浴用的貯水器皿,器具中安坐佛像。用香水爲佛像洗浴潔淨,然後用清水爲佛像淋浴。所有用的水,都必須過濾潔淨,不要傷害到蟲。用二根手指沾取浴像水,滴在自己的頭頂上。這水名爲吉祥水。水用後要倒在潔淨的地方,不要讓腳去踩。然後用細軟的毛巾拭幹佛像,令佛像潔淨。再燒諸多名香,令四周各處充滿濃郁的香氣。最後,將佛像安置回本處。因爲這般沐浴佛像的緣故,能令你們人天大衆,在現世中享受富裕快樂,無病延年,心中所求無不遂願。不但如此,親友眷屬全都安隱。能令大衆長久辭別八難,永遠出離痛苦的根源,不再承受女人身,快速成就正覺。佛像安置回本位後,要燒諸香。本人親自在佛像前面,對佛像虔誠合掌,說偈頌道: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功德莊嚴聚

  願彼五濁衆生類  速證如來淨法身

  戒定慧解知見香  遍十方刹常芬馥

  願此香煙亦如是  無量無邊作佛事

  亦願叁塗苦輪息  悉令除熱得清涼

  皆發無上菩提心  永出愛河登彼岸

  

《偈頌意思》

  

我今日澆灌沐浴諸如來,清淨的智慧和功德,莊嚴聚集。但願這智慧和功德,令那五濁惡世中的衆生,快速證得如來清淨的法身。戒律、禅定、智慧、開解知見的香氣,充滿十方國土,恒常芬芳濃郁。但願這沁香的煙氣也是這樣,讓它無量無邊地作佛事。也願叁塗中的痛苦輪回,可以安息,使那些地方的酷熱全都去除,得著清涼。讓叁塗中衆生全都發無上菩提願心,永遠出離愛河,登上彼岸。

  

當時,世尊說完此經後,會衆中有無量無邊尊大菩薩,獲得無垢叁昧。無量天衆得著不退轉智慧,聲聞弟子們發心,求願獲得佛果。八萬四千衆生,都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願心。

  

這時,清淨慧菩薩對佛說:“世尊,幸蒙大師哀愍,讓我們受教浴像法。我從今日起,要勸化國王、大臣等一切有信心並樂于作功德的人,讓他們日日爲佛尊貴的儀容洗澡沐浴。令他們由此獲得大利益,常常頂禮接受,歡喜奉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