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方確指》淨業課誦▪P2

  ..續本文上一頁泯滅了它們的界限。所以趣入到這個深心裏面去——“轉深”,轉到更幽深的心性裏面去,這樣就得到禅定了。在這個定中,“定久不知誰喚醒”,是這句佛號把我的主人翁喚醒,還是主人翁把佛號喚醒?“不知誰喚醒”,已經是沒有主客體的對待了。已經是到了不二的情況下,才沒有誰和誰的關系,所以才“不知誰喚醒”。在不二的情況下,這種“滿天霜月照幽林”。“滿天霜月”代表我們清涼的般若智慧的光明。在這裏面,它能夠照出幽林——幽深的菩提覺林。你看這些偈頌都代表徹悟大師確實是證念佛叁昧的人,沒有這樣的境界他寫不出來。但也恰恰我們就理解它爲覺明妙行菩薩講修行叁昧是什麼境界——可以把這個來作一個注解。好,那麼在這樣的一個修行念佛叁昧當中,切記不要“亡形死心”。認爲“我身體都忘記了,我沒有念頭了,我心死了”就是好境界。恰好相反,這不對哪!這落到外道和魔的知見裏面去。那些外道修無想定就是“我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他無非就是無想定而已。禅宗講這個就是叫枯木禅了,那都要呵斥的。談到枯木禅有一個公案,這個唐宋時期有很多老婆子,都是很厲害的明眼人,有個叫婆子燒庵的公案。說有一個婆子供養了一個庵主,就是禅和子——修禅的。供養了二十年,供他修行:給他一個修行的屋子,常常讓一個年輕的女子給他送飯——後勤工作,能讓他安心辦道。有一天,這個婆子就對這個女子說:“你今天送完飯,等他吃完飯,就一下子把他抱住,就問他“這個時候你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女子還真的就依教奉行。等這個二八妙齡女郎一下了把他擁抱住:“啊,這時候你感覺怎麼樣啊?”這個庵主倒是回答了兩句話:“枯木倚寒岩,叁冬無暖氣。”說了這兩句話。這個女子就放了手,回去就把這個經過告訴了婆子。這婆子一聽就說:“原來我二十年供養的是一個俗漢。”就走過去把這個庵主趕走了,把這個庵也燒掉了。那大家參一參,爲什麼?從持戒——戒律角度來看,他很講戒律。但爲什麼這個婆子說他是個俗漢?你想一想,這裏是不是又進入了亡形死心的狀態啊?“枯木倚寒岩,叁冬無暖氣”,修行到這個程度,對嗎?我們講阿彌陀佛名號,爲什麼講寂和照的統一?寂中有照,照中有寂。你在寂中一點照都沒有,這就是枯木禅了。沒有一點“暖氣”,這就不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還在心意識裏面,他還在對待法裏面。所以他是一個俗漢,他沒有得到佛法的精髓。這都要注意。覺明妙行菩薩說,如是打坐一段時間,可以再起來經行念佛,然後再去持誦經典。這樣經行、念經、拜佛有個次序,交叉進行。但要注意,不要匆匆忙忙,不要好像趕集樣的,一口氣把所有功課做完,說“我今天佛號全念完了”。但是你當下是一個敷衍了事的念頭,你就不叫真正的修行。修行是心性上的細活,不是在事相上——“我把事情幹完了”。一般修道人一定要遵守善知識的明智的教誨。如果不遵守知識的明誨,決定修行“勞而無益”。前面我們知道什麼叫善知識,善知識就是過來人。你要到北京去,怎麼問路?問一個曾經到過北京的人。如果他自己都沒有到過,你去問他,說不准就問錯了——他指錯了路哪。善知識是明眼人,是過來人,如果不遵守善知識的教誨,過不了很久就會失敗。這是要謹慎的。覺明妙行菩薩告訴無朽比丘:“我就是過來人,你要決定按我的教誨來做。”再下面談到,淨土經典以及旁涉經典所談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一定要講誦明白。依正莊嚴的境界實際上就是妙真如性的境界——涅槃的境界,也就是佛的法界。這些,作爲淨土的學人一定要在我們的內心熏習。熏習依正莊嚴,就是用真如熏習我們當下這個迷失的心,熏習一顆新生的淨業種子。但這種熏習——你要讓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在我們內心很熟悉,它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爲我們多生多劫熟悉的都是人間的事情、五欲六塵的東西,對這麼清淨平等的境界我們是很生疏的。我們可能讀了很多遍《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但還是覺得像水和油的關系,入不到心裏去。要把它明白、熟悉,一定要有一個耐心的滲透過程。那怎麼滲透呢?可以有幾種方法,或者讀誦——反複讀誦,或者抄寫——抄經,或者一字一字拜經,再加上講演。用這些方法,而且不斷地反複,天天照面,才慢慢熟悉一點。要麼我們都是懵的。熟悉之後有什麼好處呢?如果我們在靜坐的時候,或者在經行的時候,或者在禮佛誦經的時候,這些淨土的境界現前了,你當下就能覺了這個境界是好境界。是正的還是邪的,當下你就有個辨別能力。辨別能力來自什麼?來自經典。跟經典相應的就是真境界;跟淨土不相應的就是假的、僞的、邪的。這樣就不至于被其它的境界所迷惑。尤其到了臨命終時還有各種境界。有時候你看淨土的一些往生者,他可能首先來的是天界的:或者忉利天的天人來接他——它也很莊嚴,這時候他知道這不是淨土境界,他不爲所動;過一下子又夜摩天的境界現前,天人吹吹打打來接他,他也不走。一定要等到極樂世界的淨土現前,他才愉快地走。那在這種關鍵時刻,一定要平時對這種境界非常熟悉,你才能夠有一個明晰的判斷。按照覺明妙行菩薩這樣的方法來修,而且不增不減,再加上這樣一個觀慧的靜坐,那這個成功一定是上品上生了。希望大家依教奉行。南無阿彌陀佛!

   ——2009年冬季佛七大安法師講于東林寺

  

《《西方確指》淨業課誦》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