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靈山會上的「無量衆」,必然「有能敬信者」;意思隱含無量衆中也許有不信者在,故佛及舍利弗,故意叁止叁請,目的無非是令欲聞法者,心益急切,而增上慢人,因此退席,免其因不信而謗法墮落,可見佛是如何的慈悲,處處爲衆生設想。
疑,確實是衆生的通病。接著我們再講一個公案,以說明衆生多疑善嫉所造成的禍害。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曾以一個「
謀猴肝」的故事來教化大衆:從前有一個暴志的比丘尼;暴志就是志向不堅定,突然信心非常之強,但是不一會信心又完全消失了。這個比丘尼雖然舍家而修佛道,但是卻經常的犯戒,更毀佛謗法,謗佛、謗法、謗僧,時常對出家人講些輕蔑的說話,所有的比丘,都覺得她很奇怪;大衆都感到非常的疑惑。于是佛便爲大衆說了「
謀猴肝」的故事,道出比丘尼爲何犯戒的原由:過去無量劫的時候,海上有一個魚
,與林間一個猴王非常的友善,互通往來;這個猴王非常的有智能,也通曉一些義理,所以
便和猴王經常共論經義;但是
的妻子非常的多疑嫉妒,不願意她的
丈夫外出和猴王聊天議論,所以想方設法,來謀害猴王。有一天
婦假裝自己患了重病,這個病必需要猴子的肝才能治愈,若不得猴肝就無藥可救;
夫爲了愛妻子,就想辦法謀取猴肝,于是一天便假裝請猴王到家裏作客,說准備了很多的美酒佳肴,請猴王食用;猴王不知內情,便欣然應約。由于
住在水裏,但猴王不識水性,所以要到
的家去,必須由
背著牠越過水面才能到達;在
背著猴王回家的途中,
還有一點良知,于心不忍,不自覺地說出請牠到自己家裏作客的原因,說自己的妻子得了重病,一定要食猴肝才能治好,所以請牠吃飯是假,想要取牠的肝才是真。但是猴王非常的聰明機智,立即回答說牠的肝不在身上,剛出來的時候放在樹上,所以要
送牠回去才拿得到。愚笨的
不知道猴王是這樣的聰明,于是便送他回去;猴王返回樹上便走了。從此便不相往來,再也沒有見面了。
前面說了,爲什麼暴志比丘尼,會這樣的多癡惑、多嫉妒,並且謗佛、謗法、謗僧?原因是剛才提到的謀取猴肝的
婦,就是比丘尼的前身,
就是犯了五逆重罪的、後來跟佛作對的提婆達多;而機智的猴王就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由此公案,可想而知,人的多疑,不只是今生今世,而是多生多世,都會累因積果去害其他的人,所以我們要以此爲警剔,不要有疑惑,要充滿正見、正信。我們念佛人,對極樂世界不要有疑惑;對自己能不能往生,也不要有疑惑,因爲阿彌陀佛非常的慈悲,祂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曾經發過四十八大願,祂成就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給我們一個方便,可以帶業往生,我們只要一念到十念便可以求生西方。試想,在座的善男子、善女人,念了這麼多佛,怎會去不到呢?所以我們心中不要有疑惑,因爲一有疑惑,便會生到「懈慢國」中去。
在《菩薩處胎經》裏說到,我們生染著心就會墮入懈慢國中:「佛言,過此西方十二億那由他剎有懈慢國,決樂安隱。人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若從此國過,人多染著,即願生其中,遂不得到彌陀佛土。若人見此,不貪不愛。即得越過至安樂國。」《彌陀經鈔》解釋說:「此懈慢國,即《無量壽經》所謂『疑城』。佛恐衆生念佛生疑。故現此國也。問:既雲『懈慢』,何得快樂?答:若對極樂即爲懈慢;若對娑婆即爲快樂也。」懈慢國是前往西方極樂世界途中的一個國家;如果念佛人對極樂世界、對佛及佛的智慧産生疑惑,就會將自己的智慧善根消減,就不能生到極樂世界去,而當路過懈慢國的時候,心裏便會染著,便會喜歡上這個地方,就會投生到這個國家去,可是這個國家並不是彌陀淨土,不是究竟地方;因此我們要有信心,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的話,即使我們去到邊地夷城或懈慢國的時候,就不會動搖,就能一直往極樂世界的方向走。
以前香港有一個修行人,他念佛非常的誠懇,發願一定要到西極樂世界去,在接近臨終的時候,果然出現了很多極樂世界的景相,可是他卻不肯去;他跟我的師父打電話說:「我已看見極樂世界了,但是我要阿彌陀佛親自來迎接,我才會去。」于是他就繼續的念佛,念啊念的,念到阿彌陀佛真的來迎接他,他才隨著阿彌陀佛去了西方極樂世界。這說明了,他對極樂世界、對阿彌陀佛,深信不移,他深信只要懇切至誠,阿彌陀佛一定會親自迎接他往生彼國;與此同時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都來了,而且觀音菩薩更用甘露水灑在我們的頭上;此西方叁聖並非化佛,而是真佛。通常西方叁聖是不輕易來迎接的,只有上品上生,祂們才會出現。我們要像這個法師一樣,深信不移,深信西方叁聖一定會來迎接我們。如果我們念佛求生淨土的心,懇切至誠,一定能夠上品上生;有了這種信念、這種信心,我們念佛自然就能精進,自然就能懇切,自然就能感動阿彌陀佛。希望大家都有這種懇切至誠的心,如此的話,西方叁聖一定會親自來迎接我們。希望在座各位都能上品上生,才不致辜負我們一生努力念佛。
今天時間又差不多到了,就講到這裏。阿彌陀佛!
《斷疑解惑憑真信》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