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心密印 第七章 穿越根塵透靈知▪P2

  ..續本文上一頁再全神貫注,看自己因爲能看見、能聽見而産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分別,一切妄想,無論是多麼偉大的思想,不管是佛經裏面看來的,還是上師那裏讀來的,所有思想,從腦子裏面完全舍棄。也就是你要確認,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語言文字,所有人的思想與你無關。把它扔掉。不要怕自己傻掉啊,全部扔掉,要關注自己的內心,看你是不是腦子裏面可以不留一個字根,不留一點字腳。文字、思維不在你的心中紮根落腳。完全舍棄掉以後,無有語言可說。你觀察這個時候,真的不能用任何一種語言文字來形容你。

  把物質世界扔掉,把你的思想、一切分別全扔掉的這個心態,不需要去想。還可以確認一下,確實把自己的一切思想都扔掉了。你如果還有思想,有文字,想向師父彙報你修行的心得,那你就錯了。所以有人想彙報的時候,我就告訴他:你不要講了,你不要想了,你把沒有想的講出來給我聽聽。沒有想的他又講不出來。沒有想,這是最關鍵的第二步。你不能把一切思想文字言罔慮絕、心行處滅,你心裏有動的念頭如果不能舍棄掉,你怎麼能夠看到自己心中的樣子呢?連自己都不知道,又怎麼能看到法界的真如呢?所以第二步啊,我們隨時要去體悟,體會不可思議、不可言說。很想用什麼話來說,這個想也不能有。說不出來,在那裏幹著急,也不用著急。說不出來就不說了,就不用說了。

  

舍卻靈知

  第叁步呢,就是在第二步全部舍棄思維以後——我們大家已經學心密這麼多年,天天看老人的書,就知道這就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境界。一說舍棄思想麼,腦子裏面比誰都清楚。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第叁步就是把這個清清楚楚還要舍棄掉。這個是大家在這裏打七的難度——可能。不甘願。就算甘願了好象又不行,舍棄它好象又有一個清清楚楚的,舍棄它又有一個清清楚楚的,哎,舍棄到自己不能清清楚楚的,好象又做不到。

  實際上我告訴大家,真心是無知的。你現在就是了了靈知,有個靈知在這裏。這個靈知就是恒審思量,就是我執。你把它舍棄掉了,你發現,還是有一個它們的本體。了了靈知所依賴的本體,是無知的,是不動的。因爲靈知有動的狀態,所以叫恒審思量;靈知底下就是無知了。無知,就沒有六根、六塵、六識這十八界的內容。我們還停留在靈知的世界,還在十八界這個份上。但是要用自己思維的能力,透過這十八界,看到了背後沒有十八界的清淨本來。所以講,用一念相應能見到你的真心。

  就好象我坐在臺上,這臺上就是十八界。我一直在這裏找,我找不到真心在哪裏。真心在哪裏呢?是在臺下。只要我眼睛擡起來一看,哦,原來看到了,真心在那裏呢,它跟臺上是兩個世界,完全不同。這個時候我們感覺到的我執好象還在,你要清楚地認識到,你感覺到我執還在的那個“我”,就是第七識的我執,還是臺上講話的這個人。你現在需要把眼光看到臺下,看到沒有十八界的這個地方;看到了沒有十八界的地方,我們就不會把臺上的這個靈知當作我們生命的依靠。你不需要依靠我們的了了靈知。

  所以很多人看錯了我們上師的一句話。我們上師說,一念不生,這了了靈知之性,就是我們的自性,一把抓來即是。了了靈知之“性”,是讓你看到了了靈知的性能。能夠生起了了靈知的這個東西,絕對不是靈知本身,但是我們又必須通過靈知這個眼光才能見到它。因爲自性不自見,它自己見不到;它無知,不需要自己見;他見,我們這個凡夫的眼光也看不見的。也不自見,也不他見,卻能了了見。

  就是人在此岸,眼光可以看到彼岸。我們一直生活在六根、六塵的這個世界裏,你現在想看呢,還是通過六識的意識,一念相應的這個智慧,通過我們的思維,一念相應的智慧,看到它。但看它的時候你自己的重心完全不同。原來我們會認爲能觀能看的是我,所看的是你,所以你看到的最多也只是虛空,一個空相。你現在把十八界全部舍棄,把了了靈知也透過去了,這個站在此岸看的這個人,已經不是我了。所以所看的對面——彼岸,也不是“所”,但是看呢,還是要用我們第六意識看。所以第六意識的妙觀察的智慧呀,非常巧妙。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你見到真如的本體,沒有生滅、沒有動搖、沒有來去、沒有相、沒有知,沒有這一切,無智亦無得,留在這個世界的,能分別、能說話的,還是我們原來的十八界。如果是出離心重的人,他從此生命的落腳點,絕對不放在十八界的任何一界上。我們不認可了了靈知,更不認可六根、六塵。所以,這個安心的感覺,就是把心安在了彼岸的涅槃,契入了無生的真心。當你契入了真心,回過頭來觀察我們曾經走過的人生道路,你才恍然大悟:原來牢固地執著有一個我,有個我的想法,有個我的做法,我的看法……此時,看法依然,做法依然,但是,再也沒有我認可的東西。我們照樣點頭,照樣說話,照樣想問題,但是想問題的這個、說話的這個,只要是十八界的六根、六塵、六識,我們再也不予認可,不在這些相上抓東西了。這叫徹底地看到了真心。

  所以沒有大丈夫的氣勢,還在那裏婆婆媽媽的,五百塊錢存在銀行裏都放心不下,你怎麼能見到真心呢?即便證到了,你還是把這五百塊錢當作生命的根,你的根于是就紮在了十八界,而在生死當中了。所以我們要把這個根拔掉。

  真正的根就是我們無生的真心。當你見到了真心,這裏面十八界裏面的任何一塵,都不能汙染它。它從來不曾汙染、也不會汙染、也汙染不到它。你把生命的重心落在這個地方,這叫風雨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回過頭來,你就發現,你這期的生命只是自己的一個可以利用的資源。生命,天地萬物,爲我所用,非爲我所有。你想怎麼用,都是可以去安排的。但是,你不可能擁有它。因爲它的本質不是讓你擁有。十八界的任何一塵,它的本質,全部都是緣起而無我,所以不可能是你擁有。

  當你契入了涅槃,這些證得羅漢果位的聖者,他們覺得實在太有意思了,就在這裏安心好了,十八界,它要鬧讓它鬧,要折騰讓它折騰,不理它,無所謂。這些凡夫衆生六道當中輪回滾來滾去,無非是夢裏遊戲。他連度衆生的心也沒有。但曾經在痛苦中艱難跋涉的菩薩們,他對衆生的痛苦能夠感同己受,不忍衆生苦,不忍聖教衰。不忍聖教衰不是說佛陀面子太重要,而是聖教要是衰了,衆生的痛苦就更多了;是爲了衆生不能受苦,所以才不忍聖教衰。所以,緣起于衆生而發大悲心。有這麼一個大悲心在,生命的落腳點已經不在十八界內。

  那麼十八界的展現出來的身心,隨時可以利用。讓你作男人你就作男人,讓你作女人你就作女人,讓你作天你就上天,讓你作馬你就作馬。作什麼其實一點都沒有關系,所以禅師才那麼灑脫自在,告訴我們東家作馬西家作牛。你要知道,他已經不在十八界裏面安心了,不需要十八界了。他只是穿一件衣服給你看。你是穿什麼衣服的我就給你穿什麼衣服;你是牛是馬,我需要度你的,我就去作牛作馬;你是人我就去作人,你是皇帝我就去作太子……作什麼並不重要,生生世世無有窮盡。當你把十八界的各種習慣性的執著、惡習全部放下,你就能夠于十八界自在無礙。于一切色法、聲音,相會處,都沒有障礙的。他的十八界也就變成了淨土。

  所以,叁賢十聖居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叁賢十聖,他由于大悲心,心已經超越十八界了;由于大悲心的緣故呢,又在這個世界成就衆生。當他成就一個衆生,他心裏就會有一分歡喜,他就覺得碩果累累,有成就感,所以叫叁賢十聖居果報,他有成果啊。什麼樣才算成果啊,就是衆生離苦得樂,就是他的成果。所以我們看到祖師大德對于學法的弟子諄諄善誘,爲的是令你解脫,而不是希望你給他磕兩個頭,供養幾個紅包。就是世間的六塵,甚至你的思想境界,你的贊美詩歌寫得無論多好,也不是過來人的希望。你如果能解脫,能把你身上的重擔全部舍棄,恢複一個最初的彈簧人,你能夠于生死河流來去自在,那這就是佛菩薩的願望。

  所以我們在這個修證的過程中,就看我們能不能提高自己的心智,不要成爲大家全部是扛著籮筐,在那裏議論怎麼回家。別人咳嗽一下,你心也動一下;別人打呼噜,你也再罵兩句。嘴巴罵不出來,心裏還在那嘀咕:你看這個家夥,又在打瞌睡了……。隨時隨處,都被這十八界牽著鼻子到處跑,象一個老牛、昏牛、笨牛、死牛。

  自己扛著沈重的包袱,然後還去指指點點,還去點別人——好爲人師,這是最可怕的一點。我發現有不少的同修,稍有禅定境界,巴不得拿個大喇叭去說;稍有受益,明白了一念不生的輕松,巴不得讓天下人都知道。好爲人師,不但是誤人子弟,而且使自己生生世世遇不到善知識;即便遇到了善知識,你還會覺得,我還可以指出善知識的毛病,我比他還厲害。所以在無形當中,錯失自己解脫的機會。

  如果我們自身不停地觀察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或者在你的精神領域裏,有沒有東西讓你牽挂,讓你粘著,讓你成爲重擔?假如真的沒有了,死亡面前你是否可以坦然微笑?把你腦袋砍下來,就象風吹草帽一樣,刮過去,一點感覺都沒有?或者你還可以鼓掌,在那裏喊:真痛快!有沒有這個能力呢?沒有這個能力,你有沒有這個思想呢?

  我告訴大家,真見道的人,就有這個思想。所以,“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以無所得故,無有恐怖。”因爲真心就是無所得的。你不承認無所得,你就有恐怖,就會擔心受怕。你真能無所得,就是能夠來去自在。解脫道的衆生,自身完全自在,沒有障礙。

  但是如果你發了大菩提心,要護持叁寶、弘揚佛法,爲衆生而建立種種的規矩,護持衆生的心念,不讓衆生誹謗、譏嫌,從而遠離佛法,所以,又要在自在無礙的基礎上,建立種種規矩,方便善巧引導衆生。這是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努力,不是一世兩世、一生兩生能夠完成的。但是我們自身的重擔一旦放下來,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在十方法界,在哪個淨土,哪個世界,你都能夠自在無礙。東方與西方,直下自承當。心淨,絕對是國土清淨;心安,則一切衆生都能安;心平,則天下太平。

  所以關鍵的地方啊,我們要從物質、精神,了了靈知這叁個步驟去反複觀察、琢磨。等這個根塵世界全部舍棄,那我們才有機會見到大乘佛法裏面所講的無所得、不執著是什麼意思;當你生起菩提心,觀察各種因果,來利益無邊衆生的時候,你才知道,隨緣是什麼意思。

  所以大家在這麼精進的打七當中,這個方向一定要搞清楚。現在,其實有定力、有真出離心的人,跟你講完十八界以後,言下就能悟道,就能舍棄,就能肯定。見不到,不能肯定的人,就是心裏還有舍不得的地方。你哪怕有一個灰塵舍不得,我告訴大家,這個灰塵就是捆綁你繼續生死的根!看你還舍不舍。只要有一個灰塵,足夠把你繼續輪回無量百千萬億劫。全部舍棄,無話可說。

  

《禅心密印 第七章 穿越根塵透靈知》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