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靜坐時如何靜下心來?念起時是否要用力壓住?
答:靜坐時,不要刻意追求“靜”,這也是一種妄想。如果我們執著“靜”,就會因此排斥某些念頭。而我們每排斥一次,又會産生相應的反彈作用。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它所導致的效果,恰恰背離“靜”的初衷,反而達不到預期目的。
所以,靜坐時對各種念頭要不取不舍。無論是執著的取,還是討厭的舍,都會使心浮躁掉舉。當妄想到來時,我們只須以正念觀照它,不爲所動,不隨之跑,就是修行的功夫。真正的“靜”,並非什麼念頭都沒有,而是不隨境轉,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問:修行要念念分明,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觀照有必要嗎?
答:我們說活在當下,保持清明的心境,並不是無所作爲。而是在做每件事的時候,包括工作、學習,乃至吃飯、走路時,都能念念分明。禅宗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搬柴及運水,神通並妙用”。活在當下、念念分明的禅修,能使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心不會粘著其上,從而培養“心無所住”的能力,培養從容應對的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