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怙主觀世音
賜安慰
——甘露釋
全知麥彭仁波切造頌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這首贊頌偈是全知麥彭仁波切根據許多經、續、論中諸佛菩薩聖者觀世音的贊頌歸納成偈頌。學佛的人一般都知道:從法界本性來說,法界無盡,諸佛無量。正如《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的那樣“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衆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從應化于娑婆世界來說,有《千佛忏》、《萬佛忏》中所記載的千萬尊佛菩薩出世,在這不可勝數的諸佛菩薩中,每位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但娑婆世界從古至今,從帝王將相的深宅大院至平民百姓的茅屋陋室,常常隨處可見大慈大悲的觀音大士像在袅袅香煙中爲人們所禮敬,爲什麼衆多菩薩中唯有觀音菩薩能從中脫穎而出,最受民衆的崇敬和歡迎呢?這是因爲:
其一、觀世音菩薩誓願宏深、慈悲廣大。經續中說:阿彌陀佛在因地作轉輪聖王時,觀音菩薩爲一千個太子中的長子,因見衆生苦難深重,多諸怖畏,遂于寶藏佛前發下宏願,願行菩薩道以救苦拔難,他說:“若不能免除六道衆生的一切苦惱,我終不成正等覺。”于是寶藏佛爲他取名爲“觀世音”意即觀到聲音即刻解救苦難,正如日常中念誦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釋迦牟尼佛亦雲: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早已成佛,名曰正法明如來,他爲了發起所有的菩薩救度六道群靈,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正是這種緣起,我們娑婆穢土的苦難衆生,由業力所牽、深感無依之時,往往會全心依投觀音菩薩,情不自禁地呼喚菩薩賜予加被。因此觀世音菩薩已成爲娑婆世界衆生最有緣的依怙主。
其二、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隨類現身有求必應。觀世音菩薩也稱觀自在菩薩,即是觀知一切世間苦難的音聲即時能自在無礙、現千手眼遍護一切衆生,這也是由于觀音菩薩深廣之慈心所致。正如《大悲心陀羅尼經》等許多經中說:觀世音菩薩,過去在千光王靜住佛時,古佛教他受持大悲神咒,菩薩當時發了一個大願: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衆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願畢即時生出千手千眼。因此,觀音菩薩具有能隨時應機爲一切衆生普遍施以各種方便法門之妙用,故世俗衆生無論貧富賢愚,在逢遇世間災難或是遇到修法內外等違緣時,只要至誠稱念觀音聖號一定能得到救拔。乃至人們所追求的一切,如求福求壽、求子求女、求官求財、求事順利,甚至瑣碎的小事都喜歡對觀音菩薩作祈禱。在藏地即便是問路或請解一個謎語,也習慣于先念叁句觀音心咒。從這些日常生活的大大小小事情中,人們親身體會到觀音菩薩確實是有求必應、無願不滿的,故人們隨時隨地作任何一件事都會不由自主地脫口祈禱觀音菩薩。
其叁、觀音菩薩的畫像,在漢地自唐朝以來常被繪爲慈顔善目的女相。佛菩薩本無男女相,但在顯現上觀音菩薩化爲女身,給人們易于親近的感覺,以至于平民百姓根本不知道觀音是菩薩,而以“觀音老母”“觀音娘娘”來教幼兒對菩薩作祈禱求得無病聰明等。另外人們常常祈禱的,還有“送子觀音”“提籃觀音”“馬郎婦觀音”等等。所以,對觀音菩薩是老幼皆知婦孺皆曉的。以上的叁方面是人們普遍的同感:觀音菩薩對人世間具有不共的慈悲心。而全知麥彭仁波切在《贊怙主觀世音賜安慰》頌中,以其不共智慧悉知,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不僅對娑婆世界的人類衆生慈悲,而且周遍于六道,廣濟群生拔諸苦難。
全頌文分叁:一、頂禮立誓;二、廣度六道;叁、歸結勝利。
一、頂禮立誓:
嗡 十方叁世善逝佛子中,大悲自相怙主觀世音,
猶如虛空遍布智慧身,頂禮贊頌彼您量功德。
嗡表示殷重地祈請,祈請的是大悲聖者觀世音。這裏是以贊禮的方式進行祈請的,全知麥彭仁波切在他的究竟智慧境界中,對聖者觀世音菩薩從本體覺性、自性智慧光明、大悲自相遍布虛空叁者圓滿具足而作贊禮,也以聖者觀世音是叁寶總集作贊禮。“十方叁世善逝佛子中”,“十方叁世”是橫遍四方四隅上下虛空,豎窮過去現在未來叁際。善逝是佛的十種尊稱之一,《釋量論》解釋爲:具足圓滿斷證功德的量士夫爲善逝,從斷德而言已勝過了外道及聲緣羅漢;從證德而言,叁十二相八十隨好已非外道所及,證得究竟實相不退智慧已非小乘所及,無余證得叁乘義門,可以攝受叁乘種姓衆生,非一切聲緣羅漢所及。“佛子”是指僧寶——身語意叁種佛子中的意佛子,即通達佛的意傳深法,證得初地以上的大乘菩薩。如《入中論》雲:“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生于如來家族中”,意爲證得勝義菩提心的修行人方是意佛子,堪爲真正的大乘僧寶。“中”是指在具足種種共不共功德的善逝佛子當中,同樣的有一位聖者觀世音也具足諸多功德。這位積集佛功德及僧功德的菩薩,其自相是什麼呢?頌雲:“大悲自相怙主觀世音”,大悲者,大爲無外,即叁界中的善惡、正邪都包括在內,悲爲拔苦,即拔一切大小諸苦使諸如母衆生永遠遠離衆苦,“自相”即十方叁世諸佛的大悲自性所顯現的形相,“怙主”是一切衆生的究竟依怙主尊,“觀世音”即觀知叁世十方界內的音聲而尋聲救苦。如《法華經˙普門品》雲:“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念其心咒“嗡嘛呢叭彌吽”在續部中說:能種下今生來世解脫的種子。若誦持大悲神咒,如觀音菩薩所白佛言:“若諸衆生誦持大悲神咒,墮叁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叁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若誦持大悲神咒,現世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爲大悲心陀羅尼也。”而觀音菩薩過去已成佛,未來當成佛——依《悲華經》說名號爲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觀音菩薩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其利生之弘願及事業,後學者不必有絲毫的懷疑。故其本體圓滿如同諸佛之覺性。“猶如虛空遍布智慧身”,智慧身是證法,證法是法寶之一。此處是對集積了法寶的觀音菩薩作贊禮。從能依之智慧上,聖者觀世音猶如虛空遍布圓滿具足法身叁種智慧,即本體空性智慧、自性光明智慧、大慧周遍智慧;報身五種智慧,即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化身二種智慧,即如所有智、盡所有智。所以,聖者觀世音既是叁世諸佛的大悲自相,又圓滿具足叁世諸佛的智慧。在叁寶總集、叁身總體、悲智雙運的大悲怙主聖者觀世音前,頂禮並贊頌其無量無邊的功德。
一切時方衰敗苦難者,若念您之名號祈救護,
于您立即知曉並垂念,立誓成爲衆生之依怙;
一切時處由盛轉爲衰、由興轉爲敗、遭受痛苦、逢遇災難的人們,如果至心稱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祈請救護,則觀世音菩薩立刻能知曉並慈悲垂視,護念彼等。觀音菩薩不但解除他們暫時的苦難,而且立誓願成爲這些苦難衆生的究竟依怙者。稱念名號即得救護的事例,在現實生活中舉不勝舉,也許學佛已久的四衆弟子們各自都有過不同的感應。這裏,介紹一個稱誦觀音聖號得靈感的事實,在1990年10月2日,青年佛教徒馮錦標、黃昌華、林婉明來廈門聯系工作後,乘機返回廣州。飛機起飛後不久,服務員宣布飛機被劫,但絕對保證各位乘客的人身安全。這時馮錦標對另外二人說:“快念觀世音菩薩,一定可以消災免難。”于是他們叁人至誠稱念觀音聖號。馮錦標在稱念聖號時心中曆曆明明,清楚地看見眼前一片光明,觀世音菩薩現身其中。飛機在空中盤旋一個多小時後,燃油耗盡了,在廣州白雲機場緊急降落,飛機一著地,全體乘客面露笑容紛紛鼓掌,就在這一瞬間,飛機一個急轉彎,撞了停機坪上另一架飛機,又猛地拉起來,後面又撞到另一架准備飛往的上海飛機,一聲爆炸巨響,飛機頓時斷成兩截,截斷處正好在他們叁人座位前一排,他們叁人拼命從折斷處飛奔出來,機頭向前翻了兩翻,燃起熊熊烈火,幾秒鍾後,燃燒的飛機響起了斷斷續續的爆炸聲,霎時,機場濃煙滾滾,一片火海。此次事件死亡一百多人,重傷斷臂缺腿者十余人,唯獨他們叁人僅表皮受一點輕傷。清理機場時,其它的行李已化爲灰燼,而馮錦標的幾本佛書卻完好無損,當人們發現這一奇迹時,無不稱道佛法不可思議。他們從此也更加虔誠信奉觀世音菩薩。諸如“念大士名避戰禍災”“默念觀音解惡人難”“遇難稱名母子平安”“禮拜稱名得免癱瘓”等等的事例,無一不說明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是真實不虛的。是故當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也一定會因其願力成爲彼等之究竟怙主。以上爲第一頂禮立誓支。
第二個支分,是對聖者觀世音方便救度六道的分別贊頌。
二、廣度六道:
爲隨機救度業感不同的六道群靈,大悲觀世音菩薩化現爲六觀音,即天臺宗所說的大悲觀音、大慈觀音、獅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及大梵深遠觀音;密宗所說的千手千眼觀音、聖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准提觀音及如意輪觀音。在顯現上六觀音是這樣依次度化六道的:大悲觀音即千手千眼觀音,救度地獄有情;大慈觀音即聖觀音,施甘露妙雨濟餓鬼衆;獅子無畏觀音即馬頭觀音,遣除旁生之愚昧;大光普照觀音即十一面觀音,善巧度化羅刹洲諸衆;天人丈夫觀音即准提觀音,賜予人世間苦惱衆生以安慰;大梵深遠觀音即如意輪觀音,喚醒爲妙欲迷醉的天衆。這是總述,下面分述,首先講聖者觀世音慈愍于地獄有情:
于墮無間地獄諸有情,即刻作其大悲之助友,
熊熊烈火熾燃諸房室,變成悅意綻放蓮花池。
聖者觀世音對墮落五無間地獄以上的各個地獄有情,化作千手千眼即時顯現其前,緊隨其人同赴地獄,到八熱地獄時,(觀音菩薩)將衆生業力變現的八熱地獄中熊熊烈火熾燃的所有鐵房鐵室,加持使其頃刻變成蓮花爲地板、蓮花爲房頂,四周寶珠绫羅綢…
《贊怙主觀世音 賜安慰——甘露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