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而待之以友善,則會積集廣大福德。因此,由抉擇業與果的關系就能決定,爲人之道就是一個“善”字。只有善的方式是最合理的,此外沒有別的方式。如果對萬事萬物都以善心對待,得到的就都是善的回報。這是領受等流給我們的啓示。
佛世時,一位能喜比丘以神通力來到海邊,見到一個裸體餓鬼。餓鬼披頭散發,頭發蓋住了全身,雙目失明,從鼻孔和口中不斷地爬出很多小蟲,咬食他的身肉。他身體枯槁,如同焦木,渾身散發著臭氣,遠到一由旬之外都能聞到。餓鬼還被花斑狗追咬著,渾身痛苦不堪,在痛苦的逼迫之下狂奔亂叫。
能喜比丘返回舍衛城,把這次見聞禀告佛。佛談起此餓鬼的前世因緣說:“往昔迦葉佛時代,有位施主的女兒,長大之後對迦葉佛的教法生起信心。她發心出家,修學叁藏,後來成爲一名法師,收到很多供養。她曾經勸很多施主發心修建經堂、佛塔,供養佛與僧衆。但因爲她相貌好、年輕有爲,又生在富貴之家,養成了驕慢的性格。
後來她犯了根本戒,仍然享用僧衆的財産,最終還是被其他比丘尼發現,准備將她擯除。這時,她大發嗔心,惡口罵人,還誹謗其他有學無學的比丘尼違犯了戒律。
此後,她被逐出僧團,但仍然惡習不改,在白衣居士前到處宣說僧衆本來沒有的過失,使僧衆彼此間産生邪見,連白衣也對僧衆頗有微辭。有些不明事理的人盲從邪說,對叁寶退失信心,不再供養僧衆。
當時的比丘尼就是今天的裸體餓鬼。因爲她以惡心誹謗有學和無學比丘尼衆,所以轉生爲餓鬼;又因她對僧衆無因誹謗,惡口謾罵,結果感得口鼻中爬出很多小蟲,咬噬她的身肉;由于破戒後仍然直接享用僧衆財物,以及無因誹謗僧衆,使得白衣退失信心,因此被許多花斑惡狗緊追撕咬;她罵人時以斜眼看人,所以導致雙眼瞎盲(此處看出,由業有種種差別,果便有種種差別)。”
這則案例中,比丘尼造作了嚴重的妄語業,誹謗有學無學比丘尼和僧衆,對境嚴厲,影響惡劣,感受的果報也極爲慘烈。
在諸多妄語中,以背棄誓言的罪業尤爲嚴重。《閱微草堂筆記》中記有一事:
張福是杜林鎮人,平時以販運爲業。有一天,他和當地的土豪爭路,土豪指揮他的仆人把張福推下石橋。
當時,河水剛剛結冰,冰塊的棱角像利刃一樣鋒利,張福的頭顱骨被撞而破裂。人們把他擡上來的時候,他已經奄奄一息。
杜林鎮的裏長一向痛恨這土豪,就立即把案子上報官府。官府估計這樁案件有利可圖,所以對獄訟追得很緊。
張福讓母親私下去見土豪,轉達他的話說:“讓你償命,對我有什麼好處?只要你答應在我死之後,代養我的老母和幼兒,趁我還沒有斷氣,我可以到官府去承認是我自己失足掉下橋去的。”土豪當即答應了他的條件。
張福粗識文字,他忍痛自己寫下一篇自供狀,由于供狀確鑿,官府也沒有辦法。但張福死後,土豪竟然負約,否認生前的承諾。張福的母親屢次向官府控告,終因有張福的供詞作根據,官府也無法爲他申冤。後來,土豪一次喝醉了酒,騎馬夜行,忽然馬失前蹄,也掉到橋下摔死了。(《閱微草堂筆記白話譯本》)
有人想:土豪只背棄了一句承諾,爲什麼要受這樣的報應?應知這一句承諾的分量,表面上只是一句話,實際上卻承諾了擔負撫養張福老母和幼兒的責任,其中包含了成年累月各方面應盡的義務。所以背棄一句承諾,就是背棄所應負的一切責任。因果律是公平的,背棄承諾,想占便宜,結果反而落得橫死的下場。
所以言語之道甚大,切不可輕率而言。穩重的人不輕易承諾,一經承諾,就如石上刻字,永無變改。輕浮者則相反,最初輕易發誓,過了兩、叁天就背棄不顧,這是拿誓言當兒戲,後果不堪設想。
《感應篇注訓證》中記載一事:
蘇州吳趨坊的施翁平素喜歡布施錢財,年過四十才生一子。
有一次,他帶著幾百兩銀子到虎丘去修建觀音大殿,忽然聽到劍池旁邊傳來一陣哭聲,上前一看,原來是幼時私塾的同桌桂遷。
施翁急忙上前慰問,桂遷說:“家裏貧窮,欠了債,被逼債走投無路,打算在此了卻生命。”
施翁很同情他,就送他叁百兩銀子。桂遷向著觀世音菩薩禮拜並發誓說:“施君大恩今生不能報,來世也要做犬馬報答。”哭著就跪拜而去。
施翁回家以後,桂遷上門來致謝。施翁見他貧苦,又把一片棗園送給他安身。桂遷有個女兒,施翁又約定了婚姻。
不久,桂遷在棗樹下挖出了埋藏的銀子一千多兩,是施翁父親當年埋藏的。從此,桂遷家變得殷實富足起來,施翁家卻日漸衰落。夫妻相繼死亡,兒子施還也落得無依無靠。
桂遷聽從妻子孫氏的話,不但隱諱了以前的誓言,還想賴掉婚約,竟然把全家搬到會稽。施還去投靠他,他拒絕不接納。施還不得已,只好托鄰居向桂遷提出過去父親資助過他叁百兩銀子的事。
桂遷說:“借貸須要有借據,只要拿借據來,我絕不賴賬。”施還聽了很氣憤,哭著回去。
幾年後,桂遷到京城辦事,被人欺騙,喪失了一半家財。住在旅店裏無聊,漸漸昏睡過去,忽然感覺自己到了一所大宅院的門前。院門關閉著,旁邊有個洞,他不自覺地雙手趴地,鑽了進去。只見大廳裏燈火輝煌,有個老人靠著桌端坐,就是施翁。
桂遷很慚愧,想作揖行禮,但手趴在地上怎麼也站不起。擡頭和施翁說話,施翁也不回答,只是呵斥他說:“畜生當死,狂叫什麼?”又見施還從裏面出來。桂遷就咬住他的衣服,作出谄笑的樣子請罪。
施還罵道:“畜生,你裝什麼怪?”一腳把他踢開。桂遷聽到頻頻叫他畜生,心中納悶。他低著頭走到了廚房,見施母正坐著切一塊煮熟的肉。桂遷就在左右跳來跳去,並蹲著說:“夫人家都懷舊恨呀!”這樣乞求給他一塊肉吃。
施母叫仆女說:“畜生嗥嗥亂叫,實在討厭,快拿棍子把它趕走。”
桂遷大吃一驚,跑到後園,一見自己的妻子和兩個兒子都在,仔細一看,都是狗相。回頭看自己的身影,也是狗相。
他心裏很害怕,問妻子:“爲什麼到這裏來?”
妻子說:“你還記得觀音大殿前的誓言嗎?還有什麼可說的!”
夫妻父子就繞著魚池旁邊走,肚子餓極了。見到有人糞,聞了聞,氣味也不錯。妻子和兒子先吃起來,自己也饞得流口水,用舌頭舔了舔,覺得味道很美,只恨太少了。
這時候,忽然聽到傳呼說:“主人命令,從這些狗中選只肥壯的煮了吃。”就把他的長子捆了去,哀叫聲極爲淒慘。
桂遷猛然驚醒,原來是個夢。他急忙收拾行裝回家。等他到家,見家裏中堂旁邊停了兩副棺材,供桌上寫著兩個兒子的名字。他的心越發跳得厲害,趕忙進入臥室,妻子已經病危,快要斷氣。桂遷喊她,妻子忽然瞪著眼睛,用他長子的聲音說:“父親怎麼今天才回來。閻王說我們家背負施家大恩,父親以前有誓言,我們兄弟和母親叁人,明天要去施家投狗胎,兩只公狗是我們兄弟,一只背上長瘤的母狗就是母親。父親陽壽未盡,到明年八月,也要做施家的狗,以實現以前的誓言。只有妹妹命裏該和施還結爲夫妻,可以免除此難。”說完就斷氣了。
桂遷見到所說與夢境相符,又驚慌又痛苦。剛要殡葬,全部住房又燒起來,叁副棺材都被燒成灰燼。
他帶著女兒到蘇州去探問施家兒子的消息。他原以爲施家赤貧,不知漂泊到哪裏去了。
到了施家,卻見門牆煥然一新。問施家的鄰居,才知施還中舉,娶了鄰居中支參政的女兒。桂遷慚愧悔恨,不知如何是好。他找到一位認識的人,向施家表示悔過,要求見面,而且想獻出女兒作妾,來贖還以往的罪過。施還不答應。再叁懇求才允許見一面。
桂遷剛進門,突然從牆邊竄出叁只狗來,圍著桂遷哀叫,其中有一只背上果然有瘤子。桂遷知道是妻子,心裏很痛苦。
他向施還哭拜著不肯起身,對施還講述了自己的夢和妻子臨終的話,而且說:“我的家已破不能回去,但願恩人網開一面,收留我女兒作爲婢女,我也願意做仆人終身服侍,以免托生爲狗,我就知足了。”
施還見他說得悲慘真切,也就勉強答應,選一吉日娶他女兒作妾。桂遷也隨女兒住在施宅旁邊。
這天夜晚,桂遷夢見妻子說:“幸虧你悔罪,施家的祖先已經爲你乞求赦免,我們母子也得以脫去狗身。”到天亮,聽說叁只狗夜裏全死了。(《感應篇例證·語譯》)
有些人認爲:殺盜淫的業力強,的確有嚴重的果報,而語言只是隨便說說,不會有嚴重的後果。其實,語言的力用很大,比如虛假立誓,以緣起之力會真正實現,上述邪淫事例中翟光遠打妄語說:“如果我做了此事,就遭雷劈。”後來果被雷劈。這則案例也顯示了類似的果報。桂遷被同學施翁救濟,在觀音菩薩前發誓:今生若不能報恩,來世也要做犬馬報答。但他發誓之後隱諱誓言,賴掉婚約。在施還投靠他時,拒不承認自己受過同學救濟,以一句背棄誓言的妄語,舍棄了自己應做的報恩,使得施還走投無路。桂遷萬萬想不到自己背棄誓言會在一家人身上製造果報。人算不如天算,桂遷有辦法舍棄誓言不報恩,因果律就讓他一家人給施家做狗來酬誓。幸虧他忏悔得快,誠心願做施家的仆人,才免去了墮爲狗身之難。所以語業作用極大,不可不畏。
從正面來說,誠實語也有極大的力量。比如《賢愚經》上說,世尊因地爲了救一只鴿子,割舍身肉而作交換,當時帝釋考驗他說:“你今天損壞身體,痛徹骨髓,沒有悔恨心嗎?”菩薩答:“沒有。”帝釋說:“我看到你渾身顫抖,你還說沒有悔恨,有什麼證明?”菩薩發誓:“我從始至終沒有絲毫悔恨。凡我所願,一定獲得。如果我所說誠實不虛,就讓我的身體恢複如初。”發誓完之後,身體就立即恢複,超勝于前。
所以,真誠誓言的力量是極大的,如果我們每句話都是誠谛語,就會有強大的攝服…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