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被宰割一樣。他躺在床上痛得亂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受了四五十天的活罪才悲慘地死去(《閱微草堂筆記白話譯本》)。
許方以增上損惱意樂殘酷地宰殺毛驢,業力極爲深重,所以不必要等到來世,現世就在他身上現前了慘烈果報。這還只是現世花報,後世果報更爲漫長、劇烈。
再看正面事例:
曹彬是宋朝的名將。一次遇到高士陳抟,陳抟善于相術,他看了曹彬的面相說:“你邊城骨隆起,印堂寬闊,眼目長而光顯,必主早年富貴。所忌是頤削口垂[35],沒有晚福。以後出兵打仗,應當網開一面,或許可以培植一些晚福。”曹彬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後來有一次,曹彬奉命征伐江南,因爲不忍心生靈塗炭,就假裝生病不肯就職。同僚武將們紛紛前來探病,曹彬說:“我這個病不是以吃藥能好的,只要你們誠心發誓,攻克江南時,絕不妄殺一人,我的病就會好。”許多將士聽後,都對天焚香發誓。此行感動了江南人心,民衆都箪食壺漿,迎接王師,結果曹彬不戰而收複江南,保全了千萬人的性命。
勝利歸來時,曹彬又遇陳抟。陳抟說:“幾年前我看你的相頤削口垂,當時認定你沒有晚福。現在面相完全變了,口角頤豐,金光聚于面目須眉,必能增祿增壽,後福無量。”
曹彬問他:“什麼是金光?”
陳抟說:“金光是德光,顔色紫光晃亮,人如陰德有感,會面現金色,眉現彩色,目現神光,發現毫光,色現祥光,其氣外明而內澈,不單是延壽,還會蔭佑子孫遠福。”
後來曹彬果應陳抟預言,晚景很好,享年六十九歲。長子、次子、叁子都是一代名將,幼子也追封王爵,子孫昌盛無比。
曹彬發慈悲心,保全了千萬人的性命,以此福業之力,幾年內就轉了命相,現前口角頤豐、面現金光的吉相,福壽增長,晚福極好。這也是以增上意樂行善,現法即受善果的明證。放生的道友,如果能發起增上慈悲意樂救護生命,發心護理病人的道友,能全心全意地照顧病人,都決定會福壽增上。
第五、由, 憎害欲解造不善業而受現法果;第六、由淨信欲解所造善業而受現法果:
【又于叁寶尊重等所,增上憎害,及于此所,增上淨信勝解意樂。】
又在佛法僧叁寶和任何師長等前,以增上品憎害欲解而造不善業,或者以增上品淨信勝解意樂,造作善法,必定在現法感受果報。(起嗔恚心,是“憎”;起殺害心或惱害心,是“害”。)
下面是事例證明:
北魏司徒崔浩,才智過人,當時北魏太武帝對他十分寵信。但他不信佛,勸武帝毀佛滅僧。崔浩見妻子念經,便發怒燒毀經書,他的兩個弟弟深信叁寶,見佛像即使在糞土中也一定要禮拜,而崔浩卻常常譏笑呵斥他們。
後來崔浩因爲國書事件,觸怒了太武帝,被皇帝囚禁在檻車之中,押往城南,當時所受的拷打極其殘酷,幾十個衛士還在他身上撒尿。崔浩嗷嗷慘叫之聲,一路上都能聽到。
還有周武帝滅佛,後來他得了一種惡病,全身糜爛,叁十六歲就死去。
《極樂願文大疏》中說:“從前,漢地的一位大智士造了一部將僧衆喻爲毒蛇的論典。一次,他與衆多僧人同行至途中時,突然說道:“你們快逃避吧!我好像要感受業果了。”剛剛說完,他的兩手粘連在頭上成了蛇頭,雙足粘在一起成了蛇尾,全然變成了一條黑黝黝的毒蛇,向林中竄去。”
這些都是對叁寶等功德田起嗔恨心、損害心而立即現前果報。相反,對殊勝功德田,能發起清淨信心勝解意樂,善報也會迅速現前。
黑龍江省雞西縣有位叫劉貴芝的病人,患皮膚癌,叁年之中,在多家大醫院治療,都無法治愈。九零年冬天,一位親戚了解她的病情後,勸她吃素拜佛。劉貴芝隨後請了一尊佛像供奉,兒女們反對,認爲大醫院都無法治的病,信佛也不可能治好,但她的信心沒有動搖。
劉貴芝胸口經常流膿,拇指都能塞進洞裏,幾乎可見骨頭,痛苦無比。她忍痛流淚,跪在佛像前燃香,誠心祈禱:“南無大慈大悲阿彌陀佛,南無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今晚能讓我胸口不痛,我願意明天開始吃長素,受五戒、拜佛、念佛。”奇怪的是,不久胸口就不再痛了,默念著佛號慢慢入睡了。夢中見到一位老和尚,在她腳上紮了一針。第二天天一亮,感到腳面有點痛,可是胸前非常清爽,一點都不痛。她深感佛菩薩的靈驗,從此行住坐臥不離佛號,堅持晚課。身體從此也變得非常好了。
劉貴芝爲什麼能得加持,消除病障?關鍵是具有增上淨信欲解。《無死鼓音陀羅尼經》說:“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對于殊勝的叁寶福田,具有增上清淨信心,必定能在現生中便得到樂果。比如向上師叁寶頂禮、供養、承事等,或者誦經、持咒、念佛,或者爲僧衆做事,如果具有增上淨信勝解意樂,一定能迅速積累功德。
第七、棄恩欲解造不善業受現法果;第八、知恩欲解所造善業受現法果:
【又于父母諸尊重等恩造[36]之所,由增上品酷暴背恩[37]所有意樂,所作不善,于現法受。若由增上報恩意樂所作善法,于現法受。】
對于父母、上師等具恩對境,以增上品背恩意樂、欺诳意樂、酷暴意樂所作一切身口意的不善業,都將在現法中感受果報;反之,以增上品知恩意樂、報恩意樂所作一切善法,都將在現法中感受樂果。
《德育古鑒》中有一則案例:
楊黼,安徽省太和縣人。他聽說四川無際大師道行很高,就辭別母親去四川訪師求道。
路上遇到一位老和尚,問他來四川做什麼,他說:“想參訪無際大師,修學佛道。”老和尚說:“不如去見佛。”楊黼問:“佛在何處?請您指示。”老和尚說:“你快回家,看到肩披棉被、腳上倒穿鞋的就是佛。”
楊黼聽了深信不疑,便整理行裝,雇船回鄉。
路上走了一個月,到家的那一天,已是夜色茫茫。他敲門叫母親開門,母親聽到兒子回來,趕忙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只把棉被披在肩上,倒穿拖鞋出來開門。楊黼一見老母親肩披被、倒穿鞋,當下覺悟父母是活佛。從此以後,竭盡心力孝順母親。後來臨終時,誦《金剛經》四句偈安詳而逝。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雲:“善男子,于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爲富,悲母不在,名之爲貧;悲母在時,名爲日中,悲母死時,名爲日沒;悲母在時,名爲月明,悲母亡時,名爲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大集經》也說:“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則事例:
乾隆年間,河間西門外的橋上,有人被雷擊死,屍體跪在地上不倒下,手裏握著一個紙包,雷火沒能燒掉。檢驗一看都是砒霜,大家不知道原由。不久,他妻子聽到消息趕來,見丈夫死了也不哭,說:“早知他有今天,只不過這一天來得晚了。他經常辱罵、虐待自己的老母親,昨天突然生起惡念,竟想買砒霜毒死母親,我哭著勸他一個晚上,他也不聽。”這是以背恩意樂損害父母而遭受現報。
《曆史感應統紀》中有一則事迹:
孫瑾是元朝一個孝子,平時盡心侍奉父親和繼母。父親去世之後,棺材放在家中四年,他整日整夜衣不解帶,每天只吃稀飯,斷絕葷腥,虔誠念佛誦經,超度父親往生極樂。
出葬那一天,雇船運棺材過江,江上狂風怒號,波浪很大。可是船剛開,江面就風平浪靜,一帆風順。人們都說這是孝心所感。
孫瑾侍奉繼母唐氏,如待親生母親。有一天,繼母胸部長了一個大癰,膿血淋漓,疼痛難忍,躺在床上呻吟。孫瑾以孝心驅使,不嫌膿血腥臭,以口吮吸繼母瘡口,而且用舌舐去皮膚上的膿血。沒過幾天,繼母的癰就好了。
不久繼母又得眼病,開始是兩眼紅腫,視力模糊,請醫生治療,不但沒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最後雙目失明。孫瑾想到以前用舌舐治好了繼母的癰病,就每天用舌舐繼母的雙眼。時間一天天過去了,仍不見效,但他並不放棄,繼續爲繼母舐目。這樣堅持了兩個月,繼母的雙眼居然重見光明。
後來繼母去世,要下葬時,天天下大雨不停,葬事受阻,不能進行。他夜晚向天號哭,祈求天公放晴。次日早晨,果然雲開日出,天空大放光明。安葬繼母之後,天又接著連日下雨。這都是孫瑾孝心格天的感應。
事例中,孫瑾對待父親繼母孝順之至,內心有增上報恩意樂,因此能“有求皆應、無感不通”。
爲什麼我們學佛進步不大?不能很快成就?就是因爲沒有修好心。宗大師有一頌名言:“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于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所以,在世間要對父母修報恩心,盡孝行;在出世間,要對上師修報恩心,學善財童子。如果能圓滿這兩點,無論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能迅速成就。
酉二、以事之故
《瑜伽師地論》還說到“由事故,受現法果”。不善業方面造作五無間業和無間業同分,也有受現法果。無間業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無間業同分,如:對阿羅漢尼、對母行穢染行,打最後有菩薩;在天廟、街道、市肆立殺羊法,流行不絕;對極爲信賴的親友、同心耆舊等所,損害欺诳;對苦難窮困無依無靠而來歸投的人,首先布施無畏,後來加害或逼惱;劫奪僧門,破壞靈廟。
善業由事故受現法果,例如:母親無正信,勸導開化,將母親安立在正信中;母親犯戒,將母親安立在具戒中;母親悭吝,將…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