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5)▪P30

  ..續本文上一頁出黑物。若有五逆罪,不得如是善夢之者,宜應更誦滿七十萬遍,是時還得如前之相,乃至夢見吐出白色如酪飯等,當知此人即是罪滅,清淨之相。”

  釋迦牟尼佛心咒的功德

  《小般若經》雲:“諸佛皆從此陀羅尼咒中生,釋迦佛亦依此陀羅尼咒之威力而成佛,觀世音依此現前菩薩勝果,僅以聽聞此陀羅尼咒也將無勤獲得廣大福德並清淨一切業障。若修密咒,則無有魔障而成就。”

  午四、依造形象

  【依形象者,謂于佛所獲得信心,造立形像。

  依靠形象對治罪業,就是對佛獲得信心而造立佛的形像。

  “于佛所獲得信心”:並非假裝,而是真正對佛的功德生起信心。

  《佛說大乘功德經》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彌勒菩薩問佛:“如果有人盜取了佛塔物,盜取了僧祇物、四方僧物或現前僧物,自己受用或送給他人,如己物想。世尊常說盜用佛塔物及僧物,罪業極重,但衆生造罪之後,深自悔責,發起清淨信心而造佛像,這些罪業能否由此滅除呢?”

  佛說:“如果衆生盜用了此物,後來自己省察而深懷慚愧,按原物價格的數倍償還,並發誓以後不再造作。這就像窮人前面欠了很多債,後來忽遇伏藏,得到了無量寶貝,還債之後還有很多剩余。此人也是如此,如果加倍償還且又造立佛像,就能免除苦報,永得安樂。”

  《法華經》雲:“若人爲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衆相,皆已成佛道。”《白蓮花經》雲:“佛陀幻化多種相,爲利有情行善法。”由于所緣境如來已究竟叁世平等智慧的緣故,我們對佛生起信心,造立佛像,就一定能得到佛的加持。

  午五、依于供養

  【依供養者,謂于佛所及佛塔廟,供養種種微妙供養。

  依于供養對治罪業,就是對佛、佛塔和寺廟,供養種種微妙供品(供曼茶也是。)。

  供佛除障的例證:

  過去九十一劫時,毗婆屍佛出世。當時有一座名叫“滿度摩帝”的城市,城中有位妙耳童子。他生了一個童子,具有十八種令人厭惡的醜相,身體和口中發出難聞的臭味,而且在他誕生時,家裏發起了大火,把財物燒得一幹二淨。

  當醜相童子能走路時,母親叫他獨自出門討飯,他不但討不到飯,還到處被人打罵,母子只能在饑餓中煎熬過日。

  醜相童子內心十分痛苦,想及自己此生無福,又因這副醜相而被人厭惡,活著沒有意義,不如自殺了結一生。因此,他爬到樹上縱身跳下,身體被摔傷後,又更增痛苦。

  這時,毗婆屍佛以佛眼照見他,就顯現在他眼前。當佛光照觸在他身上時,童子的痛苦頓時消失。他見佛相好光明,就生起了清淨信心,脫下自己身上約一尺長的黃色衣服,供養佛陀,並采了一枝迦蘭膩迦花,獻給如來。以佛神力加被,衣服大小正好合身,花也變得像車輪一樣大,像傘蓋般停在佛的頂上。

  醜相童子見此情景,信心和恭敬心更加增上廣大。他頂禮佛足,發大誓願說:願我將來身有金色,以妙衣莊嚴身體,口中出優缽羅花香,並能成就無上菩提。

  就在醜相童子發願的時候,他的醜相忽然消失不見了,身相變得殊妙端嚴,具有金色,而且有金色可愛的衣服自然從空中飄來,正好披在他的身上。空中紛紛降下迦蘭膩迦花、優缽羅花等,而且傳出洪亮的聲音說:“奇哉!能在如來前種植清淨布施的可愛種子,最殊勝的芽莖已經長出。”

  這位妙相童子,因爲具有殊勝福德,而被人民推爲國王,住世六萬歲,命終生在兜率天。以後不論他生在何處,都具金色之身,並有金色妙衣自然在身,從天空中紛紛降下種種妙花。

  如來是最殊勝的福田,醜相童子對如來至心供養,依此善業之力,對治了醜相與貧窮的報障。所以,供養如來福田具有極大的淨障能力。《贊應贊》雲:“如尊之福田,叁世間非有,施處尊第一,是淨令座淨。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于尊爲利害,異熟無邊際。”

  《福田經》中還有一則供僧淨罪的例證:

  有位名叫阿難的比丘,對世尊說:“我記起前世,在羅閱祗國做平民之子,當時我身體生了惡瘡,種種醫治均無效。有位道友對我說:“你應供養僧衆洗浴,然後用僧衆洗浴的水洗惡瘡,病就會好,而且能得大福。”我聽了很歡喜地來到寺院,至誠恭敬,以新井、香油、浴具等,供養僧衆洗浴。然後,我用僧衆的洗澡水洗惡瘡,不久便痊愈了。以此因緣,我每一生都身體端正、金色晃耀,不受塵垢,九十一劫中,常獲清淨,福德廣遠。今天,又遇佛陀,心垢消滅,很快證得果位。”

  午六、依于名號

  【依名號者,謂聽聞受持諸佛名號、諸大佛子所有名號。

  依于名號對治罪業,就是聽聞、受持諸佛名號,及聽聞、受持諸大菩薩名號。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隨念叁寶經釋》中說:“如來名號,乃是無量福德無盡之源泉,以法性、緣起、大願、叁摩地、善根不可思議之力,成就諸佛名號,在世間顯然是利樂根本。”

  漢地晚課念八十八佛名號拜忏,也是通過持念八十八佛名號及禮拜八十八佛忏除罪障。其根據如下: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中說:藥上菩薩宣說了過去五十叁佛名號之後,默然而住。當時,行者在定中見到過去七佛世尊中的毗婆屍佛贊歎說:“善哉!善哉!善男子,你所說的這五十叁佛,是過去長久安住在娑婆世界成熟衆生而般涅槃的如來。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及其余一切衆生,聽到這五十叁佛的名號,此人在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墮惡道。如果有人能稱念五十叁佛名號,生生之處,常能值遇十方諸佛。如果有人能至心敬禮五十叁佛,則能除滅四重罪、五無間罪以及誹謗方等經典的罪業。以諸佛本願的緣故,念念之中即能除滅如上諸罪。”

  由以上經文可知,聽聞、受持五十叁佛名號及至心敬禮五十叁佛,有除滅罪業的極大力量。即使犯了殺盜淫妄四根本罪、五無間罪及誹謗大乘經典等的重罪,也能由至心敬禮五十叁佛,得以除滅。

  受持叁十五佛名號、依佛忏悔的功德

  《佛說決定毗尼經》雲:“若有菩薩,成就五無間罪,犯于女人,或犯男子,或故犯塔犯僧,如是等余犯,菩薩應于叁十五佛前,所犯重罪,晝夜獨處,至心忏悔。……菩薩如是觀此叁十五佛,如在目前,思惟如來所有功德,應作如是清淨忏悔。菩薩若能淨此罪已,爾時諸佛爲其現身,爲度衆生亦說種種諸行,成就愚惑諸衆生故。”

  受持藥師佛名號以及恭敬供養的功德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雲:“複次,曼殊室利!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余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刍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于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叁惡趣生。”

  按經中所說,受菩薩戒和別解脫戒之後,如果有所毀犯,而能專念藥師佛名號、恭敬供養,則決定不轉生叁惡趣。

  聽聞、受持觀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法華經》雲:“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受持地藏菩薩名號以及皈敬供養地藏菩薩的功德

  《地藏十輪經》雲:“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嗔癡等皆猛利故,造作殺生、或不與取、或欲邪行、或虛诳語、或粗惡語、或離間語、或雜穢語、或貪、或嗔、或複邪見、十惡業道,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一切煩惱悉皆消滅,遠離十惡,成就十善,于諸衆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所以,如果能至心稱名念誦、皈敬供養地藏菩薩,就可以無余消滅所造十惡業道的罪業。

  下面是例證:

  清朝有個叫吳毛的人,是青陽吳氏的仆人,平時持齋念佛,兼修衆善。左良玉的軍兵渡江時,吳氏全家都離家避難,只留下吳毛一人守家。軍兵來了之後,吳毛身中七槍而命絕。

  等到戰亂平定,主人返回家時,吳毛又蘇醒過來,說:“我以宿業力,應七次轉爲豬身,但因我今生持齋念佛,以七槍就化解了怨業。現在佛來接引,我往生西方去了。”說完,就合掌往生了。這是順治元年的事。(《安士全書》)

  隋朝有位滿和尚,是安定地方的人。他在俗家時,曾得了一種病,雙腳不能伸縮,爲此他常常持念觀世音菩薩。

  有一天,他忽然看見一個和尚,拿著很潔淨的瓶子,站在他面前。他就問:“師父從哪裏來?”和尚說:“因爲你常常祈求,所以我才來。你因前世殺生的業障而生這種病,現在你閉上眼睛,我來給你治療。”他便閉上眼睛,這時他感覺膝蓋上好像拔去幾個寸把長的釘子,腳就好了。他睜開眼睛,想起身道謝,而和尚已不知去向。

  此後,他更加精進虔誠地信奉觀世音菩薩,並發誓不娶妻。後來,他通達禅觀,能七天安坐不動。開皇初元年間,他出家,住在救度寺。(《高僧傳》)

  由以上案例可知,受持佛名號,一定能得到佛的救護,淨除業障,獲得解脫。《華嚴經·須彌偈贊品》雲:“甯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不受無量樂,而不聞佛名。所以于往昔,無數劫受苦,流轉生死中,不聞佛名故。”

  【此等惟是《集學論》中已宣說者,余尚衆多。

  以上六種能對治現行力,都是《集學論》所說,此外還有很多對治法。

  比如:十大願王中的禮敬諸佛、稱贊如來、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十法行中,除了讀誦、受持之外,還有書寫、供養、施他、聽聞、開演、思惟、修習等等。總之,修持對治現行力,就是盡力去做一…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