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er">若見園苑,當願衆生:勤修諸行,趣佛菩提。
見嚴飾人,當願衆生:叁十二相,以爲嚴好。
見無嚴飾,當願衆生:舍諸飾好,具頭陀行。
見樂著人,當願衆生:以法自娛,歡愛不舍。
見無樂著,當願衆生:有爲事中,心無所樂。
見歡樂人,當願衆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
見苦惱人,當願衆生:獲根本智,滅除衆苦。
見無病人,當願衆生:入真實慧,永無病惱。
見疾病人,當願衆生:知身空寂,離乖诤法。
見端正人,當願衆生:于佛菩薩,常生淨信。
見醜陋人,當願衆生:于不善事,不生樂著。
見報恩人,當願衆生:于佛菩薩,能知恩德。
見背恩人,當願衆生:于有惡人,不加其報。
若見沙門,當願衆生:調柔寂靜,畢竟第一。
見婆羅門,當願衆生:永持梵行,離一切惡。
見苦行人,當願衆生:依于苦行,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當願衆生:堅持志行,不舍佛道。
見著甲冑,當願衆生:常服善铠,趣無師法。
見無铠仗,當願衆生:永離一切,不善之業。
見論議人,當願衆生:于諸異論,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當願衆生:得清淨命,不矯威儀。
若見于王,當願衆生:得爲法王,恒轉正法。
若見王子,當願衆生:從法化生,而爲佛子。
若見長者,當願衆生:善能明斷,不行惡法。
若見大臣,當願衆生:恒守正念,習行衆善。
若見城郭,當願衆生:得堅固身,心無所屈。
若見王都,當願衆生:功德共聚,心恒喜樂。
見處林薮,當願衆生:應爲天人,之所歎仰。
入裏乞食,當願衆生:入深法界,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當願衆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門。
入其家已,當願衆生:得入佛乘,叁世平等。
見不舍人,當願衆生:常不舍離,勝功德法。
見能舍人,當願衆生:永得舍離,叁惡道苦。
若見空缽,當願衆生:其心清淨,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當願衆生: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當願衆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當願衆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見慚恥人,當願衆生:具慚恥行,藏護諸根。
見無慚恥,當願衆生:舍離無慚,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當願衆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當願衆生:莫不獲得,諸叁昧味。
得柔軟食,當願衆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
得粗澀食,當願衆生:心無染著,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當願衆生:禅悅爲食,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當願衆生:得佛上味,甘露滿足。
飯食已訖,當願衆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若說法時,當願衆生:得無盡辯,廣宣法要。
從舍出時,當願衆生:深入佛智,永出叁界。
若入水時,當願衆生:入一切智,知叁世等。
洗浴身體,當願衆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盛暑炎毒,當願衆生:舍離衆惱,一切皆盡。
暑退涼初,當願衆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
諷誦經時,當願衆生:順佛所說,總持不忘。
若得見佛,當願衆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谛觀佛時,當願衆生:皆如普賢,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當願衆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敬心觀塔,當願衆生:諸天及人,所共瞻仰。
頂禮于塔,當願衆生:一切天人,無能見頂。
右繞于塔,當願衆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
繞塔叁匝,當願衆生:勤求佛道,心無懈歇。
贊佛功德,當願衆生:衆德悉具,稱歎無盡。
贊佛相好,當願衆生:成就佛身,證無相法。
若洗足時,當願衆生:具神足力,所行無礙。
以時寢息,當願衆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當願衆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附錄 叁:
華嚴經·入法界品[109]
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衆生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于世間無所礙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火,能燒一切諸見薪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日,普照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猶如盛月,諸白淨法悉圓滿故。
菩提心者猶如明燈,能放種種法光明故。
菩提心者猶如淨目,普見一切安危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
菩提心者猶如正濟,令其得離諸邪法故。
菩提心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諸菩薩故。
菩提心者猶如門戶,開示一切菩薩行故。
菩提心者猶如宮殿,安住修…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廣論講記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