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講記(十四)
西藏有四皈依,先皈依上師,上師代表叁寶,先念皈依上師,再念皈依佛法僧,皈依就是投靠依靠,一般人到了沒辦法時就要投靠別人,要聽別人的指揮,皈依佛常隨佛學,皈依法不損惱有情,皈依僧與大衆和合共住。皈依師就是依止法,在家弟子對皈依師有依止法,出家人更要修依止法。依止法住世正法住世,這是佛說佛法要緊問題,光說給你當徒弟但不聽你的話叫什麼徒弟?佛法裏不管在家出家依止法是第一,在家出家都要依止善知識,皈依是依止善知識,我們應選擇善知識,但皈依師父不是永遠跟著這個師父,若這個師父圓寂你要選擇善知識,所以佛法選擇善知識是學佛法的第一步,選擇之後要依止,依止之後要聽話。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我們要皈依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就是一切佛,佛佛道同,都是佛,一切佛講的道都是一個道理。皈依阿彌陀佛也不是只學阿彌陀佛的法,釋迦佛講的法要學,藥師佛講的法也該學。但太多了學不到,阿彌陀佛教你最好的法,阿彌陀佛發願說:誰只要稱念我的名號誰就得度,就能往生我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給你教了最簡單的法,這個法阿彌陀佛沒有親自來教,就交給釋迦牟尼佛來講,釋迦牟尼佛來教你這個辦法,說:你只要執持名號,只要把阿彌陀佛這個道理六字洪名,洪名:大名,名大,知道的人就多,阿彌陀佛的名號六方諸佛都在稱贊,十方世界都知道這個名號,所以叫洪名。大名功德大,救度衆生的力量大,福德大成就了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極樂世界的莊嚴就是依報的莊嚴,極樂世界都是一生補處菩薩,就是正報的莊嚴,阿彌陀佛有這樣大的福德還有大願,我們修行淨土法門要有願力,阿彌陀佛先有願力靠阿彌陀佛本身這個願力四十八願度衆生。四十八願中有十方世界的衆生只要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必定得救,一定蒙阿彌陀佛接引到極樂世界。爲什麼執持名號有這麼大的力量?因爲名號代表阿彌陀佛的功德,什麼功德?我們前面說了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代表光明,且是無量的光明,這種光明永遠不消滅叫無量壽,阿彌陀佛有這樣的光明,你也本來就有,一切衆生本來是佛,本來具有佛性,本來有與佛同等的法身光明,這個永遠不會消滅的。雖然我們在當衆生在輪回六道,本來具有的本質不會消失,我們與佛同等具有成佛的本質,所以我們能學佛,只要能念佛。念佛不是念阿彌陀佛,講自性是彌陀,念佛就是念的我們本來的佛,因爲你念佛佛性就要發動,你的善心就要發動,你本來具有的成佛善根就要發動。不念,你一天渾渾濁濁過日子,一天混過了,老是在凡夫地位上轉,一天到晚都想到我是凡夫,沒有想到我會成佛。只起凡夫的心,凡夫的心第一是我執,只知有我不知有人,這就叫凡夫的心,我執煩惱,就是凡夫心。佛菩薩的心只知有人不知有我。所以佛菩薩度衆生自己願意到生死苦海中來同這些濁世的衆生在一起,所以釋迦佛要到娑婆世界來示現成佛,跟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住在一起,爲我們衆生宣說佛法。佛已成佛,不住在佛常樂我淨涅槃裏,要示現與衆生一樣生老病死,釋迦牟尼佛只活了八十歲跟凡夫一樣受生老病死,爲什麼?就是爲了度衆生,爲了要度衆生不惜到娑婆世界來陪我們當凡夫,才好教化凡夫,佛與衆生不同就在這一點,凡夫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佛菩薩只知有人不知有己,這個就叫佛性。如果我們不明白這一點,我們修行還修行,做人還做人(修行跟做人分開的),修行要與做人打成一片,我們不能說上殿才修行,進經堂才修行,一天到晚都要修行,修行與做人打成一片,我們做人究竟是爲人或爲己,或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抑或只知有人不知有己,或多替別人想少替自己想,這是佛與衆生,世與出世的鴻溝就在這裏。衆生之所以成衆生,無始以來就是爲了這個我執,就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就要流轉生死,要不流轉生死要往利他方面走,不要往自私自利方面行,所以佛的光明人人都具足,法身光明人人都具足,都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由于我們無始以來無明不覺,無明不覺就是衆生,就是我執的根子。我們念阿彌陀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你自己的這個心就可以把你自己造作成佛,自己把自己改造成佛,把凡夫改造成佛,你這個心就是佛。那麼你心就裝佛,心不能裝佛就不能是心作佛也不能是心是佛。所以這個法門教你心裏執持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不是光是那個聲音那個文字,是佛。
一切佛都是佛,爲什麼我們單念阿彌陀佛?從佛的方面說,第一阿彌陀佛成佛前發了四十八大願,其中有:哪個衆生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我要接引他往生西方,二個一切衆生本來是佛,跟佛齊等,僅管阿彌陀佛憶佛名號,實際可以代表十方一切諸佛,阿彌陀就是無量,什麼無量?阿彌陀佛光明無量,光明就是智慧的象征。這個人光明磊落,就說這個人善良,一切衆生從本以來具足成佛的本性,具足這個光明,所以一切衆生與佛齊等,都有法身光明,都可以成佛。爲什麼現在不能成佛?就是無明,無明就是我執自私自利,要想成佛必須把自私自利這一關打過,自己打不過,就找阿彌陀佛來幫忙,阿彌陀佛發了大願之後要接引衆生,阿彌陀佛又叫接引佛。阿彌陀佛立像垂手接引,“常垂金臂恩如海,二六時中密護持”一天到晚都在要牽你,就像你當小娃娃剛剛會走,你媽媽跟著你走一樣生怕你跘著,隨時拉你,阿彌陀佛有這個願,所有一切衆生都要接引,我們就要學阿彌陀佛,到阿彌陀佛那個地方去,一定學阿彌陀佛的作風,現在那些受災的老百姓,有苦有難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給人家幫忙,看到人家有困難能幫忙就要隨力隨分要幫忙,所以那個有事,最大的事是幫忙我們出生死,所以要把衆生接引出生死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最大的幫忙,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就是遇事幫忙,隨時等待我們最後接引我們出娑婆世界。阿彌陀佛坐像手頭端的的蓮臺,蓮臺就在准備接引一切有緣的衆生。哪個衆生要往生都給你蓮臺,蓮臺就是我們的修行,我們的修行就是我們今後往生極樂世界乃至成佛的基礎,那個就叫蓮臺,蓮臺不是白白成功的。蓮臺就是成佛的因,就是我們各人修的行,你修了行就有蓮臺。念佛法門說,只要開始念阿彌陀佛,你心頭就裝的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最幹淨不過的,就是清淨心,所以你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就是你這個心,這個心你就在開工廠,就在製造,把自己製造成一個佛,所以說是心是佛。就是你這個心本身就是佛,就是你念佛的時候,執持名號,名字就代表這個人,這個人的名字把這個人的全部想起,念阿彌陀佛就把阿彌陀佛全部想起,執持名號,口念阿彌陀佛心在想,這就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法門你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能成佛。想佛心就是佛,假使你想壞事,心就是壞人;想好事善心就成善人。如果你心純淨的善心,就是佛心,現在就是佛。執持名號功德爲什麼有這麼大?這是個簡單辦法,給你說修行成佛,認真說起來六度萬行多得很,說太多了怕你記不得,就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叫萬德洪名,把成佛的功德全部收在名號裏頭,讓你全部憶念起來,改造你自己的思想,你的心,把你凡夫心改造成佛心,所以執持名號就有這麼大的作用。下面說不論多久,若:或是,或是你念一天乃至七天都可以,總之要達到一心不亂,專心念阿彌陀佛,不亂。不要念阿彌陀佛不想佛想凡夫的事。一心:專心一意,念佛,心只有佛,沒有其它,不想其它,不打妄想。
我們簡單說了念佛的初步行持的方法,一心不亂就是入定,佛法真正講修要入定才是真正的修。怎樣叫入定,入定就是一心不亂。一心:只想念佛的事,從念佛法門說只想南無阿彌陀佛,別的什麼也不想,只有一個心,萬緣放下,什麼也不想,才叫一心。能一心念佛的功夫才不亂,不然一方面念佛,心又想旁的,那就不太好,僅管散亂心念了也有一定的功德,但是何如一心念的功德更大。
念佛法門我們前面說了叁個字,信願行,在叁個字上做功夫,下功夫,在我們念的時候,真正念就是行,但念佛的時候不是光念就是念,有個爲什麼要念。我相信釋迦佛的阿彌陀經,說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如果有人念佛就能往生,這樣殊勝,沒有這個念就是晃的。動機就從信心起,徹悟禅師的語錄,他住在北京紅羅山,是禅淨雙修,一句彌陀要在信深,蓮芽九品,抽自此心,蓮花就是你往生之因,是佛成佛的因,佛沒有不坐蓮臺,就表示成佛是佛多生累劫修行而成,不是無因。念佛就是從自己內心衷心相信佛說的話,信得深,以後你往生極樂世界蓮花九品的根子都是從你的信心裏頭長出來的。沒有深切相信不行。第二是願去“一句彌陀要在願切,寸心如焚,雙目流血”要有這麼的緊迫感,心切得如像想下鄉的兒子調回來那麼切,甚深比那個心更切就好了。迫切的希望達到這個目的。非常懇切。念佛要專心的念,八萬四千法門“一句彌陀要在行專,單提一念,斬斷萬緣”釋迦佛把這個特殊的法門交給你了,你就專心的念,以一念阿彌陀佛斬斷萬緣才能一心不亂,東想西想就不專了。一心就是念佛的念頭不亂。這簡單講一講,從前祖師講念佛的方法還很多。如果能夠這樣修行,不問是誰“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這就是你學佛的成績,這個人如果念佛能一心不亂,那他到了臨命終時其它境界不現前,這叫西方路熟。往生西方路走熟了,天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說去就去。如果這條路沒有走熟,還生,還有岔路都可以去,就危險,如果你一心不亂,單提一念斬斷萬緣,能這樣到了臨終時見到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這是一個感應,你願往生西方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發了願:凡是願往生我的淨土,臨命終時,我都與諸大菩薩一起來接引。到了臨命終時隨便你天大的本事,什麼英雄人物到要死時,有把握不?恐怕人到要死時很困難,第一身體上的痛…
《阿彌陀經講記 十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