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經講記 十叁▪P2

  ..續本文上一頁法大得很,要修完這個壇場補處菩薩都數不清。十六觀經就慢慢教你修壇場,觀日落又觀極樂世界的寶地,大地平如掌,再觀寶樹樓閣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一樣的。密宗也要修這些觀,先把淨土修起,眷屬、本尊,是通的。修行的方法,相信哪個本尊就修哪個本尊,你要在阿彌陀佛那去,有說在彌勒菩薩那去,在我們中國淨土有兩個法門,有彌陀淨土、還有彌勒淨土,玄奘法師往生彌勒淨土兜率天。彌勒的淨土在兜率天。內院是聖人的地方叫彌勒淨土。太虛法師發願往生彌勒淨土,印光法師往生彌陀淨土。淨土法門都叫淨土,密宗也算淨土。但最簡單的是彌陀淨土,簡單得不得了。學密法要灌頂,發菩提心,受菩薩戒,離不得這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雖沒有這麼嚴格,但到極樂世界必須發菩提心,極樂世界都是即身成的佛菩薩,你去了就是要參加那個行列,當即身成佛的菩薩,沒有菩提心就不叫菩薩。這個法門簡單,只要你口念,心想,持名這個法門阿彌陀佛的淨土修法,有兩個,修觀,十六觀經就是修定,觀落日,紅色光明,是西方淨土修觀的入門。密宗修阿彌陀佛也是紅顔色。顔色有很大關系,你說佛法是唯心唯物?這個地方就唯物了,顔色就是物質。十六觀經說你們如果不是生盲哪個都見過落日,十六觀經先觀想落日,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壇場,沒有像十六觀經那樣修觀想,但你念佛的人修持名念佛,念佛法門至少念阿彌陀經,阿彌陀經就是給你觀想,把西方極樂世界描繪出了。水鳥、樹林…...念佛之先我們念彌陀經。念彌陀經就把極樂世界的環境給你描繪出了,你心中有極樂世界的藍圖,然後再說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極樂世界的眷屬。阿彌陀佛的眷屬太多,阿彌陀佛的眷屬就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主。佛法學通沒有通,佛法要學通,如果不學通,我們肚子頭這個宗,那個宗的的牆壁多得很,實際上都叫你成佛,特別淨土宗與密宗沒有分界限。淨土宗的修法就是密宗,淨土宗有持名念佛,密宗也要持咒,咒也是佛菩薩名號所以不要想壁壘森嚴,存門戶之見。不過在念佛宗特別把信願行叁點提出來。密宗沒有信願行也不行,上師都不信,還去灌頂嗎?還是要有信,信了之後就灌頂,灌頂就是發願,發願一生修這個法,從這個法門成就,所以就灌頂。成了法王子,佛的太子,我就要從這道門進去當皇帝,當法王。灌頂就是授了你法王記,但灌頂如果不行持起不了好大作用。光是灌頂,不修不得成就,灌頂後要修這個法,修行成就,終身修這個法。灌頂要發願,發誓叫密誓,發了願就照辦,灌頂再不修都要把那個咒念好多遍,不能灌頂後一切丟在腦後,那叫結緣灌頂。你沒有由那個法門進去,只得加持,種個善根,爲今後修這個密法的因緣,那也必須有信心。再一個必須有願力,叁昧耶戒賭了咒,不修要墮金剛地獄,必須要行,還是信願行叁個少不了。

  佛說的念佛法門還是信願行,關鍵是願,信是入門,不信不入這個門,行是你的辦法,願就是你願往生淨土,如果不願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把你沒有辦法,他辦那麼個大學你不去上,他把你沒有辦法。你再說你那個地方天花亂墜,我自己沒有想來,他沒有辦法。你光念阿彌陀佛,保佑我榮華富貴,生天,發的願與阿彌陀佛的願不對頭,阿彌陀佛的願是:你念了佛就要在我這個地方投生,你在我這蓮花化身,我接引你來生。我念佛但不去你那,各說各,他想你去,與他願不投。念佛法門信願行,重要的願先發菩提心。如果不發菩提心與佛的願投不起,佛就是發了菩提心度衆生,你也發菩提心度衆生,你才是他的同志,才入他的淨土。你沒有發願成佛度衆生,與他的願各是各所以第一有菩提願,再有要往生,念佛的人心心念念目的自己得到成就,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爲了成佛度衆生,不是躲在極樂世界把娑婆世界躲脫就完了,往生極樂世界還在娑婆世界接引衆生,你的願力要跟佛的願力是一個,佛的願力第一要你往生到他的淨土,但不是現在叫你死,你業報沒有盡,也死不下去,把娑婆世界的報償完了才走得脫,念佛的人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只變這一次人了,只當這一次凡夫,不再流轉生死,臨命終時就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有這個願力,與阿彌陀佛願相符,阿彌陀佛發了臨終接引,如電器的設備,電力互相接通了,如收音機頻道對好就聽到那個頻道的聲音,佛的心跟衆生心,跟頻道是一樣,看你跟他的號碼對不對,你想的跟他想的想在一塊了叫感應道交,他也想接引你往生,你也想蒙佛接引往生,這個才扣得起。如果他要接引你往生,你不想往生,他就接引不到,願力的關系最要緊,願力就是方向盤,開車的方向盤往哪搬車就往哪跑,是指導人的精神。願就是志向,有的人志向高,有的人志向低,有的人志向只想找錢,有的人爲建設社會主義,立志要大,有志之士,有大的志向才叫有志。一天只爲自己盤算叫小志,那個地方錢多,又好耍,小志使人成小人,光曉得爲自己打算,我的環境生活好,就是小人。怎麼能成菩薩呢?菩薩有大志,菩薩稱爲大士,就是大人物。大志成佛度衆生,不是喊口號,確實有這個志,才能成爲好出家人。所以爲什麼我們漢民族地區對出家受戒一定要受菩薩戒,道理甚深,非常正確。南傳只受比丘戒,出家就是爲了發心度衆生,釋迦佛組織僧團就是爲了建立大乘法,爲了佛法永傳下去度衆生,所以釋迦佛才建的僧團,成阿羅漢的第一步,是菩提道次第的中士道,是中間的過度,釋迦佛成佛爲什麼不讓弟子成佛!就是要求弟子成佛。不過在娑婆世界成佛的機緣沒有到,但發了菩提心修行,到他方世界成佛允許你。出家法,如果只有出家法就是小乘,出家法要加上菩提心才是大乘,出家爲了度衆生,爲了繼續釋迦佛的僧團,續佛慧命,不是這一生成佛,要把釋迦佛教法傳下去,就在娑婆世界,憑我們自己的力量,不讓釋迦佛的法滅,一直傳到彌勒菩薩出世,這是密宗。密宗不說娑婆世界佛法要滅,就依靠發大乘心的佛弟子,就在娑婆世界把佛法住持到彌勒菩薩出世,這個是釋迦佛的希望。所以凡是出家人都要發住持正法傳承正法這個志願,這才是出家人應發的心,如果僅爲自己了生脫死,那些來出家的我都勸他,你們就幹你們的工作,五十歲退休安度晚年,住在自己家裏關著門,你修行沒有人幹擾你的宗教信仰,念佛、參禅、修密都可以,沒有人來敲門,是私人住宅,我不歡迎你你就不敢進來。廟子不行,不得不讓人進來,是接引衆生的,廟子就麻煩。我聽到還俗的人家裏簡單,退休就是她兩個人,向我說了叁回:我那個屋頭比你們廟子還清淨。廟子四衆弟子都要來,究竟是還俗了的小家庭清淨還是接引衆生的廟子清淨?今天我不答複。結了婚沒有娃娃都退休了,她到廟子向我說了叁回,我想給她抵回去,又怕她心裏會難過。這個道理你們同學們參!既然廟子還不如廟子清淨,我們爲什麼出家?如果我們出家只爲了清淨,什麼清淨,我們爲什麼出家?這個要把同學心靈深處的東西造一下,爲什麼在家清淨這裏不清淨;爲什麼廟裏清淨在家不清淨?我們把這個道理弄清楚。

  講到正行,正行就是念佛法門主要的修行,這段文就說“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上文稱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主伴莊嚴,我們要發願往生,如何才能得生彼國?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佛法講因緣,,一切法都有因緣,惡法有惡法的因緣,善法有善法的因緣,世間法生死流轉有生死流轉的因緣,出世間法成佛是一大事因緣,今天我們聽到極樂世界如此殊勝,我們都要發願往生,這就是願,有願就要有辦法,如何的因緣才能往生?佛告訴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往生要有善根要有福德,要有這種因緣才能往生,不能以很少的善根福德因緣,要多福德多善根才得往生。什麼樣的善根福德才多?釋迦佛說有個方便“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佛叮咛叫著舍利弗讓他注意,這就是多善根福德,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善,有世間善出世間善,世間善就是我們修十善:不殺不盜不邪淫……不癡,這叫十善,這十種善不只是學佛的人才修,也不只是受了戒才持,這個善叫十善戒,不管學不學佛,都應該遵守,所以叫性戒,自性是戒,本身是戒。無論任何人都知道不應隨便殺人,爲什麼不隨便殺人?因爲你自己都不願被殺,你就知道殺別人是不可以的,不盜別人的東西。盜:就是不與取,有主之物人家沒有給你,屬于某個人,或屬于某個團體,是有主之物,有主之物能給你,可取通過正當手續可以取。人家沒有給你,不與。你以偷盜的心:你不給我我也拿,這叫不與取,叫盜。這個盜隨便任何人,小偷也知道盜是不可以的,這是別人的東西,去拿,人家不願意,但千方百計去拿了,不讓他知道,這就叫不與取。你知道主人不願給你,同時你也想到假如是我包裏的錢,扒手來摸我也不願意,這叫推己及人,你明明曉得別人對你這樣做,你不願意,你去這樣做人家也不願意,這就叫性罪。如打妄語,打妄語犯罪,欺騙人,我不願人家欺騙,誰說謊話騙我我不願意的,我說謊騙人當然人家也不願意,你自己知道這是個犯罪行爲這就叫性罪。爲什麼這叫性罪?不要人教殺人偷盜妄語,不可以,這叫性罪,不定受戒做了才是犯罪,自性是罪,自己就知道是罪。學佛的人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己就會生善惡,不是說我沒有受戒就可以亂來,不一定要師父告訴你,也不是受戒才犯罪,這十戒受不受戒犯了都成罪,身叁、口四、意叁,身叁業:殺盜婬做不得。口四業,兩舌,挑撥離間,破壞別人的團結,向此說彼,向彼說此。佛法說若是一群壞人你讓他不團結,拆散,在菩薩戒是可以的。但對一般的好人,不可以說破壞團結的話,特別在僧團中,破壞僧團的團結,這叫破僧。在僧中挑撥離間,向此說彼,向彼說此,叫五無間業之一,墮無間地獄,俗話說的阿鼻地獄。無間地獄說命終後無論他還有多大福報該生天上人間,都不行,命終必在地獄受苦,中間不會到別處去,到地獄受苦沒有間斷。其它地獄受罪的人,身不定有多大,無間地獄的人受罪,地獄有多大身就有多大,身上沒有空處,這個地獄佛法叫無間地獄。惡口:說粗話罵人。妄言:說謊話哄人。绮語:花言巧語,不正當的語言。這是口四。意有叁善:不貪不嗔不癡。十惡業如果做了以後要受果報,這十善是世間善,普通人都要遵守,如果十善完全遵守,沒有一點惡法,至善就成佛。十善叫白業,十惡是黑業。衆生許多都是雜業,人中有人壞,沒有說壞得一點好處沒有;有的人好也沒有說一點壞處都沒有,人道多半是雜業。什麼時候才是純白業?成佛就是純白業,成佛沒有一點不善,所以我們不要小看十善。十惡也不要說我們沒有受戒,我們學了佛法懂得這個道理,我們就是要修行十善,一個人能純粹是善,就是佛,純白淨業。十善十惡性戒人人都應守持,不管是否皈依受戒,佛法說要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就是這個意思。佛法說一般善男子善女人,出家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家也有。人類都分男女,只要你是善男子善女人,接觸佛法懂得善惡是非是一個起碼的善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你們聽我說阿彌陀佛的功德極樂世界的殊勝,應怎麼做?“執持名號”:持,口持口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個心持,口念心不念功效小,著重說心要念,談何容易心念,開始要口要念,口念純熟了心就念。口念也有作用,爲什麼六字洪名?前面加南無二字,南無就是皈依,念佛菩薩名號之前都加南無,若直念名字不恭敬,若加南無就恭敬了,南無是梵語,漢譯就是皈敬皈依,依靠你把你當靠山。我們依靠誰就會聽誰的話,我們當小孩子的時候依靠父母,就聽父母的話。皈依就是依靠就要聽人家的話,不聽話不叫皈依。皈依佛要聽佛的話,皈依法要依法行持,皈依僧要跟大衆和合,這才叫皈依。

  

《阿彌陀經講記 十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