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慧之路 第二講▪P2

  ..續本文上一頁部位會有氣,你如果有把握處理這些氣的話,可以用任何方法處理,處理氣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辦法也可以采用。不然的話,最好循古人的規矩,靜坐完了之後,先搓熱手掌,以爪梳頭、以掌洗臉、以指按摩身體手腳。按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睜開眼睛。按摩完了之後,才能睜開眼睛。

  按摩就是讓你將積在頭上或身上的氣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靜坐完了就去睡覺,這是要不得的。這樣容易造成頭疼。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懂得處理,你就不會被氣幹擾。不然,你靜坐到最後,你會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靜坐到了一定時候,敏感的人都會發現有氣在運轉,大多數人都經驗過太陽穴會發漲。這是爲什麼呢?原來我們修心養性會産生清淨的氣,貪嗔淫欲會産生汙濁的氣,清淨的氣向頭上升,越清淨的氣升得越高。汙濁的氣往下降,越汙濁的氣降的越低,最高到頭頂百會穴,最低到小腹下的會陰穴。所以當心念清淨到接近初禅的時候,你身上清淨的氣就會升到眉毛的這個水平。是一個水平,不是眉心一點。在二禅的時候,會有一股清淨的氣升到發際這一帶,就是頭發和額頭之間。在叁禅的時候,會有一股清淨的氣在百會裏。如果你到四禅,那股氣就會在頭頂外面了。細心的修禅定者都會發覺這種現象,就是靜坐後這幾個部位會有氣。因爲不了解這種現象,所以不曉得處理這些氣,造成有些人會有不同部位的頭疼。

  回歸平時狀態——下座前要按摩頭和身體

  你每次靜坐完了,一定要讓這些氣降下來。有些人很敏感,他會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靜坐之後,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氣留在頭上。如果你用按摩處理不了,就要做一些觀想,觀想氣慢慢地從頭上降下來。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對自己的頭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間拉,拉到丹田,重複做這個動作。如果還是不行的話,你可以拍打來處理留在頭上的氣,用空心掌拍打。拍後會覺得你頭上的氣粘在手上,要將它甩掉。如果這些你都懂得處理,要進禅定是不難的。有些人已經坐很久了,雖然沒有什麼雜念了,總是不能入定,沒有樂受。爲什麼呢?多數原因是身體有病,造成心無力集中,于是沒辦法入定。因爲禅定是很強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達不到相當強度,就沒辦法入定。也就是說你的心力無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體比較虛弱的人,靜坐前就要吃一些補氣的藥。

  4.靜坐的氣場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他到某個地方很容易就心靜下來了。總覺得到這個地方靜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實是那個地方的氣場很好,對他有幫助。雖然外在的氣場對修行有幫助,但是,靠外在的氣場,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氣場,就是長期靜坐後,你也會形成本身的氣場。至于氣虛的人,要吃一些補氣的藥來加強,他的靜坐才會進步;身體健康的人就少吃補爲妙。

  你靜坐的場所不要整天換來換去,如果你在家裏,最好每天在同一個座位坐,你會在此座位上形成一個氣場。以後你再回到同一個座位,就很快能夠定下來,這是環境的影響。還有,你周圍的同學坐得好的,靠近他你會沾光。就是說,他的氣場對你有幫助,而你的氣場對他會有幹擾。如果他的氣場很強,你對他的幹擾就會很微小,沒什麼影響。如果他本身的氣場不是很強的話,你的氣幹擾了他,敏感的人就會心煩了。有病者的氣場,會幹擾身邊的同修者,所以,當你覺得坐在這個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換個位子就好了。

  5.修定時間的長短

  修禅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堅持坐完一枝香,爲什麼呢?如果你沒有昏沈、掉舉、散亂,你就必須堅持。如果你有很嚴重的昏沈、掉舉、散亂,那麼,你就要自己去衡量時間。如果開始十五分鍾坐得很好,過後昏沈、掉舉、散亂,每次都如此,我勸你不要堅持。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爲靜坐開始的五分鍾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鍾以後的效率就差了。那麼,你就坐十分鍾,經行十五分鍾,然後再坐十五分鍾,再經行十五分鍾。如果你這樣修,也就是說四個十五分鍾裏,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樣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說,你坐了十五分鍾之後,因爲精神不好,心無法集中地堅持到一小時,那是浪費時間。不要聽人家說,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見得啊!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疲勞,那麼,我勸你快去睡覺。如果不是煩惱而是精神疲勞,睡飽了再來坐效果會更好。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須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萬不要坐得太久。爲什麼?禅定坐久了,會貪。貪什麼呢?就是他每次一進去就不想出來。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來,這就是貪。因此,修禅定時,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規定出定的時間。假如你要進初禅,你就自我規定:現在我要入一小時的初禅。這樣,你入定後堅持一小時之內,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現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鍾,那麼十五分鍾後一定要出來。

  6.修禅定有叁種自在

  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什麼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時候我想入哪個定,就能夠入哪個定,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進初禅,就一口氣之間進初禅。我要進叁禅就一口氣之間進叁禅,這叫“入定自在”。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禅,心念老是要溜上二、叁禅,結果自動到了叁禅,這是你的初禅在定不自在。什麼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鍾,我進去出來,就是二十分鍾,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說進去二十分鍾,一小時了才出來,就是貪著禅定。明白了嗎?就是說,你入定前,要定下我現在要入定多久,然後到那個時間出來就不是貪。如果你要二十分鍾,結果是一小時才出定,就是貪。明白嗎?也就是說你不自在。出定自在就是坐禅的人想出定,一想出來就出來了。身心就恢複到入定之前的狀況。不要以爲一睜開眼睛出定,就能身心恢複常態。如果你出定後會覺得頭發漲,被氣鎖住,很不舒服,這是出定還不夠自在。所以,修定有所謂的出入定自在和在定自在。當你們熟悉了各種禅定之後,你每次入定之前,最好給自己預設一個時間。

  7.禅定差別

  近行定與安止定的差別

  剛才說道,禅定有一、二、叁、四禅,我用登樓比喻,一、二、叁、四禅就是心集中的能量高低。猶如你上一幢樓,上一樓、二樓、叁樓、四樓,表示說一禅、二禅、叁禅、四禅,那是不同的高低的集中力,也就是心的能量。當你的心念達到入禅定之前的集中力,稱爲未到地,或叫做近行定,有初禅的近行定、二禅近行定。近行定是什麼意思呢?近行定好象你上樓梯到某一層,因爲還未進房間,你可以繼續往上爬,也可以爬下來。入根本定也叫安止定,進入根本定好像進了房間,你就不能上下爬了。在近行定能上也能下,在安止定不能上也不能下。初禅近行定是心念的集中力達到了初禅的水平,不等于你當時進入初禅,所以上到初禅近行定,不等于進入初禅安止定。當你進入初禅,會有進入的感覺,整個人沈入在裏面。這時若要上下,就必須從初禅出來,你就會有從裏面出來的感覺。就是說進去和出來猶如進出房間,上去和下來猶如上下樓梯,是不一樣的。

  禅定之間的覺受差別處

  初禅與二禅最大的差別是:初禅的心態有覺有觀,很容易被聲音幹擾。初禅的人聽到聲音,心就亂了,所以佛說聲音是初禅的刺。二禅的心態無覺無觀,聲音的影響,你都如如不動。

  叁禅和二禅的差別是:在叁禅,你會覺得身體不存在了。但是,感覺頭還在,覺得全身很快樂,卻不知道身體在哪裏。到了叁禅呼吸很微弱,有些人會覺得呼吸困難,主要是呼吸不正常及胸口有毛病而造成的障礙,一般是憂郁、易怒及緊張的煩惱造成氣結檀中穴。有些人到了叁禅心髒會跳快。爲什麼呢?因爲,叁禅的呼吸很微細。那些心沒有力的人會覺得心髒負擔不了,會跳得快一點。這樣,他就應該在叁禅多呆,慢慢地適應,最好是吃補心氣的藥。

  上四禅,呼吸就要停止了。有些人會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無法進四禅。你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聲音是都聽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如果一個人在四禅裏面,聽不到聲音以後,這個人就可以進一步修第五個定。如果你只修到四禅近行定,還會聽到聲音,就沒有能力進入第五個定。

  禅定越高,定力越強,心念越細,呼吸越細,感受越快樂。但是,從叁禅進入四禅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一旦你從叁禅進入四禅,快樂就會立即消失,完全沒有樂受——舍受。如果你們有經驗過四禅,就會知道叫舍念,就是沒有造作的平等心,四禅的心不造作,而且非常清淨——念清淨。

  8. 製心一處無事不辦

  如果從初禅到四禅,你都弄清楚了,以後不管你修密宗、禅宗,任何修法,你都可以用禅定來判斷自己的心。修禅定好象是磨刀一樣,切東西的效率,要看那刀磨得有多鋒利,修行時心的效率就是入定有多快。如果今天你坐下來,連初禅都上不了,然而卻要修大威德金剛、或者修大圓滿、或者修禅宗,這樣修任何法門都修不好的。你應該知道自己是以散亂的心來修。明白嗎?但是,如果今天你能進到四禅,那今天修任何法門都很有效,因爲你清楚今天的心力,是以清淨的心來修行。也就是說,不管你修佛教任何法門,用不同的粗細的心力來修行,得到的功效是不一樣的。四禅的清淨心,是修道人要去爭取到的。所以,如果你的心無法平靜就去參禅,你只是在胡思亂想,如此參話頭打禅七,是胡打,變成煩惱糾纏不清的“纏七”。爲什麼呢?心都不能安定下來,煩惱一大堆,是煩惱在參纏,還以爲是參禅。修任何法門最終是要修慧要覺悟,而修慧之前要有定力。佛法說有慧沒有定叫狂慧,狂慧的人煩惱很多,還說自己比他人有智慧。因此,把禅定掌握好的人,再去修煉任何法門,都是有所幫助的。如果一個人他不認識到定是慧的基礎,定力不足就去修行高深法門,那麼,他根本不懂自己用什麼心去修。我在這裏再次強調:一定要修好禅定。

  問答:

  問:您剛才說,身體有障礙的話,要把它消除掉才能繼續坐下去?

  答:如果靜坐時,身體上有一些障礙,應該驅除它再來坐。

  問:不能堅持坐下去嗎?

  答:你可以堅持忍疼,堅持下去只是自討苦吃。比方說,腳很疼,你可以堅持不管它,硬忍,忍忍忍,忍到下座。但是不如不要忍,你快點按摩將它放松了,然後就容易再入定。

  問:這樣入定之後就不知道疼了嗎?

  師答:對。入定就不知道疼痛,出定後又疼了。出現疼痛說明你已經不在定裏了,因爲在定裏不是樂受就是舍受。疼痛既然不能入定,何苦忍半小時!不如把疼痛處理掉,可能五分鍾後就能入定。

  

  

《定慧之路 第二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