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佩金剛阿闍黎印,登壇演教,沾溉法乳者,海內外同學,何止數萬人。並自捐廉俸,在桑梓建橋五十座,以便行旅。又創辦振華中學,培育英才。並在上海致力慈善事業,以仁濟堂、淨業社及佛教公墓從事救濟,又主持佛教會多年。
民國十八年元旦,與夏溥齋皈依白普仁喇嘛,受四臂觀音法灌頂,同日與梅斐漪皈依省元和尚修彌陀淨土,意在圓通顯密。是年在上海,同時皈依谛閑法師、大愚法師修天臺宗與心中心。同年,浙江大水,辦平籴二十萬擔。二十年,長江水災,赴廬山籌款赈災,亟以赈救災黎爲事。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師與段芝泉、朱子橋、趙夷午、湯住心等,恭請班禅活佛在北平太和殿啓建時輪金剛法會,十萬人同沾法益。二十叁年,與戴季陶、陳圓白、韓大載、杜月笙等諸同學,發起迎請班禅活佛南下再建時輪金剛法會于杭州靈隱寺,皈依者亦十萬人。同時發起菩提學會,恭請班禅活佛爲會長,安欽活佛、諾那活佛爲副會長、榮增活佛主譯事,王一亭爲理事長,師爲副理事長,親與陳圓白、馮仰山等皈依諾那活佛,受大圓滿法,聖救度二十一佛母修持法等。二十六年,日本大舉侵華,爲挽救浩劫,又于上海請持松、榮增各師,啓建護國息災法會。同年,師皈依貢嘎呼圖克圖。至此紅白黃教傳承略備。
民國二十七年,政府設立赈濟委員會,任孔庸之爲委員長,許靜仁代之,師爲副委員長,由是遍曆各省,視察赈務。二十八年,叁朝南華,並代表林主席請虛雲和尚蒞重慶,啓建護國息災法會。同年,從貢嘎呼圖克圖譯經、修法。舊曆八月十六日,在江北縣岩洞閉關修大圓滿法八十二天,執持定中親見諾那上師降臨指示,于十一月八日圓滿。叁十一年,又在江北縣長藝耘家中閉關,本以百日爲期,因許委員長赴滇緬路視查赈務,遂提前出關,僅四十八日。叁十四年,抗日勝利。叁十五年,師與陳藹士、潘公展諸居士,在上海法藏寺啓建仁王護國息災大法會,設顯密二壇,顯壇中由興慈老和尚主之,密壇則師主之,頂禮者逾萬人,一時稱盛。叁十六年,應虛雲老和尚函請,發起重修廣東省乳源縣雲門古寺,師在滬信宿立致巨款,俾虛老迅建雲門祖堂及鍾鼓樓。淪陷後,虛老雲門事件,顯示勝緣,即此道場也。叁十七年,師在廬山居士林閉綠度母關,又在屈廬閉黑關四十九日。叁十八年春,師應菩提學會諸老寰懇,在淨業社建密教息災法會七永日。滬人獲免兵燹。四十年,在九龍加連威老道寓所傳聖尊那洛空行母簡略儀規、那洛六法等,四十一年,在九龍晦思園繼續傳那洛六法,赴臺臨行前,在逸塵寓所傳大圓滿法。
四十一年來臺後,政府先後聘爲國策顧問,總統府資政,四十二年春,在臺北市廈門街九十九巷八號寓中,傳自注釋心經,及傳授四加行、大手印導引等法。同年秋,在陳藹士老居士寓所,講述自注釋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四十叁年夏,在臺北縣北投善光寺,傳中陰救度密法。四十叁年十月叁日,移居桃園大溪福份山齋明寺後苑閱藏。四十四年元旦,在菩提講堂,傳受金剛薩埵白財神施水法。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在善導寺開示即身成佛等法要。四十五年七月二十六日,應新店廣照寺廣欽上人之請,至該寺傳聖救度二十一佛母修法。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于善導寺成立修訂中華大藏經會。
五十一年叁月五日,臺中寶覺寺住持林錦東恭請上師至該寺,修護國息災法會七日,並傳諸佛咒語及金剛亥母簡修略軌、嗡字觀、氣功法要及聖救度母修持法、彌陀大法。在大溪齋明寺後苑,傳法甚多,如氣功法要、金剛薩埵、白財神施水法、准提佛母法、聖救度二十一佛母修持法、中陰救度密法、彌陀大法、外內密戒律手冊、時輪金剛法、六成就、大手印導引、大圓滿、紅白黃教四加行、大威德法、紅觀音法阿闍黎灌頂、上樂金剛法、金剛亥母法、仰的法、喜金剛法、黑關七日成就法、大圓勝慧、蓮花生大士長壽儀軌、蓮花生大士十叁法聚等法。
六十一年十月一日,在中坜元化院成立法賢學會,應住持善超法師之請,親往傳法數次。六十二春,臺中慈明寺住持聖印法師,邀請前往霧峰萬佛殿,主持破土典禮,並傳密法。
自遷居大溪齋明寺後苑,開始修訂中華大藏經,並設密壇,每兩星期一次講經,弘法二十余年,向未間斷,逸塵均隨侍在側,照料上師起居。回憶往事,音容宛在,訓誨猶存,謹將上師生平事迹略述,以彰其德,恩深滄海,義薄雲霄,未能詳表師恩于萬一也。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春
弟子李逸塵敬書于法賢紀念堂
(按:據《顯密修學法要》,”法賢叢書“之一,臺灣金剛乘法賢學會2001年5月印行本。)
附錄二:
金剛上師大持明班智達法賢金剛法獅子屈映光師佛師承
一、白普仁喇嘛(黃教)。二、省元和尚(淨土宗)。叁、谛閑法師(天臺宗)。四、大勇法師(東密)。五、班禅國師(黃教)。六、安欽呼圖克圖(黃教)。七、寶珍金剛辛上師(黃教)。八、賀上師(黃教)。九、諾姆啓堪布寶上師(黃教)。十、諾那呼圖克圖(紅教、白教)。十一、榮增堪布(黃教)。十二、喜饒大師(黃教)。十叁、印光法師(淨土宗)。十四、持松法師(東密)。十五、能海上師(黃教)。十六、聖露活佛(白教)。十七、貢嘎呼圖克圖(白教、紅教)。十八、明居上師(花教)。十九、八邦親尊(第二世貝魯欽則)仁波切(白教)。二十、督噶呼圖克圖(白教)。二十一、虛雲禅師(禅宗)。二十二、根桑澤程仁波切(花教、紅教)。二十叁、洞行上師(花教)。二十四、僧迦上師(花教)。
*以上諸祖師名號皆按 法賢師佛皈依先後而排序列。
(按:據”《金剛經·心經·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經》诠釋“, ”法賢叢書“之二,臺灣金剛乘法賢學會2001年12月印行本。)
《李逸塵居士“《佛說無量壽經诠釋》序”引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