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慧苑寺,這個慧苑寺有一個師父,自己種茶、自己做茶、自己喝茶,我們就喝到了他自己做的一道茶,外面買不到的好茶,所以你知道嗎?真正要喝到好茶,你要去找那個真正愛茶而又會做茶的茶朋友。所以在你買茶的時候,最好的茶是買不到的,爲什麼?因爲做茶的人有一個脾氣,我這個是好得不得了,再高的價錢買我都不賣給你,爲什麼?我要等一個懂茶的人。“來,你喝一口看看!”你露出很贊歎的、驚喜的表情就是對他最大的回饋,所以你要喝好茶,就要去認識這些茶人,這樣明白嗎?
我們大家很歡喜,在竹林中散步,很悠遊自在,那就是我們剛剛介紹這兩位深圳的老師,他們是李氏太極的傳人,你看這拳腳多美,我們也就地取材,就在永樂茶坊就辦了一個臨時的茶會,我們就跟方丈和尚說:師父,要茶杯、茶碗哪,他說要怎麼樣的茶碗?我說越老越好,他就在他們那個齋堂的後面,有一堆泥土,他說那個底下有一些舊的茶碗,你知道嗎?明清兩代留下來的,結果我們就把它挖出來,一個一個洗幹淨,就是這些碗,臨走的時候師父還一人送了一個。
然後我們是用那個很老的燒水的方式,記住要泡好茶,一定要懂得煮水。這個煮水要怎麼煮?要慢慢煮,所以最理想就是用炭火去煮,因爲炭火它升溫的速度很慢,那個水是活的,所以要泡好茶,絕對不要用逆滲透或者經過很多滲透的手續那種過濾過的水,最理想的就是天然泉水。我二十年來都喝天然的泉水,而且所有天然泉水裏面,最好的泉水是什麼?是端午節那一天中午12點整,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水,我今年拿到了五十桶的“午時水”,廣送好友。這個水很重要很重要,你看煮水要這樣煮,所以蘇東坡他就形容,說煮水第一個先出來那個小水泡叫蟹眼,就是螃蟹的眼睛,火再熱一點叫魚眼,魚的眼睛。我告訴你,泡茶最好的溫度就是在蟹眼跟魚眼之間,如果你那個魚眼冒出來了“咕噜咕噜……”那個水就被你煮老了,這個水煮老了,那泡出來的茶味道就不夠了,能量不足。所以這個是這一方面的知識大家慢慢要多吸收一點。然後喝了茶,大家歡喜。
這都是明清留下來的茶碗,你們知道嗎?這個福建很冤枉,日本人最喜歡的茶碗叫天目碗,爲什麼呢?是在天目山找到的,可是天目山的茶碗其實是在福建的建陽燒的,所以應該叫做建陽窯,而不是天目窯,反正大家也都習慣了,我們用建陽這個老的茶碗喝茶,能量不一樣。我提醒大家越老的茶碗,茶湯進去之後喝的茶湯滋味越不一樣,我喝過最老的茶碗是宋朝的,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茶碗,一樣一杯茶湯倒下去,四碗喝出來的味道不同,你看這個茶碗的重要,而且一定要用陶瓷,陶也好,瓷也好。但是我今天來這裏講課,不是要鼓勵你們去追逐這個東西變成玩物喪志了,不過如果你有機緣,譬如說師父送給我們兩個破碗,因爲那個老碗都有一點破,你知道嗎?可是它是宋朝的、明朝的。雖然破一個角,也是很珍貴的。
這是我想先跟大家分享在武夷山的這個茶的一些體驗,今天下午我再來繼續跟同學們分享其他的部分。
禅茶一日(二)
遊祥州教授
(2009年7月23日下午于普賢閣)
大家請坐!先奉茶,請問現在在泡的是什麼茶?(陳居士答:延續早上的紅泰昌)請問多少年?(陳居士答:六十年)
我們陳居士帶來的六十年的老普洱“紅泰昌”,請大家不要以爲我在賄賂老和尚,待會兒我們講完的時候,還要請老和尚打個分數。
好,師父,各位同學,我想今天下午我們繼續早上跟大家分享的內涵:早上跟大家介紹到十方峨眉道場的這樣的一個禅茶體驗的活動,我想借著這些圖像,讓大家了解一下,禅茶的活動是怎麼樣的方式來進行的。(演示幻燈片)
比如說我們在舉辦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們特別選擇一個有機的茶園,在這個茶園裏面,我們做了第一個動作就是到茶園裏面去行禅。你可以看得到這是非常自然的一個森林裏面,參加的學員裏面還有一位是臺灣的禅耕,就是生物科技中心的一個指導老師——吳老師。他是專門做伸展運動的高手,也是臺灣企業家王永慶先生的體操指導老師,他也來參加我們這個活動。
我們就繞著這一棵大樹在那邊做活動,做一些伸展的活動,做之前,因爲這是棵老樹嘛,我們大家先一起念誦《心經》,然後做一些動作。我們到了茶園做茶的農家,就在他的桑園裏面席地而坐,也沒有擺什麼茶席,大家就泡茶,他們的茶都是得了很高獎的,非常好的茶。
然後回到寺院的禅堂裏面,先靜坐,然後大家一起來做分享。這個是在臺灣的石頭山,十方禅林的道場,連續有兩天,一早起來也都是在做這些運動。就是我早上跟大家講到了,眼睛閉起來,赤腳去行禅,行禅的這個地方,這就是一個茶園,大家做伸展的動作。就在寺院的這個階梯上面,大家分享心得,然後用一個很古老的方式一起來喝茶,這個是我們在峨眉這邊做的一個活動。
另外有一次的活動是在阿裏山,因爲我在泰國的朱拉隆功大學的臺灣分校,給他們開了一門課,上課的都是比丘和比丘尼師父們。有一天,我們上課上到後面,講完南北傳佛教的比較,北傳佛教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就是禅茶,所以我們就帶師父們上阿裏山去采茶,體驗采茶,這是阿裏山高山茶的茶區。(看幻燈片演示)
這個地方的海拔大概是在1600公尺左右,這是阿裏山的高山烏龍茶,因爲這個茶區在向陽面,所以這個茶特別的漂亮,這是師父們第一次體驗采茶,采得很高興。也是一樣要體驗閉目,閉著眼睛去行禅,山坡上面還有四角蛇、小蜥蜴,很挑戰的,這是阿裏山茶山的情景。
我們采的茶,當天就去茶廠做茶,第二天就喝到毛茶,所以自己做的茶自己喝,那種感覺是特別不一樣的。這是我們采的茶青,這是他們采茶班的班長。這是我們在阿裏山的一個體驗,我現在想繼續來跟大家分享的是,早上跟大家說,我的禅修的一個很重要的老師之一,就是優人神鼓的阿丹師父。
阿丹師父他的功夫,我現在給大家看一小段,這是他們表演的一個片斷。這是在東臺灣,臺東地區有一個卑南文化園區,是原著民的一個園區,就是臺灣的卑南族,這是他們在用鑼,很大的一面鑼來展現他們訓練的內涵。
我現在請同學注意看的是他的腳步(放視頻及舞蹈音樂、鼓點)好,我想我們大略看一下,因爲我這個機器放不出那個聲音來,它現場的聲音是很多的音頻,我想先給大家補充一下這一部分。
我現在要跟大家來繼續談的是這一個(幻燈演示),我覺得中國人講這個禅茶,基本上我想要從兩個元素上面去做一個了解,一個就是我們傳統上講的如來禅,一個就是我們講的祖師禅。
比如說像日本人他們有一部分茶道的老師們,把日本茶道的源頭追溯到天臺山,所以天臺山的國清寺他們有日本茶道老師所立的碑,茶道的團體立的碑,就是說日本茶道源頭是在天臺山。我覺得日本的茶道做這樣的一個追溯有他的道理,爲什麼呢?因爲我覺得如來禅重視的是一個禅修的一個基本的次第、規矩。
譬如說像天臺智者大師,他的《摩诃止觀》,他在《六妙門》,或者是《修習止觀坐禅法要》這幾本書裏面,或者是像《釋禅波羅蜜》這幾部著作裏面,你都會看得出來,智者大師所介紹的禅修方法主要是以印度所傳來的禅法爲基礎的,然後加以整理。所以我覺得這一部分,我們通常會把它從一個如來禅的角度來加以理解,日本的茶道裏邊,它是特別著重在規矩的部分,儀軌的這一部分。可是當我們到了柏林寺的時候,我認爲柏林寺的傳承是一個祖師禅的傳承,今天我們很難得能夠有老和尚坐在這個地方,待會兒請老和尚來替我們就這一部分做一個更精確的回答。
我覺得祖師禅的傳承,尤其是趙州禅師來到了柏林寺,“吃茶去”這個公案,從這個觀點展開來,禅宗的喝茶這一方面,它事實上是更重視一種機鋒,當下的一個機鋒。所以我們自己在老和尚面前賣弄很慚愧的,爲了濃縮這個意思,所以我就用四句話來區分如來禅和祖師禅它所成就的不同的禅茶風格。從天臺山來講,“天臺禅茶如來禅”,它傳承的是一個如來禅的傳承,所以“次第了了規矩”。那在柏林寺這邊,我們在講禅茶的時候,這個傳承是祖師禅的傳承,所以“不會機鋒白喝茶”。說一個機鋒,當下你接不到,就是師父給你一個球你接不到的話,那這個茶你就沒有喝到了,你只是喝一碗普通的茶,而不是喝趙州茶,更不要說趙州禅茶。所以我們一進來的時候,看到有一個同學,遞過來一個條子,他說:“禅茶是不是在乎好茶?”我想這個問題可不可以先問老和尚?就是趙州禅茶是不是在乎好茶?
淨慧老和尚:有好的心情,就有好茶。
遊祥州教授:在座的同學有沒有想要超越師父的?有沒有在這個師父的答案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想法?
我覺得我們在禅茶,事實上在臺灣,我們在禅茶的教學上,我一直在嘗試著要去溝通一個觀念,因爲在臺灣有很多人在講究這個茶藝,日本人是講究把茶道作爲整個社會的一個文化儀軌的演練手段,可是我在臺灣,我比較希望大家享受的是什麼?是有一種禅修的底蘊,來享受喝茶的趣味。
也就是說,比如說有一些老師,他們可能在泡茶的時候,他手藝手法非常的漂亮,比如說泡什麼蓋碗茶,就一定要什麼蘭花指,弄得很漂亮的手勢,然後這個杯子還要怎麼雙扣、捂扣,還有很多的手法。可是我平常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跟學生做教育,我用的是一個最簡單的泡茶方法,叫簡易泡茶法,就是茶具很簡單,就地取材,比如說你有一個蓋碗杯,你有一個普通的杯,茶往這個杯子裏面這樣一放,我覺得一樣都是可以泡出很好的茶。
我把禅茶分成叁個層次:茶的第一個層次就是說你能了解這個茶性,知道這個茶怎麼樣的情況之下,怎麼樣的茶具配合它可以泡出很好的一個茶的香氣來,茶的甘味來,可是我覺得這個是比較世俗的層次;第…
《禅茶一日(遊祥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