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陀耕種嗎?

  佛陀耕種嗎?

  《雜阿含經》一一五七經

  佛陀在拘薩羅人間遊化,並且在一那羅叢林中暫時居住。

  有一天清晨,佛陀著衣持缽走進一那羅聚落乞食。佛陀心想 :「距離中午時分還有一段時間,我應該先往婆羅豆婆遮婆羅門的耕地那去度化他。

  那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正在使用五百犁具辛勤的耕耘。他看到佛陀容止安詳地走過來,暫時停止耕耘,擦擦滿臉的汗珠,迎向佛陀說 :「佛陀! 我每天努力耕田下種,以此來供給自己飲食所需,不必向人乞食。佛陀! 您也應該耕田下種,來供給自己的飲食所需才對啊!」

  佛陀回答 :「我也在耕田下種啊!」

  婆羅門滿心狐疑地想著 : 我向來就不曾見過佛陀使用犁、轭、鞅、、鞭等種種耕作用具,而佛陀卻大言不慚的說「我也在耕田下種。」

  婆羅門興起問難 :「佛陀,您自稱耕田下種,我卻沒有看到您的耕具,是否可以請佛陀爲我詳述說您是如何耕作,好讓我增廣見聞,了解真正的耕作方法呢

  」

  佛陀注視著婆羅門,不疾不徐的說道 :「我以信心爲種子,善法是我耕作的良田,智慧是犁轭,慚愧心爲車轅,持戒是我的馬鞅,苦行就是及時雨。我的正念是善于耕耘的農人,守護著每一寸土地。我保藏身、語業,譬如谷倉適量的存放許多食物。我不懈怠的耕除煩惱的雜草,使田稼不至于荒廢,菩提禾苗日漸茁壯,因迅速的進行工作,而收成豐盛的道果。我以勇往直前的精進,到達無憂的境地。這樣一個耕作的人,能夠超越叁界,不再承受一切煩惱。婆羅門!你認爲如何呢」

  這時,婆羅門才露出心悅誠服的眼神,贊歎說 :「佛陀真是一個善于耕作的人。」

  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後,原本傲慢的心,當下轉爲恭敬的信念,他捧著香美的飲食要來供養佛陀。但是,佛陀不肯接受供養。

  佛陀說 :「我不由于爲人說法的緣故,而接受飲食供養。我說法只是爲了利益衆生,不是爲了貪圖供養。既然我已經爲你說法,就不應再接受你的飲食供養。」

  啓示:

  民國叁十八年,星雲大師從大陸來到臺灣,那時社會普遍的經濟條件都很差,每次大師在讀書寫作時,就會有老人家對他說 :「法師啊! 你要工作啊! 不工作沒有飯吃喔!」

  這是一般人把工作認定是勞動耕作,以謀取生活資生所需的觀念。其實,讀書明理也是工作,並且是很重要的工作,因爲有智慧才能運用世間的一切,而不會爲世間萬法所箝製拘礙。

  

✿ 继续阅读 ▪ 阿難的美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