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原書教材 第七章 聽聞正法

  第七章  聽聞正法

  

  一    雜  八五五(八四叁)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謂流者,何等爲流?」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說流者,謂八聖道。」

  複問舍利弗:「謂入流分,何等爲入流分?」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有四種入流分。何等爲四?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

  複問舍利弗:「入流者成就幾法?」

  舍利弗白佛言:「有四分成就入流者。何等爲四?謂于佛不壞淨、于法不壞淨、于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佛告舍利弗:「如汝所說,流者,謂八聖道。入流分者有四種,謂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法次法向。入流者成就四法,謂于佛不壞淨、于法不壞淨、于僧不壞淨、聖戒成就。」

  【法義分享】

  ◎親近有正知正見、有修有證的善知識,你就能聽聞正法、進而內正思惟、依法次法向而行。這是向初果。

  ◎聞、思、修具足,成就四不壞淨、斷叁結,就是證初果,入聖者之流。但不要得少爲足,要有「不達目的,決不終止」的決心,一直向究竟解脫邁進。

  二     中  叁八

  爾時,世尊爲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爲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诋欲爲災患,生死爲穢,稱歎無欲爲妙,道品白淨。世尊爲彼說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說正法要。世尊即爲彼說苦、集、滅、道,彼時郁伽長者即于坐中見四聖谛苦、集、滅、道。猶如白素,易染爲色,郁伽長者亦複如是,即于坐中見四聖谛苦、集、滅、道。

  ◎佛陀對衆生說法或引導修行,都是有次第有步驟的。要看衆生的根機、因緣而因材施教,由淺入深。若衆生沒辦法消化或心不柔軟,善知識就沒辦法協助衆生超越到更上一層。

  叁    長  一七

  過去世事虛妄不實,不足喜樂,無所利益,佛則不記;或過去事有實,無可喜樂,無所利益,佛亦不記;若過去事有實、可樂,而無利益,佛亦不記;若過去事有實、可樂,有所利益,如來盡知然後記之。未來、現在,亦複如是。如來于過去、未來、現在,應時語、實語、義語、利語、法語、律語,無有虛也。佛于初夜成最正覺及末後夜,于其中間有所言說,盡皆如實,故名如來。複次,如來所說如事,事如所說,故名如來。以何等義,名等正覺?佛所知見、所滅、所覺,佛盡覺知,故名等正覺。

  【法義分享】

  ◎佛陀、阿羅漢講經說法的原則:(一)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理。(任何時空都可驗證的)。(二)對衆生可樂、有所益助。(叁)本身親證、盡知。(四)因緣不成熟就保持聖默然。若有說法,盡皆如實。

  【法義分享】

  ◎真正解脫者,絕不會爲名聞利養而說法。「真言不美;美言不真」。要達究竟解脫,

  就要學習聽真話、聽逆耳的忠言。

  四    雜  四○叁(四○ 四)

  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中葉爲多耶?大林樹葉爲多?」

  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爲比。」

  「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自所見法,爲人宣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明、慧、正覺、向于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所不說者,亦複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明、慧、正覺、正向涅槃故。是故,諸比丘!于四聖谛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法義分享】

  ◎真正有益于解脫的法,不會多而龐雜、或不切實際。阿含解脫道是有次第、有方法,現世就可修、可證、可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