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脫道的實踐:章華寺叁壇大戒開示(叁)▪P4

  ..續本文上一頁入大海。溶入大海,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這些鹽消失了,事實上它有沒有真正的斷滅?有沒有真正的死掉?反過來,它的生命不再是小小範圍,它的生命是跟整個大海溶爲一體,這就是真正來到大圓滿。佛教爲什幺一直講「無我」、「無我」?「無我」就是要破除掉那個狹窄五蘊身心的我執、我見,只要你抓住這個我執、我見,你在大海裏面就是孤伶伶的,會覺得「茫茫大海,何處是兒家?」你會成爲宇宙的流浪兒啊!到處在尋覓哪裏才是我的家啊?!到處都找不我的家,到處找不到皈依處。

  

  * 邁向極樂淨土世界*

  

  所有的衆生都是在尋覓究竟的皈依處,就是佛陀所講的在找涅槃彼岸,也就是淨土宗所講的要找那個極樂世界。但是,如果你沒有停下來、靜下來,解析:我爲什幺一直鞏固住這個身見、我見、我相?

  

  就是把它包裹得緊緊的,然後用一個我見、我相,到處去尋覓,甚至到處去踢館、瞧不起別人,像這樣用「我慢」在修,你怎幺找到那個涅槃彼岸、和諧的世界呢?!所以,請大家停下來、靜下來!好好深入經藏裏面,去了解真理實相。當你能夠從佛陀所跟我們留下來的無價之寶,去開啓智慧、了悟真理實相之後,這個我見、身見很自然就會破除掉。

  

  當你沒有這些我見、身見,我們世間的因緣尚未結束之前,雖然我有這個色身,但是當下的心態都能感覺到「我跟每一位衆生都是同胞,我們都是心血相連,我們都是一體世界裏面的一個分子…」這時候你還會有瞋心去傷害別人嗎?不會有的。貪、瞋的止息,不是用砍、用打壓、用對治,那是一個過渡時期,用「我慢」要斷「我慢」,你是可以斷掉部份,但是深層的,你不可能用「我慢」斷得了。用「自我」要修到「無我」,你再怎幺修,那個「自我」還是存在,到最後只能夠用「無我」。

  

  當你開悟之後,悟後之修才是真修,你了解了涅槃彼岸、解脫彼岸的正確方向之後,真正一步一腳印的在做,才叫做真正的腳踏實地,很落實的在修、老實在修。如果你的觀念方向不正確、知見不正確,有時候反而是越走,偏離核心越遠。所以,什幺叫做「法身」?就是當我這個色身一樣存在的時候,就已經體會到大家都是我無限法身的一部分,都算是我法身裏面的一份子。現在大家要想轉變成爲你自己,這個五蘊身心之外的所有一切衆生,都是你的「法身」,這一句話很深!

  

  本來你所認同的身體,就只有這個小小的五蘊身心,現在又進一步去體會到:我以前所否認、不認同的外面種種,包括一切衆生,都是你的「法身」的一部份。如果現在你可以理解到這個層面,有一天當你真的證悟到了!真的做到了!就是來到真正的月圓、人團圓啊!當你真正來到「法身具足」、「法身展現」的時候,還會有二元對立嗎?因爲有那個二元對立,就是一個分開,就是一個分裂,這不是用暗示,或是別人強迫灌輸、別人規定你要這樣,而是你了解、不了解而已啊!你知道、不知道而已啊!

  

  因爲實相本來就存在,它就是這樣!實相的存在是這樣,不因爲你不知道,然後認爲實相就不存在,實相還是存在啊!並不因爲這個波浪沒有感受到跟其他波浪是一體,然後你這個波浪就跟其它波浪是分離,不會的!它會因爲你不知道,然後你就跟其他有真正實質上的分離嗎?你曾經看到哪一個波浪跟大海是分開的、單獨存在?所以,你只是知道、不知道而已!當你不知道的時候,你的身見、我見就抓得很緊,然後你會很恐慌,于是跟其他的波浪在對抗,貪、瞋、癡就這樣出來。

  

  當你真正了解的時候,實相本來就是這樣,「何期自性本來清淨」啊!本來就是一個清淨圓滿的世界。當你不知道的時候,于是就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裏面,不斷的在追啊!不斷的在跑啊!追得好辛苦啊!逃!逃得好累啊!這樣叫做夢幻世界。

  

  有一天,當你停下來、靜下來,透過四念處的修行,逐步的穩定下來,來到「止觀雙運」,然後看清楚眼前的一切實相之後,這就是你的大徹大悟。當你大徹大悟,所有的二元對立都消失了,所有的身見、我見都消失了,就會體證到《金剛經》所講的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也會體會到《心經》所講的世界,「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段話講的就是我們剛才所诠釋的,體會到「法身展現」的時候,照見到五蘊皆空。

  

  現在把「空」變成是大海,把五蘊變成是波浪,「五蘊皆空」就是所有的波浪都是大海的一份子,所有的波浪來自于大海,所有的五蘊身心都來自于「空」,這個空不是頑空、不是斷滅空,空能夠生妙有。

  

  講具體清楚一點,就是因爲虛空裏面蘊藏無限的能量,海洋它蘊藏無限的能量,當因緣形成的時候,這個波浪就可以産生虛空裏面蘊藏無限的能量,我們所有的一切衆生,所有一切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來自這無窮無盡的虛空的演變、演化出來。所以,《心經》進一步就解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 《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什幺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經》裏面所講的「色」,就是所有的現象界、所有的物質,包括一切的衆生、我們的色身,這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屬于「色界」。爲什幺說「色不異空」呢?從現代的物理學方面跟大家解析,因爲科學家都可以證明,科學界都已經提出「質能不滅」,質、能可以互換。科學家所講的物質的「質」,就是佛教所講的「色」,完全一樣!只是名詞、說法不一樣而已。

  

  科學家所講的「物質」,就是佛教所稱的「色」;科學家所講的「能」,就是佛教裏面所講的「空」。爲什幺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呢?科學家已經解析出來,所有的物質是由「能量」所組成。當科學家要探討物質到底是由什幺所組成的時候,于是慢慢去解析,把物質解開、解開,發現是由分子所組合而成。

  物質是分子所組合而成,而分子是由什幺組合而成?是由原子所組合而成。原子是由電子跟原子核所組合而成,原子核裏面是包含質子跟中子,因此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所組合而成的。所有的物質就是由原子、分子再組合起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懂得把原子打破,然後它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原子彈的殺傷力非常強,不是像一般的炮彈,用鐵片、玻璃片穿透,它是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改變附近的整個氣候,而且釋放非常巨大的輻射線,用那些輻射線、巨大的能量,改變整個的氣候之後,讓附近周遭的所有衆生都死掉。因爲當原子彈瓦解的時候,釋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科學家了解原子是由能量組合而成。

  

  接著科學家們不死心,再繼續的解剖電子、質子、中子又是怎幺來?于是他們又繼續把它打破、打碎。近代中國有一位滿有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忠博士,就是專門研究高理物理方面,他們曾經把這些質子、中子再打破,然後再去找出更微細的粒子,結果他發現到了介子,以前稱爲Z子,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科學家慢慢再去求證之後,發現到介子的存在,比中子、質子都還更微細,于是中子又可以被打破了。所以,打破那些中子的時候,也就是變成核子,原子核可以打破,于是現在就演變到核子彈的世界。

  

  核子彈比以前的原子彈又更厲害,因爲核子彈的殺傷力太強了,這個世界不堪一擊啦!只要核子戰一爆發,幾乎大部份的世界、大部份的人類都會毀滅掉,核子彈太厲害了!因爲它太強了,人類現在所擁有的核子彈,可以把人類毀滅七次啊!請問你有幾條命可以死掉?!

  

  所以,世界現在逐漸邁向和平,以前美國跟蘇俄就逐漸要裁減核子武器,一定要盡量減少、盡量減少,否則這樣對整體人類太危險了。只要核子戰一爆發,沒有一個國家是獲勝的,因爲它的影響太大,它改變的是整個我們的環境氣候,整個的大氣層、整個的氣候都會改變,你沒有當場死掉,也會因爲癌症而死掉,太恐怖了!

  

  所以,科學家發現核子裏面,竟然蘊藏這幺大的能量。于是他們繼續再解析,慢慢又再把核子、電子、質子、中子…,把那些微細的粒子再打破,現在又發現到更微細的粒子-誇克,竟然誇克本身具有陰、陽之分,又分作好幾種啊!現在找到的有六種,解析到這幺微細的誇克,就是佛經裏面所稱爲的「極微」,大家在佛經名相裏面會找到的名詞,叫做「極微」、「微塵」、「毫毛微粒」,就是在解析這些。

  

  科學家發現每當他們把那些粒子再打破的時候,同時都會釋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到最後他們發現到現在,如果他們繼續再打破,找不到更微細的粒子,是因爲人類的科學儀器還不夠精細,發現只是能量、能量,所以科學家發現竟然所有的粒子、所有的原子、所有的物質,都是由能量組合而成。

  

  當我們把這些分子、原子打破,它會釋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因此科學家已經得到了印證,原來物質跟能量是可以互換的,而且物質跟能量又是不滅的,它會循環,但它不會消失、不會消滅,這就是《心經》裏面所講的「不增不減、不生不滅」。

  

  近代的物理、化學才證實到:喔!原來物質跟能量是不滅,而且物質跟能源是互換。在兩千多年前,佛陀早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現代天文物理所印證的這一段。所以《心經》所講的,都是在描述實相啊!不是抽象耶!

  

  佛陀他們所講的,都是在描述實相,只是衆生不了解的時候,就會變成很抽象。所以,當你了解說:喔!原來虛空裏面,它竟然空中有醍醐在其中,虛空裏面蘊藏無限的能量。佛經裏面很簡短講出「空中生妙有」,就是這個意義。如果你們能夠體會到這些,這一次來受戒,就值回票價。

  

  所以,佛經裏面所講的,都是在解析實相,都是在诠釋宇宙的真理實相,「空」不是頑空,虛空裏面蘊藏無限的能量。當這些能量因緣具足的時候,就會變成微細的粒子,佛教稱爲「微塵」、「極微」。這些極微的粒子,它又慢慢的醞釀、慢慢的凝聚,形成原子;原子又會凝聚、旋轉凝聚,然後形成分子;分子又會慢慢的凝聚,慢慢的形成物質。

  

  在解脫道整個八十四片VCD的課程裏面,我們都有透過現代天文的資料、幻燈片,以實相跟大家介紹,讓大家可以清楚了解,什幺叫做「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以現代的科學天文物理,證明佛經裏面所講的,不但是合乎科學,而且是超科學。

  

  佛經裏面所講的,真的都是非常深,只是衆生有沒有了解而已。當你認真去了解它,你的智慧就不斷開啓。當你體會到空的偉大、空的玄妙之後,你的心就會來到「與空相應」。「虛空」是沒有邊際,當你體會到虛空沒有邊際的時候,你的心量、肚量就會展現無邊無量的心胸。當你擁有無邊無量的心胸-寬大的心胸,還會爲一些芝麻小事,在跟人家計較、跟人家起沖突嗎?還會嗎?這時候還會有瞋心嗎?

  

  所以,貪、瞋的止息,忌妒心、狹窄心胸的止息,不是用對治啊!不是用別人規定,而是來自于我們的體悟啊!當你真正體悟到實相之後,你的心靈品質就會跟實相相應,就會一樣!而且這也是實相。

  

  我們的五蘊身心,雖然只有幾十公斤,也五、六尺,但是事實上,我們的心靈有多大?無量無邊。實際上,我們的心靈跟虛空一樣大,就是諸佛菩薩他們的世界,心量就是跟虛空一樣,溶入「空」裏面,超越所有二元對立。所以,來到佛、覺悟者,他們的心就等同虛空。如果你的心量擴展到跟虛空一樣,你的心即是佛啊!心即是空啊!色、受、想、行、識-五蘊,亦是不異空!含意都很深!不只我們的色身來自于「空」,《心經》裏面一樣有講「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我們心的本來面目,心的本質是跟虛空一樣,小波浪的外表看起來是這幺小,但是我的「法身」卻是無量無邊!我們的心、我們的法身,等同虛空啊!無量無邊啊!能夠真正體會到這些,就體會到「喔!空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此跟我們分享月圓、人亦圓啊!」

  

  所以,當我以前讀到宋朝理哲學家、理學家在解析「民胞物與」,就讓我很震撼啊!「民胞物與」就是人民都是我的同胞,沒有國界之分、沒有種族之別,地球上所有人民都是我們的同胞。「物與」就是所有的萬事萬物、一花一草一木,他們的組成元素跟我們都相同!

  

  所以,所有的東西跟我們都是同類,組成也都跟我們相同,當你們真正體會到「民胞物與」,你不但會愛護一切衆生,而且會珍惜這些花草樹木,慢慢會看到你跟整個山河大地也是一體的世界,體會到禅宗所講的叁個體悟層面。第一個層面是「見山是山」,第二層面是「見山不是山」,第叁個層面是「見山又是山」。

  

  第一個層面就是你用這個小我、身見在看那個山,于是你看自己跟它是不一樣,認爲它是無情、我是有情。第二個層面是你進入佛法在修行的時候,解析五蘊非我、緣起…,覺得這些都是各種元素所組合而成,所以會來到「無常」、「無我」,「見山不是山」。但是當有一天,你來到徹證實相之後,會來到「啊!見山又是山啊!民胞物與啊!我跟一切衆生跟日月星辰、跟山河大地,都是一體!我們是圓滿!…」這就是涅槃彼岸的世界。

  

  祝大家早日回到這圓滿的人生!

  

  

《解脫道的實踐:章華寺叁壇大戒開示(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