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叁十二章 涅槃、無爲、空 問答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叁十二章 涅槃、無爲、空 問答

  五一四、什麼是世俗谛?什麼是第一義谛?

  答:世俗谛:即法住智,講的是叁法印、四聖谛、緣起法。

  第一義谛:即涅槃智,講的是涅槃、無爲、空。

  五一五、空的主要內含是什麼?

  答:①、空間。無限的空間,你、我、他、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在空間裏。

  ②、空裏面蘊藏著無量的能源,當因緣具足的時候,它會從極微小的粒子轉換成原子、分子,然後再轉換成一切物質出來。

  五一六、空與現象界的關系是怎樣?

  答:①.空是無色界,因此空能容納一切色界的存在。

  ②.空裏面沒有聲音,因此能容納聲音的存在。

  ③.空不生不滅,才能容納現象界的一切生生滅滅。

  ④.空裏沒有苦集滅道,現象界裏有苦集滅道。

  ⑤.空裏沒有生老病死,現象界裏有生老病死。

  五一七、怎樣理解“眼生時無有來處,眼滅時無有去處”?

  答:眼指眼識,眼睛看到東西産生眼識。眼識的産生是當下、刹那,是因緣決定的。如掌聲,當因緣具足的時候,兩手相拍便有掌聲,兩手分開掌聲消失。佛講的“無我”,也是這個道理,“我”是緣生的,當父母結婚,因緣具足,“我”來到人間。當身體老朽,“我”緣散而滅。“我”是緣起的一個現象,沒有實體存在,所以“我”是不存在的,實相是無我的。

  五一八、什麼有來去?什麼沒有來去?

  答“從甲地到乙地,中間有距離,有時間性,有來有去。但整個空間是一體的,它無間隔、無距離、無時間性。無論多遠的東西,只要因緣具足,想看馬上能看到。如月亮離我們有叁十八萬公裏,擡頭馬上能看到,沒有來去。

  五一九、現象界有實體嗎?

  答:沒有,現象界都是緣生緣滅的幻相,是一直在刹那生滅變化著。

  五二O、空有什麼特性?

  答:空是實際的存在,空無邊無際無質礙。空能包容現象界的一切,能包容二元對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涅槃寂靜是對空的描述。

  五二一、怎樣理解“無我”?

  答:花是由非花的元素組合而成,我或我的色身是由非我的地、水、火、風、空、識的元素組合而成。色身分析到最後,就是能量的組合,是緣聚而有,緣散而滅,而且刹那生滅變化著,沒有主宰,自我無法掌控,所以實際的實相是無我的。

  五二二、什麼是有爲法?什麼是無爲法?

  答:有爲法:緣起法,現象界的一切。

  無爲法:涅槃、無爲,宇宙本體的空。

  五二叁、緣起法與非緣起法的區別是什麼?

  答:緣起法也叫有爲法、法住智。講的是現象界,是歸納現象界緣生緣滅的無常法則。現象界是無常、生、住、異、滅、成、住、壞、空。

  非緣起法也叫無爲法,涅槃智,講的是宇宙本體的空。空本來就存在,不是因緣具足才形成,空是常、恒、住、不變異,空不生不滅。

  五二四、什麼叫得道,什麼叫行道?

  答:得道:不是得到什麼,而是體證到空,跟空溶爲一體。

  行道:展現出跟大自然的運行法則、頻率一致。

  五二五、什麼叫苦邊?

  答:就是不再投胎轉世輪回,苦海的消失,來到究竟涅槃,解脫自在的世界。

  五二六、什麼叫叁叁昧?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叁叁昧:1.空叁昧——心與空相應;

  2.無願叁昧——不會在大海中鑿河,沒有錯誤的願求。

  3.無想叁昧——不會再顛倒夢想,不會祈求恒常不變。

  五二七、每個衆生在心靈上、精神上都會有些病嗎?

  答:只要“自我”存在;只要還未解脫,衆生都有程度不同心靈上、精神上的病。

  五二八、解脫者不分是非好壞嗎?

  答:解脫者對是非、好壞清清楚楚,但他不是站在自我的立場來分辨是非、好壞。最主要的,他對是非、好壞沒有貪瞋之心。

  五二九、什麼是“有分別法”和“無分別法”?

  答:有分別法:講的是現象界的千差萬別,如大小、高低、黑白等。

  無分別法:講的是沒有大小、高低、黑白等,超越二元對立,一切平等。

  五叁O、你浸泡在空裏面嗎?詳細講解。

  五叁一、怎樣才能體證到空?

  答:了解緣起法,體證叁法印,才能體證到空。

  五叁二、空含容一切,貫穿一切,怎樣理解貫穿?

  五叁叁、體內的空腔與房間裏的空間一樣嗎?房間的空間與天空的空一樣嗎?

  答:體內的空腔、房間裏的空間與天空的空是完全一體的,沒有分別的。你要體會到空,然後溶入空。體悟到你本來就浸泡在空裏面,就不會害怕空,才能體會到什麼是解脫自在。

  五叁四、什麼是無相?與之相反的有相怎麼講?

  答:無相:心不抓取,讓境界穿流而過,超越二元對立。

  有相:心如照相機,遇到境界拍攝下來,留在心中,起伏不定,活在二元對立裏。

  五叁五、整個修行過程的重點是什麼?

  答:只是一個轉念而已。當把顛倒夢想的世界轉過來之後,就成爲一個覺悟者。所謂覺悟,也就是心覺悟到真理、實相,然後遠離顛倒夢想。所以,在苦海中或者出離苦海,只是轉念,轉自己的觀念。不要想去轉外境,如果念頭不轉,即使跑到他方世界,還是苦海。

  五叁六、體證到空的人,他展現的是什麼樣子?

  答:真正體證到空的人是來到無爭,展現出無量之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超越二元對立。體證到空,自我消失之後,我慢、貪瞋癡完全止息,他的心會來到與空相應。心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隨順緣起就是對現象界的生生滅滅,這些緣起,不會否定,也不會逃避,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五叁七、大自然的法則是佛陀創造的嗎?

  答:大自然的法則——叁法印,不是佛陀所創造。不管佛陀有沒有出生,這些法則都是存在的,大自然法則本來就如此。

  五叁八、什麼是“入空戲論滅”?

  答:體證到空的人,無貪、瞋、癡的心,超越了二元對立,有無限的包容心,所以他不會與任何人發生無意義的爭辯。

  五叁九、怎樣理解“法本自然”?

  答:法則、叁法印本來就在大自然中。回到法界,深觀大自然,比讀經打坐,比閉關修行十年還有效果。不要在支流末節上繞圈子,溶入到法界、深入到空裏,了悟生死大事,解脫自在。

  五四O、怎樣理解“不求前際,不求後際”?爲什麼?

  答:不求前際:不去追溯我過去世在哪裏,造了多少業,爲什麼現在這麼苦。求前際就會背上沈重的原罪包袱,生活不自在,修行沒有自信。

  不求後際:不去設定下一世到哪裏,不求下一世怎麼樣。

  “不求前際,不求後際”,並不是不承認因果。承認有過去、有未來,了悟整個生命就在當下、現在,所能掌握的,也唯有當下、現在。要解脫也在當下,當下能夠安心,就能永遠安心。當下不能安心,到未來、到它方世界也不能安心。

  五四一、法則和法界有什麼不同?

  答:法則:是解脫者通過如實深觀,所歸納出的現象界的運轉規律,是對法界特性的一種诠釋,是人類頭腦裏的一些名相。

  法界:是現象界加上空,是一個實際的存在。

  五四二、佛陀就像個法界代言人,不厭其煩的給我們介紹什麼?希望我們怎麼樣?

  答:給我們介紹法界的特性,讓我們了解、體悟叁法印、四聖谛,希望我們看清真理實相,不要怕無常、無我;不要怕空。放下抓取,心甘情願的回歸法界,與法界溶爲一體。

  五四叁、過分的感恩佛陀、崇拜佛陀會産生什麼後果?

  答:一方面把佛陀變成一個大偶像,高不可攀;另一方面自己産生自卑,自殘形穢,不敢成佛。

  增補:

  399、如何理解“有業報而無作者”的含義?(205頁)

  答:當因緣具足形成的時候,它可以怎麼樣?能夠做什麼?“無作者”就是沒有一個實體不變的我,也沒有人在操控你,在主宰你。

  400、怎麼理解佛說法四十五年,但卻沒說一句話的意思?(206頁)

  答:意思是我沒有講一句話,沒有說一種法,是屬于我個人的,是屬于私人的法,這些法是宇宙大自然,本來就存在的真理實相,沒有一樣是我的。我只是發現到這些跟大家指導去看到真理實相而已。

  401、體證到空的人,會厭惡這個世間嗎?(206頁)

  答:體證到空的人,知道空能夠包容所有的二元對立,他的心就會跟空相應,但是現象界的一切生生滅滅的緣起現象,他又不會否認,當下該做什麼,他不會逃避,不會厭惡這個世間,還是一樣隨順當下的因緣,該做什麼,他就去做什麼。真正的解脫者是不會厭惡衆生的,不會厭惡世間的,他會展現出大慈大悲憫衆生,他是心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

  402、列表比較緣起法與空的不同(210頁)

  緣起法: 空:

  現象界的無常法則:

  生住異滅.成住壞空。 空是宇宙本體.本來就存在。

  現象界是:若生.若住.若異.若滅。 空是不生.不住.不異.不滅。

  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是有生有滅 空是涅槃寂靜.不生不滅。

  現象界屬于有爲法。 空屬于無爲法。

  緣起法屬于甚深法義。 空屬于甚深極甚深。

  緣起法屬于法住智。 空屬于涅槃智。

  現象界裏有苦.集.滅.道。 空裏無苦.集.滅.道。

  緣起法屬于世俗谛。 空是第一義谛、是非緣起法。

  403、如何正確解讀“無想”?(210頁)

  答:不是不可以有念頭,而是已經體會諸法實相了。就是遠離過去的顛倒夢想,不在執著抓取、幻想,了悟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不會看到一個實實在在恒常不變的東西。

  404、如何正確體會“無願”?(210頁)

  答:這是已經了悟真理實相,體會到“無爲”、“無我”、“無我所”,不會再有那些海中鑿河式的錯誤願求,顛倒夢想之類的抓取,在沙灘構築城堡的徒勞,這就是“無願”的真正之義。

  405、判別真假叁叁味的原則是什麼?(211頁)

  答:真正的叁叁味是來自于你的實修實證,體會到空的浩大,玄妙與莊嚴,…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叁十二章 涅槃、無爲、空 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