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七章 聽聞正法 問答

  《阿含解脫道次第》第七章 聽聞正法 問答

  八十六、向初果的條件是什麼?證初果的條件是什麼?

  答:向初果四個條件:1.親近善知識;2.聽聞正法;3.內正思維;4.法次法問。

  證初果的條件:1.聞思修具足、止觀雙運;2.成就四不壞淨;3.見法,斷身見結、戒禁取結、疑結。

  八十七、四不壞淨的內容是什麼?哪一種是最重要的核心?

  答:1.于佛不壞淨;2.于法不壞淨;3.于僧不壞淨;4.聖戒成就。

  四不壞淨最重要的核心是對“法”的確認。所謂不壞淨是信心非常堅固,不會動搖。

  八十八、解脫生死輪回關鍵是要體證什麼?

  答:四聖谛。

  八十九、什麼是端正法?什麼是正法要?

  答:端正法:就是方便法,激發起修行的道心,讓心漸漸柔軟下來,鼓勵大家不斷上進,包括布施、持戒、人天善法。

  正法要:就是四聖谛——苦集滅道。看到自己的苦、看到衆生的苦,然後進一步去探討苦的原因。滅就是苦的止息、就是涅槃寂靜,也就是解脫自在。

  九十、佛自己怎樣解析“如來”二字?

  答:如來所說如是,如是所說,故名如來。當你沒有貪瞋癡,心很明、很清,是一面很客觀、如實的鏡子,當事情呈現到你心中,你所看出來的,如同事實的本來面目,叫做如來。

  九十一、什麼叫“等正覺”

  答:等正覺是佛陀、如來的另一個诠釋,以事實相等的角度來看待。等是平等,無上正等正覺是以一種平等、平靜、客觀、如實的態度來對待萬事萬物,故名“等正覺”。

  九十二、四聖谛的滅谛是什麼境界?

  答:是苦的止息、是涅槃寂靜,也就是解脫自在的佛的境界。

  九十叁、真正解脫的修行核心是什麼?

  答:了悟並體證“叁法印、四聖谛”,扣不住這個核心,便是在方便法、世間法上浪費生命。

  九十四、聞思修證的核心是什麼?

  答:善根、福德、因緣具足,有出離心、有解脫的決心,聽聞、體證叁法印、四聖谛,這就是核心。

  九十五、體會“叁法印”有次第嗎?

  答:必須先體會“無常”,再體會“無我、緣起”,再來是體會“空”。體會不到“無常”,便體會不到“無我”,也體會不到“空”。自我不會降服、不會消失,也不會解脫。

  九十六、無字天書、大地風雲經指什麼?

  答:自然界的萬事萬物。

  增補:

  64、六波羅密與端正法是什麼關系?(100頁)

  答:六波羅密就是端正法,端正法包括人天善法方面的內容,所以六波羅密與端正法都是培養善根、福德、因緣的,二者同等重要。但是,不要認爲你講正法要,就把端正法排斥爲小乘的,不重要,不了義……。

  65、什麼是實相?(101頁)

  答:實相是透過你的心境看出來的世界,你帶著什麼樣的心境在看這世間,在你面前所呈現出來的實相就是這樣,但是你所了解的實相與事實不相符合,你卻不知道,原因就是無明遮障,只有佛陀,四果阿羅漢才能夠見到實相。

  66、佛陀、阿羅漢講經說法的原則是什麼?(101頁)

  答:原則有叁個,一是所講的必定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且任何時空都是可以驗證的,二是所講的對衆生可樂、有所益助的,叁是所講必須是本身親自體證的,盡知的。

  67、在曆緣對鏡中如何掌握率直與權巧方便?(101頁)

  答:在曆緣對境時不得已,我們要做一些善巧方便,如果你太率直,處處會得罪人,會無形中造成你很多的障礙。如果情況允許實話實說,則可以說實話,反之或保持沈默,或作一些善意的權巧方便,說點謊言,但是善意的,不會傷人。

  68、勇于聽真話,聽逆耳忠言有什麼好處?(102頁)

  答:要達究竟解脫,就要學習聽真話,聽逆耳的忠言,因爲很多我們習以爲常判斷,死角,自己不見得能覺察到,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如果我們身心不夠柔軟,真正明眼善知識,看到你的問題,他也沒辦法講出來,因爲你的心胸沒有打開,如果善知識能針對你講出你不喜歡聽的話與逆耳忠言,記得這些就是針對你的盲點,死角在講,只要你身心柔軟去接受,那麼你的突破,你的成長會很快,很快。

  69、衆生爲什麼會對無常、無我害怕呢?(105頁)

  答:因爲沒有真正了悟無常、無我的實相,不了解無常是中性的,它是中道的,無常並不是全部的不好,也不是全部的壞,它是有好也有壞,衆生往往多在負面取角,所以才會怕。如果你了解到無常無我是中性的,這時你絕對不會去怕那些的,你的心胸會全然的放開,全然的接受,這要靠我們的聞思修逐步上來。

  70、怎麼理解大自然處處都在跟我們講經說法?(105頁)

  答:你看一年四季植物的生生滅滅,動物的來來去去,我們人類的生生死死,大海波濤的後浪推著前浪,大自然真的處處都在跟我們講經說法,處處在宣說無常、無我的法印,流水告訴我們每一個刹那,每分每秒,都不停的流動變化,我們身體裏面的血液,液體也是每分每秒都在一直循環流動著,我們吃飯、喝水,都在身體裏進進出出,生生滅滅,你每吸一口氣進來,呼一口氣出去,身體裏的風界的元素都已經在刹那生滅變化,成分、演員已經不同了,你自然能夠體會到無常、無我。

  71、怎樣才能來到返璞歸真,快樂自在呢?(107頁)

  答:當你慢慢體會到緣起甚深,體會到很深的涅槃解脫的境界,當你真正了悟生死大事,你處處都是大安心、大自在,沒有苦啊!還要體會到,宇宙天地中各種因緣來支撐著你,你才能夠存在,才能夠做各種事情,體會到這些,那麼你的我慢、我是、我能都會消失,到後來就能夠來到返璞歸真,快樂自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